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别鸣——“水虽匉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颤抖,我们也不害怕”
来源:同代人(微信公众号) |   2024年03月08日10:01

本期作品

《双桨》

本期作者

别鸣

现居湖北武汉,中国作协会员,作品见于《花城》《作家》《大家》《长江文艺》《小说界》《山西文学》等。

特邀嘉宾:罗雅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

《双桨》讲的不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浪漫故事,而是小城里的失意人生。曾经的父辈赤身出没风波,在激流中捞浮财扬名立万,最终为拦截上游漂下的脱缆巨船而牺牲。然而,时移世易,大江截流使兰矿被淹,小城只剩下麻将馆、面馆和日渐不景气的旅游业。子辈的“我”和蒋津虽然上过大学、去省城闯过世界,却只能回到兰矿,被困在家庭、工作和爱情的一事无成中。

小说中最核心的张力,是故乡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峙,就如同兰溪河与大江的对峙。时代的变化铺天盖地而来,人们却还在试图抵抗变化,似乎一切尚能维持如常。小说前半段都在描写这种假装世界仍能按原定计划运转的感觉:阿婆拴不住儿子和儿媳,也知道无法将“我”留在身边,却还是反复唠叨,费尽心思管人又管钱;“我”明知蒋津浮夸无能,并非可托终身的良人,却还是抱有与他结婚的一丝念想;蒋津明知膝盖练废,却还梦想以皮划艇技术一朝翻身,又爱听收费音频课程中的格言金句,渴望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小说主线写的只是端午当晚到第二天黄昏中所发生的事,但记忆不断闪回,人与人的摩擦、梦想与现实的矛盾逐渐浮现和激化,最终到了不得不做出决定的时刻。小说结尾是开放的:蒋津去了哪里?“我”还会不会和蒋津在一起,会不会接受新的工作邀请?新村码头的旅游业何去何从?一切都留待读者想象。但大江之水已灌入兰溪河,泥沙俱下的浊黄与幽远深邃的墨绿之间的界限已消失不见,而“我”想起了妈妈的话:“水虽匉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颤抖,我们也不害怕。”双桨抄起,过峡闯滩,舵把子的后代终于有勇气面对真实世界的风急浪高。

樊迎春

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

青年教师

很久没有读到如此酣畅淋漓的与水有关的故事。小说容量极大,在讲述个体家庭生死悲欢的同时,也容纳了国家的大政方针,记录了社会人群的风云流散。依水而生的人们世代在这里出生、婚配、死亡,也沉默地接受命运的馈赠、意外、灾难。诗祖或许曾长期给予他们“上下求索”的护佑,但原本坐落在半山腰的诗祖祠也即将被江水吞噬,这或许也是在暗示,历经集体搬迁的兰矿子弟日益改变的可能也不只是生活方式,还有这片水域和这水域哺育的先祖赋予他们的精神与意志。

母亲从川渝地区顺江水而来,最终也顺江水而去,去往更远的南方,留下煮红油小面的技艺/记忆,她的来去和父亲一样,在“我”心里留下永恒的爱与创伤。父辈的苦难与情爱秘密被泛滥的江水一同淹没,子一代也必须担当属于他们的世事变迁与情感孤寂。如果蒋津代表了子一代的孱弱与不安,那么“我”或许就是这孱弱与不安的见证者和疗愈者,总要有人记得那些与水有关的伟大与牺牲吧,总要有人承继那与水有关的沉默与爱意吧,就像永远也有人如蒋津一般与自己的本性对抗,永远也有人要去往“除了山,还是山”的远方。没有水的地方啊,诗祖老爷要如何护佑他的子孙?但有水的地方啊,“我”又要如何一锅一锅地煮面去度过生存的困境以及这漫漫人生?作者告诉我们,双桨划水,龙腾鱼跃,死的神秘与生的艰难,水都知道,也只有水知道。

高翔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近几年地域与时间已成为评价当代小说的关键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的确不是批评家们单独创造的产物。就《双桨》而言,这两个关键词同样占据重要的解读位置。小说中凝滞的时间与别鸣征用古典语言所塑造的氤氲四缭绕的空间,使得小说成为一道雾中风景,而非持续流动的某种动态产物。这造成了一个有趣的后果,小说中现在时态的叙事被极大压缩,现实无事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无事发生是中国古典小说非常重要的特征,但古典小说中的无事发生,并非真的无事,其实是有事,只不过事件太过“日常”,近于无事。而在《双桨》中,“现实”是比传统世界中还要贫瘠的所在,小说中现在时故事线索,几乎只有蒋津与“我”吃路边摊和“我”在第二天去银行途中的偶遇与所感。小说中年轻的主人公们都处于一种近于“宿醉”的昏迷感,对现实昏昏沉沉,可以说,对他们而言,现实是清醒的反面,不需要过多关注。由此对照下,我们将发现“历史”在小说中的重量。首先这种重量来自于篇幅,现在时态的叙事几乎让度给了过去时态的相关回忆。其次,别鸣在这篇中所运用的语言,除了上面所说,其所征用古典传统所带来的地域风格,短句叙述策略则增强了历史与回忆的确定感与流动性,因此,历史在小说中甚至比现实更为真实可感。历史取消了未来。以至于,小说莽撞的结尾,也许正向我们揭开一个不安的真相:对于仍留在那里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没有未来可言。

靳庭月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在《双桨》简净流畅的文字里,有几句话概括性地交代了某种变迁:大江截流,江水倒灌兰溪河,兰矿矿区淹没,整体转产落空,有门路的谋出路,剩余一百多户集中搬迁……这似乎关联着计划经济时代工业布局的式微,以及水利工程导致的村镇迁徙。日渐沉落但依然能被打捞的历史,是小说的记忆阀门之一,在旋动间释放出个体生死聚散的往事。“我”的叙述在多数时候像截流后的和缓江水,情感隐痛如波澜起伏又归于平静,积蓄的情绪在结尾因为父辈的牺牲而涌起。无论解读为个人英雄主义的豪气,还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事迹,勇敢的父辈已长眠水底,《双桨》面对的是后人跌跌撞撞的生活:

“我”、蒋津与张总的对照,让人恍然觉察到葛川江式的渔民已经是消逝的背影。作为在江边长大的年轻一代,“我”和蒋津不再是固守传统、不肯上岸的渔民,却也没能像张总一样“转型”致富。“我”缺少合适的工作而退回家乡;沉迷于成功学音频课、失意而粗鲁的蒋津,其生命力比起父辈也出现了某种退化。“双桨”不再意味着“双桨抄起,过峡闯滩”的船家义气(默契、友谊或者还有同性之爱),化作隐约的怀旧背景音,另存为“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景区广播。江水送来漂流的生命也带走一些人,冲淡情感羁绊的不止是江水,更是不平衡的现代化进程。小说勾勒着几个普通人的生活截面,落在那个求财索利的世界身后;不过一些记忆的阀门还有待进一步打开(譬如关于父母的记忆),也许会让“我”的情感起伏获得更具体的着力点。

印筱萌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阅读《双桨》的过程就像拼图,别鸣的文字有独特的质感,节奏短促干脆,表达从容克制,将故事的全貌揉碎再铺开,直到最终“我”和蒋津各自做出了选择,兰矿与兰矿人的命运才逐渐清晰。舵把子与大副驾船与峡江中的“巨龙”相撞,成了与旧时煤矿一同逝去的传说,诗祖故里的游客们成了新村人生计的寄托——这是“旧”与“新”的更替。江水上涨淹没记忆,桨与舵的英雄被解构,关于“飘飘”的稗官野史也成为笼罩生者的阴影。那些被阿婆骂作“人才”的人,带着遥远的谶语离开了:“我”的母亲念诵《圣经》中的段落,以告解上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蒋津则沉浸于收费音频课的名言警句,来摆脱不再光彩的养父、虚构辉煌灿烂的明天。而一度出走的“我”却回到兰矿,帮阿婆操持面馆,“别处的生活”从此只存在于偶尔的想象中。红油小面的技艺在几代人之间传承,如同过去时代最后的遗迹,看似随波逐流的“我”决定抛锚,恍惚间除了此岸,“我”不再有任何执著。凡人的去留悲喜,只是时代洪流之中的星芒一闪,“兰矿一号”上的两个男人面目斑驳,后来的人们相信什么、如何活着,自有他们的姿态。

成雨桐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双桨》是一个关于来与去的故事,川江激流之上,舵手荡起双桨,自江岸一方来,到江岸另一方去。“我”的父亲和蒋舵把子自人生某个节点从江岸出发,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但没料到去处是江心,船破遇风葬身鱼腹。“我”的母亲在出走之前的夜晚问我,是否知道她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我回答她,从该来的地方来、到该去的地方去。事实上书写“我”父母的来处与他们的相逢往事,也是指寻“我”的来处与去处。母亲王翠是故事里的“异乡人”,反复对“我”陈说自己的身世是从白帝城来,而后在命运的乱流颠簸里遇到父亲,“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异乡人终究出走异乡,在湛江的蓝天碧水间观山观海。而“我”自父母江流浮木上的相逢而来,兜兜转转,终究还是回到兰矿小小一方地界去。

有趣的是蒋津的来处与去处问题,行文将至结尾,作者才交待蒋津动摇的身份与不明的身世。文章自首至尾都贯穿着蒋津的“成功学”求索之声,这其实也是一个“去处”的问题。一个腿脚不便的劳力者,一个没继承舵把子弄潮搏浪基因的水手,在世俗纷繁的“成功”法条间该何去何从?而“我”和蒋津隐有裂隙的情感又将走向何处?作为本地唯一大学生的“我”是否真的会让自己的命运滞留在兰矿小小的面馆里?在龙船燃烧的火光中,故事利落地煞尾,川江故事里的三代人们,也只好继续各自乘舟楫,出没风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