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十八堂课》:春风化雨家国情
来源:《长江丛刊》 | 彭翠萍  2024年03月14日09:31

2023年10月的一天,我怀着先睹为快的欣喜之情,花费两天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将刘益善先生新出版的《十八堂课》一口气读完了!读后觉得颇受启发,却说不出这本书到底为什么对我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之后的一段时间,一有空暇,我就意犹未尽地反复研读此书,琢磨字里行间的深厚内蕴。

当我把这本读了几遍之后,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现代诗坛泰斗艾青先生的一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像一把钥匙,解开了我被此书深深打动的根本原因。

《十八堂课》正是刘益善先生以其饱含在每一个文字内核里的家国情怀,润物无声,抓紧读者的眼球,感化读者的心灵。

这本将近19万字的作品集,诚如武汉东湖学院董事长周宝生先生在序中所言:“益善先生的这十八堂课,内容涵盖文学、历史、文化、读书、人生等内容,他以自己的研究、阅读、创作以及社会调查和人生经历,叙说了其体会、见解、经验,浅近深入,鞭辟入里,而且故事性强,令人读后如饮甘泉,深受启发。”

而我阅读此书的体验,正好验证了周宝生先生在序中所说的“我们受之,必定有益”。

我以一位普通读者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浅谈对刘益善先生的《十八堂课》的阅读体会。

一、读书,是值得每个人终生坚持去做的一件事

在《十八堂课》中,第五堂课是《读书与我们的人生》。刘益善先生首先通过两个极端的例子,让我们认识到因为缺乏对社科文学类书籍的阅读,在高校学生中发生的两例令人痛心的杀人和投毒的案例。

杀人者马加爵,是云南大学化学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他因为与同学发生矛盾,觉得被同学看不起,产生自卑心理,竟锤杀4名同学。对于杀人动机,马加爵的表述是:‘我真的迷失方向了,觉得不知道怎么生活下去了。’……有点想不开,恨他们就杀人”。

投毒者林森浩,是复旦大学的学生。他在2013年在宿舍的饮水机里投毒,将与其同宿舍的该校医学院2010级研究生黄洋毒杀。

刘益善先生举出这两个极端例子的目的是要发出警醒:一个人的心灵教育与文化教育要同步进行。否则,就像俄罗斯作家契诃夫所说的那样:“大学能培养一切能力,包括蠢才。”

在这堂课中,刘益善先生从“读书,人生有了目标”“读书,人生拥有力量”“读书,人生快乐阳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古今中外大量的事实为依据,以及先生本人因热爱读书而成为诗人和作家而进行现身说法,循循善诱地教导坐在课堂内的大学生要通过阅读树立人生目标,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力量去开拓自己的人生,获得快乐和幸福。

上完先生的这一堂课,我深深地体会到:学校和社会都是一个大课堂,我们不仅要在学校里阅读有益身心的书籍,走上社会后,在工作岗位上,也需要热爱读书,使自己的内心保持一份纯净与美好。读书,是值得每个人终生坚持去做的一件事情。像刘益善先生在书中提及的那位在湖北经济学院毕业的女大学生一样,即使当一名城管员,也要用文质彬彬的管理方法给小摊小贩们“耐心细致地讲道理宣传政策”。如果没有一颗阳光般的爱心,如何在面对繁琐的日常事务时表现出巨大的耐心与热情?而这阳光般的爱心,只能来自日积月累的修养与多读好书的熏陶。

我国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在给其诸弟的信中说过:“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述,以图自卫其身。”他的言论与契诃夫所说的“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都是强调读书对人生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刘益善先生在这堂课的尾声里语重心长地说道:“同学们,书是多么好的东西!读书能改变我们的人生,丰富我们的人生,成功我们的人生,阳光我们的人生。”最后,刘益善先生满怀期待地呼吁:“同学们,爱读书吧!”

于我而言,书确实能改变我们的人生,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因为爱读书,我遇到了刘益善先生所写的《读书与我们的人生》这篇让我深受鼓舞和启发的好文章,带给我无以言说的阅读快乐。这样的收获,不得不归功于我一贯坚持的读书习惯。感谢先生谆谆教诲,我愿自己像一只孜孜不倦的萤火虫,在追逐光明的道路上,一闪一闪地积蓄能量,飞向心中的梦想之境。

二、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家国情怀

读书能使我们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从而赢得更好的未来;而学习历史知识,则会让我们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使我们看到自己的祖国曾经拥有的辉煌和遭受过的磨难。

刘益善先生在第七堂课中,讲了《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与其历史文化意义》。听了刘益善先生的这堂课,我才知道曾侯乙编钟的发现纯属偶然。1977年,驻扎在随县擂鼓墩的武汉空军雷达修理厂需要扩建厂房,厂里人在请农民工挖土放炮时,“挖出了松软的褐色土层,有个农民还在附近土层中挖出了一些青铜罐子”。这为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揭开了序幕。但几起几落的出土过程,读来让人为国宝险遭破坏而捏一把汗。曾侯乙编钟最后在湖北考古界重要人物谭四维先生的坐镇指挥下,掀开重重掩盖的泥土,举世瞩目的中华瑰宝终于闪耀面世!“美国音乐界知名人士、纽约大学教授麦克伦,在听了曾侯乙编钟演奏后,就写文章说曾侯乙编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在人类音乐史上遥遥领先的古代文明。那一钟双音的高超铸铜技艺,是我们祖先无与伦比的智慧结晶!

同样是历史,曾侯乙编钟让我们引以为傲,可有些历史事件的出现,却让我们产生锥心般的刺痛,不忍直视。而这样的历史,是我们应该勇敢面对,正视屈辱,并引以为戒的。

刘益善先生在第十二堂课中,讲了《张纯如与<南京大屠杀>》。

这是一堂令人心灵震颤,欲哭无泪的历史课。它像都德的《最后一课》一样,课堂里的老师和学生,是一边流泪,一边上课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令人痛定思痛、用血泪写成的家国史。无数仁人志士走出家庭,高举追求真理和自由的火炬,倒在通向理想与光明的道路上。他们为争取新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多么巨大的代价!是无数革命先驱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抵御列强尤其是日本的侵略战争,外反帝内反封,出生入死,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飘扬在阳光下的五星红旗,是用他们的鲜血染红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只有心生对每一滴水的感恩之情,才能珍惜每一寸美好的光阴,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有一份热,就发出一份光。

我们的国家,从鸦片战争开始,为什么会接二连三地遭受那样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令人不齿的侵略行为以外,国家和人民蒙受屈辱的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帝制和麻木不仁的民众。鲁迅先生用他的小说《药》,为我们开出了医治旧中国的药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唤醒民众的爱国心,培养每个公民的家国情怀,让新世纪的每一个公民都参与到时代改革的浪潮中来,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共同推动社会进步,使我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历史是现实的母亲,是我们的根。当我们知道了自己的来处,就会爱护我们的母亲,爱护我们的根,拥有宝贵的家国情怀。拥有家国情怀的人,是任何困难和逆境都打不垮的钢铁战士。他会将自己个人的得失荣辱置之度外,集中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业,在社会价值中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厦,添砖加瓦。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个民族或国家只有尊重历史,才能拥有文化自信;同时,也只有敬畏历史,爱护历史,才能所向无敌,傲然地挺立于世,令人崇敬。

家国情怀,对于个人而言是立身之本;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是立国和立族之本。刘益善先生在《十八堂课》中,列举了一系列在家国情怀的驱使下,书写出伟大作品的作家和做出一番事业的个人:第八堂课《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及其作品》、第十一堂课《索尔仁尼琴与<古拉格群岛>》、第十二堂课《张纯如与<南京大屠杀>》、第十三堂课《周宝生的田野文化》、第十六堂课《明代经略熊廷弼的悲剧人生》等。我有幸读到刘益善先生以饱含家国情怀的笔调,书写这些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下成为伟大作家和非凡企业家的文章,也使我接受了一次家国情怀的培养和熏陶。我相信会有更多心中有梦的读者,在先生的感召下,让家国情怀充盈心间,在平凡的生命里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三、写出人民心声的作品才能传之久远

《十八堂课》的第二堂课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与作家的使命感》。

在这堂课里,刘益善先生结合当前的文学现状,提出作家要关注民生,要带着良知和使命感写作。“谁的作品能流传下来,是由历史决定的”。

先生讲道:“中国文坛,在任何年代都有一批有良知与良心的作家,他们关注着民生,他们和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心灵是相通的。他们看到了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和艰难的生活,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反映底层民众生活的写作,他们是真正的关注民生的作家,他们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写作道路,他们继承了屈原、杜甫的传统。他们的文学是人学。”

关注民生,才能写出民众的心声。“作家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自己的使命感,保持永远的良知,否则就放下自己的笔,不要写作”。在我有限的认知里,我觉得刘益善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于这一点,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即耳闻目睹。

当时,我生活在湖北洪湖的乡村,因家贫辍学,在一所学校当工友。热爱文学的我,侥幸在一次诗赛中获奖,并参加了由洪湖文联举办的诗歌讲座,在《长江文艺》编辑部工作的刘益善先生是受邀主讲的诗人。就这样,我有幸坐进了由刘益善先生主讲的诗歌课堂。时隔多年,我对那堂课的一个细节,记忆犹新:刘益善先生以诗人深厚的忧虑及恳切之情,当堂朗诵的一首诗歌,深深地打动了那个追逐文梦、热爱诗歌、对人生对社会却知之甚少的我。刘益善先生朗诵的那首诗的题目是《售粮》,是先生以农民卖粮难为素材而写作的一首关注民生的诗歌作品:“不需要动员不需要督促/不需要喜报不需要奖励/不需要政治工作不需要大批判/一船船的谷子运来了/一车车的谷子拖来了……”课堂上鸦雀无声,一群爱好文学的青少年静静地聆听一位诗人用自己真挚而朴实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他对土地和农民的关注与关切……临近诗的结尾,我听到诗人以沉痛的语调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振聋发聩的恳切的呼喊声:“农民父兄啊,我要为你们呼喊/为什么你歉收难丰收也难/祖国,请关照一下这些售粮的儿子!”随着诗歌朗诵的结束,那个全诗结尾的惊叹号,像一把掷地有声的铁锤,重重地敲击在厚厚的铜钟之上!那回荡的余音,深深地震撼着一群不谙世事、爱好文学的青少年的 心灵。我记得我和同桌,听到那句“为什么你歉收难丰收也难”时,眼眶不约而同地滚出两行热泪。这句诗像一道闪电,击中了生于农家的青少年的痛点。那时对农民卖粮之难的现状,我们是深有体会的。我们亲眼看到心不在焉的粮管员如何用一把明晃晃的小刀,在一层层码放整齐的麻袋上,一麻袋挨一麻袋地戳着,只为查看谷子的成色,全然不顾被他戳穿的麻袋上破裂的口子,正窸窸窣窣地撒下一地粮食,更不屑理会农民祈求的眼神!听刘益善先生的诗歌朗诵,是年少的我们,第一次发现诗人将我们看到的让人忧虑而痛心的农村现实,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写进了自己的诗中。那时,刘益善先生贴近农民心声的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和质朴的文风,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让我隐约感到——要想写出真正的好诗,就要像这样以一颗真诚的心,去贴近民众,倾听民众的心声。

清代《曾国藩家书》里有一句话:“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好的文学作品,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声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读者会凭借自己敏锐的感觉,去领会它们的精髓和神韵。历史也会凭借它敏锐的感觉,去保存和流传。

四、春风化雨家国情

三十多年过去,我没有想到自己在《十八堂课》中,再次聆听到刘益善先生那贴近泥土,贴近民心的熟悉的声音。特别是读到第三堂课《<我忆念的山村>与乡土诗写作》时,仿佛时光倒流……这跨世纪的倾听,令我百感交集,心潮难平。

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以赤子之心,真诚为文,踏实做事,坚守在文学阵地,知行合一,令人感佩。我在想:一个人需要怎样深沉而持久的爱,才能在世事纷繁之中,保持定力,将一件事慎终如始、甘之如饴地做一辈子?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在读完《十八堂课》之后,因为书中涉及先生所著的其他文学作品,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输入书名,在微信读书软件里查寻。这一查,竟然搜出了一本由《芳草文库》结集出版、由当代作家刘醒龙作序的《刘益善文集》!我像偶入深山即遇白鹿的玩童,意外收获的喜悦自不待言。我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将94.4万字的文集从头到尾阅读了一遍。自此,我对刘益善先生在《十八堂课》里一以贯之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就有了比之前相对深刻的理解,得出了一个结论——家国情怀是贯穿刘益善先生所有作品的一根看不见的金丝线。触摸这根金丝线,读者可以了解自己所立足的这片土地的历史和现状,知道自己当下身在何处,认识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面貌。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可见,知道自己是谁和在哪里,比知道别人是谁和在哪里,更加英明,也更加能引起对现状的思考和作用。

感谢刘益善先生为我们所上的这十八堂课!我第一次走进刘益善先生的课堂时,只有十八岁!今天,我已五十四岁,我很高兴自己能再次走进刘益善先生的课堂,聆听先生的教诲,接受先生的熏陶。我由衷地感叹:任何时候,做一名学生,都是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