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科技激发舞台艺术创新活力
来源:中国文化报 | 罗 群  2024年03月06日08:03

科技与舞台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如诗如画、充满宋代美学意蕴的舞台呈现,还是多媒体儿童音乐剧《冒险小王子》突破传统舞台边界,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精彩表达,无不以发达的科技作为支撑。刚刚过去的元宵节,以数字化手段“复活”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再次令重庆乃至全国的市民游客感叹科技的力量。

近年来,舞台艺术领域广泛应用各类科技手段尤其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拓展着艺术表达的新空间、新形态,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舞台科技日益广泛的应用也促使舞台艺术工作者深入思考视听呈现与意义表达的关系,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推动舞台艺术创作高质量发展。

改变,不只发生于舞台

谈及科技手段对舞台呈现方式的改变与提升,成功个案不胜枚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通过可移动背景板将舞台隔成“72家房客”、利用新媒体技术还原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的自然气候和压抑氛围,舞美设计与剧情故事、演员表演相辅相成,至今为行业与观众津津乐道。其实,不仅是舞台美术设计,就连演员的服装都可以高度科技化、数字化。在舞蹈家杨丽萍执导的舞剧《平潭映象》中,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让女主角身上的宽大布料“变身”为立体成衣,既富于变化与美感,又非常符合人物的设定。

实际上,科技不仅改变了舞台观感,还突破了既有的观演关系。近年来,深受观众欢迎的许多沉浸式演艺项目,都积极利用技术手段,在观演关系的创新上下足了功夫。譬如,演出沉浸式演艺作品《重庆·1949》的同名剧院拥有可360度旋转的舞台和观众席,双重机动设计使得观众成为演出的一部分,能够获得更强烈的视听震撼和体验感。

科技还悄然改变着舞台艺术作品的制作流程。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数字戏剧系副主任宋震曾撰文谈及IN-BOX空间舞台作品《经海山》的制作过程:在一个24米长、16米宽、9米高的空间中,装有环绕式威亚的墙壁、地面、空中都是演员的表演空间;4K投影机由配置了实时渲染引擎的影像服务器控制,画面内容随着演员的表演而实时变化;跟踪定位系统在三维空间内精准跟踪演员身上的感应器,并实时触发视频特效、声像定位、光效变化,从而实现精准的声光电呈现。可见,与单纯的“美视美听”相比,科技正在创作、制作的“底层逻辑”上对舞台艺术发生着深远影响。

除了作品制作与表现,科技也为艺术管理工作带来不少便利。比如,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创作团队提前规划测算演出成本、控制舞台风险,让创作制作、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更高效、更精准、更智能。

让创新的形式更有内涵、更具深度

科技的发达使得舞台艺术越来越好看、越来越好听,对部分观众来说,科技打造的奇观成为他们走进剧场的一大原因、一大看点。然而,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主任肖向荣观察研究,相较于技术手段带来的感官愉悦,中国观众总体上更喜欢有人物、有情感的故事。中国的旅游演艺项目从模仿国外的“大秀”到打造更符合中国人欣赏习惯和需求的叙事性作品进而日益走向繁荣的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说呼应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授雷曼在《后戏剧剧场》一书中描述的戏剧图景,强调剧场的视听性、形式感,让“看戏”成为彰显生活品位的消费需求,属于不乏前卫与时髦的尝试;那么,肯定并回归舞台艺术的认知功能与意义表达,让科技更好地为思想内容服务、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则更符合中国舞台艺术发展的整体趋势和实际需求。正如《人民日报》刊文指出的那样,创新形式的同时,怎样将数字技术与舞台艺术的美学内涵融合起来,让新颖的形式有营养、有深度,是广大舞台艺术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纯粹的炫技至多愉悦耳目,不大可能具有营养与深度,形式的营养与深度来自思想内容,必须从内容那里分享价值与意义。旋转舞台在许多舞台艺术作品中都有应用,不仅能为静态的舞台增添动感,更重要的是能够服务于故事讲述与思想表达。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舞台中央直径13米的转台不仅配合剧情发展完成场景切换,而且象征着历史车轮翻滚向前,隐喻着人民追寻人间正道的光辉历程,作品思想内容仿佛有了直观映射。舞剧《张骞》用一个宽19米、最高处3.2米的可旋转流线弧坡分隔舞台空间,还在舞台上设置了两台跑步机,异面舞台配合灯光等手段,使得张骞出使西域途中遭遇的戈壁、沙漠、风沙、暴雪以及匈奴的追逐、围困等磨难具象化,张骞带领使团在跑步机上行走不辍,形成了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生生不息的张骞精神的外化投射。

其实,旋转装置应该算是舞台艺术的老朋友了,然而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够产生理想的艺术效果,常用常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更能带来新的可能性。有理由相信,在对思想意义的努力坚守和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下,将有更多艺术感染力强、思想内涵深刻的舞台艺术作品与观众见面,让观众在剧场中感受视听震撼,也增强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