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金唢呐》:自然、艺术与人生的合奏曲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余 闲  2024年03月15日14:59

董宏猷老师于2022年12月31日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的遗稿《金唢呐》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让我们得以在喧腾、绚丽、深情的字里行间,再次聆听到他的心声,体验到他对鄂西这方土地的热爱。小说讲述了儿童向大海从一开始对唢呐不以为意,到最终成为唢呐传承人的故事,当中涉及乡村巨变,以及唢呐艺术的传承问题。作品绵密扎实,充满了活泼的民间音乐、优美的自然风光、热闹的劳动场景、浓郁的土家风情,以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呈现出鄂西乡村真实的生活图景,也传递着儿童生活本真之美,是一部兼有文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和民俗文化价值的儿童文学佳作。

唢呐艺术的活态传承之道 在《金唢呐》小说开篇,“唢呐大王”向土地从十八坡跌落,檀木唢呐掉进万丈悬崖,就具有象征意味:唢呐艺术的传承受阻。土生土长的乐器唢呐与大山有着天然的契合。向土地曾对着孩子们说起唢呐的来历,土家族人生活在高山深峡,为驱赶野兽、提醒村人,就用铁筒喊话,后来铁筒逐渐演变成唢呐。不过,随着时代发展,乡村从闭塞走向开放,山民进城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大山空了,那大山里生长出来的唢呐艺术该何去何从,谁来继承,如何继承,就成为摆在唢呐匠向土地等人面前的大难题。

在小说中,唢呐艺术受到了西洋艺术的挑战,有些人家办喜事会请一些流行乐队,用电吉他、萨克斯抢占传统“响器班子”的生意。对此,作者是有偏向性的。他通过向大海的口吻,说萨克斯“像是从山谷里憋出来的,或者是被两扇石磨挤压出来的”,一个“憋”,一个“挤压”,写出声音的局促、压抑、惆怅,不如唢呐那样高亢、响亮、欢快,更接地气,更符合山里人的脾性和审美,应该得到传承。所以,纵然儿子辈的向大山放弃了唢呐,但孙子辈的向大海和龙梅从各自的爷爷处继承了唢呐艺术,并且以“土苗兄妹”组合参加央视音乐大赛,成为唢呐艺术新一代传人。

当然,传承也包含着创新,董老师在小说中说:“每一种传承,都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与模仿,而是带有某种艺术基因的延续。传承的外延也许会变,变得更加多元、丰富,但是传承的内核不会变。倘若内核变了,传承也就消失了。”那传承的内核又是什么呢?小说中另有交代。当向大海和龙梅出去参赛,爷爷担心孙子重蹈儿子覆辙,从此一去不返,于是望着村口吊桥惆怅地抽烟,奶奶劝他说:“你传的是金唢呐,又不是响器班子。”其言下之意也是,唢呐艺术的传承,依靠的不是外在形式(响器班子),而是内在的音乐精神(用乐器与心灵、自然、世界对话)。爷爷心领神会,将两个孩子带到山顶。在朝阳初生、云蒸霞蔚之中,孩子即兴演奏唢呐曲《龙凤呈祥》,与朝阳、云海、群山、家乡、爷爷,也与自己对话,从而获得对艺术的真切感悟。有了这种感悟,那么传承就“不是全盘接收,更是在继承的同时,融入新的创造、新的典范、新的大美、新的生命”。因为唢呐虽然源自大山,但只要保持与更大的世界、与更多的心灵对话,那么唢呐艺术将得到活态传承,历久常新。这一认识,使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

儿童成长的多重合力 《金唢呐》也是一部成长小说,而成长是需要合乎心理逻辑的。为了写出向大海从一个懵懂、天真的儿童,逐渐成长为内心丰富、敏感宽容、热爱民间艺术的少年,董老师精心安排了多重动力,将成长过程写得细腻、真实、可信。

其一,向大海的成长得益于亲友的呵护。爷爷作为唢呐大王,不仅有高超的技艺,也有崇高的人格:他讲义气,在对手龙王爷吹破了音时并不乘胜追击,而是邀之合奏一曲,以其胸怀获得了尊重;作为农民,他勤劳,悬崖边巴掌大的地也要精心开垦。而他对唢呐艺术有执着的热爱,让向大海从小对音乐有独特的敏感。作为儿童,朋辈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向大海小时候无意于学习唢呐,可是当龙王爷孙女龙梅主动挑战,他好胜之心顿起,立即迎战,主动要求学习唢呐。此外,善良有学识的胡老师、温柔正直的溪月、憨厚淳朴的福生,都让他逐渐坚定了传承唢呐艺术的决心。

其二,向大海的成长受到大自然的滋养。他生在大山,每日眼中所见是群山、云海、溪流、森林,充满鼻腔的是清晨薄荷般甜香的水汽、阳光下土地新鲜的泥土味儿。他被天、地、风、雨照应着,也通过参加各种劳动,“像山坡上的红苕,和山里的松杉一道,和竹林、山茶、桂花、杜鹃、茅草一道,和黄牛、水牛一道,和野兔、松鼠、猕猴、金钱豹一道,自然地长大了”。他受山林万物滋养,从小有音乐天赋,能摘叶吹笛,时而脆如鸟鸣,时而又如山风吹拂树林、溪水拍打岩石,这为他日后学习唢呐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三,向大海的成长也受到逆境的磨砺。《金唢呐》中并不讳言社会人生驳杂的一面。他的父母本是县艺术团演员,受到花花世界的引诱,远赴深圳,继而离婚,使他自幼缺乏母爱,与父亲也疏远,和后妈更有隔阂感,初识人间愁滋味,内心敏感而有忧伤。当胡老师弹唱起歌曲《妈妈的吻》时,他被触动心事,竟号啕大哭,离村出走。这种思母情结困扰着他。一直等到妈妈回来,痛哭流涕地拥抱他,才知道妈妈真的爱他,才觉得“妈妈不再是空洞的了,妈妈像山里的苞谷和洋芋一样,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了”,内心获得成长,变得更为宽容。

值得一提的是,《金唢呐》里没有出现教育的内卷和功利化。向大海对唢呐的热爱受到了所有人的赞许与祝福。这是作者教育理念的体现,让孩子按自己的个性去成长,找到心中热爱,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这一理念使作品充满理想主义的光辉。

民俗元素与小说情节的融合 为了写作此书,董老师在湖北恩施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了土家族包括建筑、服饰、工艺、民歌、葬礼、婚礼等民族风俗内容。作品中出现了土家族的吊脚楼、背篓、薅锄、服饰,还有唢呐曲《龙凤呈祥》《龙头调》《年年寿》、民歌《回娘家》《龙船调》《黄四姐》等,以及女孩出嫁时的哭嫁歌、老人去世后大家齐跳的“撒叶儿嗬”,使作品充满新异感和亲切感的民俗文化风味。在小说中,这些风俗元素并非突兀地堆砌在小说之中,而是与故事情节很好的相融。

其一,民俗元素作为重要道具。比如金唢呐作为小说核心意象,贯穿全书,是唢呐艺术的象征。小说中将土家背篓与向大海的婴儿时期紧密相连,对吊脚楼的外形、工艺、功能的完整介绍,镶嵌于向大海去请彭木匠帮忙,为摔伤的爷爷改进“坐便椅”的情节之中。而吊脚楼被彩色屋顶的楼房取代,也折射出传统山寨的日渐式微。

其二,民俗元素推动故事发展。比如民歌《回娘家》的出现,是与萨克斯名曲《回家》正面挑战,用欢快、俏皮、幽默的曲调和唱词,营造出过年的喜庆氛围,让读者体验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女孩溪月参加“哭嫁歌”练习时,唱到女儿出嫁,骨肉分离,竟放声大哭,因为她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她与外婆一起生活,于是土家族婚礼“哭嫁”风俗就成为故事情节的一部分。而葬礼上的“撒叶儿嗬”舞,出现于向大海与妈妈相认的重要场合,不仅让他内心得到疗愈,也让爸爸妈妈在舞蹈中获得某种释怀。

其三,民俗元素烘托气氛。小说中好多民歌都与劳动场景结合在一起,比如采茶有活泼的采茶曲,薅草时爷爷奶奶对唱薅草锣鼓,让四野乡邻纷纷响应,真是极为动人的场景。这边唱:“锣鼓打得响沉沉,听我字字念分明。庄稼切实保护好,定叫五谷等丰收。”那边应:“锣声惊得河水响,鼓声震得山谷鸣。百鸟惊得满天飞,野兽惊得藏山林。”这些率真热烈、充满劳动喜悦的民歌,为作品营造了鲜明的艺术意境,弥漫着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

小说不是散文与科普文,其核心不是外部事件、民俗元素,而是人物内心的起伏。读者阅读小说,是为了代入主人公的内心,用他的视角去体验这些事件,与他一起思考何去何从。因此,《金唢呐》中的情节设计都围绕着主人公的内心斗争展开,将土家族风俗和物品作为故事背景、重要道具,随着情节展开而自然出现,也不会因长篇累牍而影响叙事的节奏。近些年来,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儿童文学写作颇为热门,而如何将文化元素和故事情节融合,可以从《金唢呐》中获得启迪。

行文至此,我反复咀嚼小说中的一段话:“这是一个平凡的月夜,有的生命走进了黑夜,变成了月亮;待到天明,又变成了太阳。”董老师写完这句话不久,溘然而逝,生命走进了黑夜,但他留下的文学作品,将会如日如月,永远照耀着中国文坛,永远滋养着儿童的心田。

(本文作者系中国计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儿童文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