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羽佳:一位东方女性的键盘宣言
来源:文艺报 | 刘元举  2024年04月15日07:44

每当进入年末,深圳的音乐舞台便会有世界各路高手名团扎堆云集,2023年尤甚。想听的、值得听的场次太多太密,但我一定要听的是青年钢琴演奏家王羽佳的独奏音乐会。不仅因为这些年她一路火下来,火到“置顶”:英国权威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评选“最伟大的50位钢琴家”,王羽佳跻身其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她还马拉松式地一口气弹完拉赫玛尼诺夫的五首大作品,让加拿大指挥家、钢琴家雅尼克·尼泽-塞冈当场跪下,由此掀起的狂澜,成为钢琴演奏史上的新传奇;特别是在龙年开端,2024年2月5日第66届格莱美奖颁奖典礼上,王羽佳凭借《The American Project》专辑获得格莱美最佳古典独奏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音乐家。

这些耀眼的亮点固然令人惊奇,但更让我看重的,还是她少小远行,没有家长陪读,一个人留学他乡的经历。我领略过加拿大的暴风雪,那种从天垂落飘飞的密集雪片,被风卷起的无处躲闪的刺骨冰冷与空旷无人的无边寂寞……即便不是苦修琴艺的求学之旅,只是一名普通少年的留学之路,能一路阳光地走下来,也是令人钦佩的。

决定写王羽佳,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缘自我30多年来对中国钢琴界和中国几代琴童的持续关注,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与思考。在我看来,王羽佳之所以能够获得如今的世界影响力,不仅是因为她那闪光的手指,更是因她那独具特色的闪光的精神世界。

2023年末,王羽佳难得在国内多地开启了巡演。其中在深圳连演了两场,真正是一票难求。

置身现场,让我对她的演奏风格与特点有了刮目相看之感。世界在躁动在喧哗,而她却倏然间归于古典,安静优雅、沉稳大气。梅西安作曲的《圣婴之吻》,从她的指尖流出了婴儿的呼吸,诠释着生命之奥义;还有他的《欢悦的圣灵》,琴声让观众内心涌动起绵绵的温馨与爱意……还有那在生命至暗时刻启迪智慧与引领精神的斯克里亚宾的《第七钢琴奏鸣曲》;抒发贝多芬晚年情怀的压轴曲目《C小调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OP.111,等等。整场音乐会如同一首结构严谨的人生诗篇,分为六个章节耐心诠释生命的密码。

我从未想到,这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子,年少时独身闯荡西方世界,经历风风雨雨,生命如火如荼,待她以一头红色的短发,伴着键盘不安分地跳跃飞腾时,我仿若在星海音乐厅看到了她第一次从炼炉里跳将出来的样子。那次她演奏的是谭盾版的《霸王别姬》,伴着琴声,台上还有梅派传人、京剧青衣肖迪的舞剑。场面“剑拔琴张”,看上去那么清瘦纤巧的一个女孩儿,在键盘上却似有着无限的劲道和张力,从中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狂野。此后,我不断在网上看到王羽佳在各地演奏的消息,网上流传的她如同一名键盘飞侠,在到处燃烧。她不再像从前的中国小留学生,总要有父母的跟随呵护。她独立坚定,傲然临风。

演出那天,我提早来到了深圳音乐厅。冬季的深圳,音乐厅周围却花团锦簇、“春意”融融。一楼的琴行与广告牌,还有二楼的导赏屏幕上,到处都是王羽佳的广告。她一身红装,头发也是红的,她坐在琴凳上,双臂则宛如在腾腾烈焰中舒展飞翔的双翼,整个人看上去像极了一只传说中的火鸟。

人们拥挤着入场,节目单瞬间被抢光。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份红色的节目单,如同捧着一团火苗。大多数观众都是年轻人,有的年轻父母还带着学琴的孩子。错落有致的观众席每一层都是满的,真正的座无虚席。想不到,一位古典音乐的演奏家居然有这般强大的感召力。

王羽佳穿着曳地的长裙上台。她一手将长裙提拉起来,高跟鞋的跟很高,但丝毫不影响她的步伐。她是以迥然不同的安静风格进入音乐的。对,是进入音乐,而不是进入演奏。

她轻柔地抚动键盘,音乐也在恬静中结束。观众也跟她一同沉浸。待她缓缓从贝多芬的世界走出来,在贴牢的键盘上抬起手时,全场轰然爆发炸裂般的掌声。

王羽佳一次次返场,扶琴行礼,一张弯弓似的,腰间又像有弹簧般迅速绷直,快速坐下,加弹了第一首曲目。然而,狂澜般的掌声裹挟着她,于是,那晚她一口气加弹了10首,而正式演出上下半场一共也就弹了6首。加弹的曲目数量竟超过了正演!这10首返场曲目是:格拉斯练习曲no6、丹戎舞曲no2、卡普斯汀小托卡塔、牧童短笛、Tea for 2、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谐谑曲(拉赫改)、柴六第三乐章、亨德尔小步舞曲(肯帕夫改)、西贝柳斯练习曲op76 no2、卡门幻想变奏。

那晚,我曾与一位资深钢琴家交流,当她听闻10首返场曲目时,不禁连连后悔买的是第一场音乐会的票,那一场因为观众现场咳嗽声太嘈杂,导致王羽佳返场只弹了两首曲目,而第二场音乐会因大山在演出前出场强调,让观众一定要在琴声高昂时或弹完一曲时再咳嗽,于是才有了后面这10首加演。散场时,大家久久不肯离席,带着还没听够的满足希望再多逗留一会儿。人们似走非走,不停张望着台侧,仿佛感到王羽佳还有可能出来再弹上一首。

王羽佳全方位展示了自己。人们惊叹她有着天花板级的钢琴演奏功力,能弹出“一个人的交响乐”。

走上台时,她总是步履轻快,坚定从容、激情似火。她的身上好似自带光芒,有着能照亮琴键的光辉。借助键盘,她用音乐让生命绽放……王羽佳是因为有一次钢琴演奏家阿格里奇生病,她代替其出场而一战成名的。阿格里奇以迥异常人的鲜明个性称雄琴坛,被唤作钢琴大祭司。王羽佳的身上也有着同样神奇的色彩,她同样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她的演出赢得了观众持久热烈的掌声,我的思绪也化作了不眠夜里激扬的文字。

王羽佳身上既有着年轻人的自然随性和无畏想象,又有着成熟艺术家的严谨与精准。她收放自如、大气磅礴的演奏技法赢得了无数喝彩。她说话从不吞吐、闪烁其词,只要说出来的就是率性的真话。她的穿戴被人诟病,她却毫不在意,坚定地奉行属于自己的美学,绝不模仿,更无刻意追求。“走自己的路”,这需要勇气、霸气,更需要一个人思想与意志的坚韧。有人抨击她穿超高的高跟鞋、超短裙,而她却不因他人而束缚、改变自己的真性情,展现出一种现代东方女性的独特精神光芒,这光芒似乎有些刺眼,却着实照亮了当下的古典音乐舞台。

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活出一个现代东方女性的自由奔放与真性情——这恰恰构成了王羽佳的性格特质,这与“妈宝”们的“精明”“会来事儿”,乃至用键盘“讨好”观众的做派简直有天壤之别。或许也正是这种绝不应和俗套的不羁、绝不被局限的穿戴,让她穿出了自我,也弹出了自我,或者说,她首先是弹出了自我,才能穿出自我、放飞自我。王羽佳之所以能获得格莱美大奖,我觉得并不仅仅靠技艺,还需要音乐家有独特的人格和精神魅力,是真正的时代领潮者。

她那“震撼人心”的演奏,对高难度曲目的出色诠释,对音乐的深刻洞察,以及清新别致的演绎,既奔放火热又沉静典雅的舞台风采,还有极具张力和鲜明性格的人格魅力,能成为格莱美奖的获奖者也在情理之中。但归根到底,王羽佳的“胜出”还在于她对音乐打从骨子里的喜欢。她从小就喜爱弹琴,而不是因为家长“逼迫”。她的恩师凌远甚至说,不想让她多弹琴,怕吵到别人,可一不留神,她就又走到琴边上去了。

1989年,我曾为写作《中国钢琴梦》一书而采访过凌远老师,那时她是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钢琴学课主任。后来,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钢琴大师班又见到了她的爱人赵屏国教授。他们都是受到过俄罗斯钢琴学派深刻影响的中国音乐家。著名钢琴家殷承宗也多次跟我说到过他的恩师、克拉芙琴柯对他的重要帮助与影响。这位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在上世纪中苏友好的年代曾来中国讲学传道,影响了很多中国钢琴家,如李名强、鲍蕙荞等。对钢琴演奏来说,打好基础太重要了,而中国的老师在给儿童打基础阶段,可以说做到了世界最好,而王羽佳的出现更让我们看到了音乐家的另种可能。

除弹琴之外,王羽佳的业余生活有各种爱好,自在而潇洒。她把自己安排得那么充实,人生中绝不是只有弹琴。现在人们对明星的要求是有“多边形”才华,如巴西的足球明星苏格拉底,其日常职业是医生,又如前几年深圳交响乐团委约美国作曲家创作的《东方新大陆》,作曲者是位化学家,而与他一道来深圳演出的另外两个人,指挥是数学家,另一位乐手也是大学教授。三个人都是业余音乐爱好者,从音乐中他们获得了真正的由衷的快乐。

反观王羽佳,有人说, 她是古典音乐的“离经叛道”者,这话也对,但同时我想说,她更是一位真正的古典音乐的忠实守护者。今天的中国仍有那么多琴童在学弹钢琴,成名成家的目标之外,他们更该在对艺术的学习中锻造更好的自己,拥有更健康美好的人生。

2023年年末,我还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歌剧院小厅,倾听了上海附中老师宋阳先生的小提琴独奏会。他用8年时间精心准备了这场马拉松式的贝多芬奏鸣曲专场演奏。两个晚上,我一连听了10首,最受感动的是“贝七”和“贝九”奏鸣曲。那不仅是音乐的呼唤与细雨,其中还深切融入了演奏家的意志品质和对音乐的无限热爱。

“音乐是人类最后的避难所。”贝多芬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做的。晚年的他已听不到世界的声音却从未绝望,依然与音乐相伴度过了余生。而他创作于这一时期的作品,不仅感染了宋阳,也给予了王羽佳最好的生命引领。

(作者系深圳交响乐团驻团艺术家,辽宁省作协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