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水乡孩子的“文化抗战”赞歌 ——王棵谈新作《芦哨声声》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董嘉程  2024年04月15日09:58

“偶尔,会有一只萤火虫在黑暗中飞起来,从这儿飞到那儿。不时有风携着远处海与江的气息,从树和竹林上空吹过。于是,整个夜晚都有一种沙啦沙啦的声音。鸡窝里的鸡,鸭窝里的鸭,羊圈里的羊,猪圈里的猪,在夜晚,它们都会梦呓……这片古老大地上清幽、宁静的乡村夜晚,像一本乐谱,里面装点着数不清自带乐感的细小声音,那是人世的低语或吟唱……”

军旅作家王棵谈及新作《芦哨声声》中最喜欢的片段时,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段文字。在这个场景中,故事的主人公多鱼和来金姐弟俩流浪归来,欣喜地发现等候在家中的除了母亲满芝和两个妹妹,还有在外谋生、许久未曾见面的父亲有善。一家人团圆的夜晚,他们在自家的院落里,看到的、听到的,正是这样一幅水乡人家的日常生活图景,一首用乡音咏唱了千百年的农家歌谣。

那歌谣中,还夹杂着从各家房子里传出的,一声接一声的芦哨。多鱼、来金和另外三个孩子组成了通信小分队,一旦发现敌人的踪影,就吹响芦哨,向提前埋伏好的游击队员们发出信号。芦哨,即是芦苇做的口哨——这样一种水乡孩子们习以为常的玩具,在战争年代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

《芦哨声声》(长江文艺出版社)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抗战时期南通乡村的故事。南通是王棵的老家,书中也出现了不少当地的方言俚语,如妈妈叫“姆妈”、爸爸叫“爷”、女孩叫“丫头”、男孩叫“侯”……谈及这一点,王棵表示,在创作中加入方言俚语,首先是为了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更重要的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所带来的必然性要求。日本人在沦陷区办日语学校,教中国孩子日语、唱日本歌,而以多鱼和来金姐弟俩为代表的中国百姓们则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坚决抵制日本人在本地创办日语学校——这正是本书的核心情节。这些情节的背后,则是“文化抗战”的主题。

“文化抗战,本身就是抗日战争中不可忽视的事实存在。”为了写作这部小说,王棵查阅了大量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史实,其中关于“心战特务”的资料引起了他的注意。书中的日本人“何先生”何山岚就是一个“心战特务”,他创办日语学校,让中国孩子学日语、唱日本歌,背诵一些蛊惑人心的口号,以对中国人实行奴化教育。“我这部书写文化抗战的小说,所写的就是一场对母语的保卫战。母语,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小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王棵说。

“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经常有佳作出现,但专门从‘文化抗战’这个角度来书写抗日战争,是有一定新颖度的。”王棵说,“同时,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入侵,在任何时代都是存在的,所以从‘文化抗战’的角度来书写这部小说,就有了一定的当下性和现实意义。”

战争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无可避免地要表现战争中敌我双方的斗智斗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往往是战争文学中最扣人心弦的部分,但血腥的场景和黑暗的人性很容易引起儿童的不适。对于这一难题,王棵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我的方法是根据具体的内容来具体对待,灵活采取措施。有时我会通过加强文字的意象,想出更加特别的细节进行处理。举个例子,在这部小说的结尾,我经过反复思量,最终想出在玉米地里唱童谣、做当地特色游戏,还有白天的萤火虫这样的细节组合,来完成这次战争的侧面描写。”

自2020年开始接触儿童文学以来,王棵一直如饥似渴地阅读相关理论、教材,也陆续产生了自己的思考,并先后创作了三部儿童文学作品。《芦哨声声》是他的第四部儿童文学作品,也是第一部历史题材的儿童作品。为此,他酝酿了很长时间,收集资料,寻找创意。“也许是因为准备的时间很长,真正开始创作的时候,有种瓜熟蒂落、不吐不快的感觉,所以写的时候是很畅快、尽兴的。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充盈在我的脑子里,让我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惦记在心,好像这些人物和故事在使劲地催我把他(它)们写出来。”王棵说。

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之间,当然不仅仅是描写战争的角度的区别。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和角度去创作的文学。“在创作过程中,想象自己面前站着一个具体到几岁、几年级的孩子,他在监督我。每写一段话,都会向假想中的这个孩子默念一遍,直到我认为他听得懂我的讲述、对我的这段讲述感兴趣,我才会进入下一段。”王棵说,“我相信,任何一个写儿童文学的作家,无论他以前是不是儿童文学作家,当他开始写儿童文学的时候,他一定是以一颗赤子之心去为孩子写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