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宝丰马街书会上穿梭着大学生的身影
来源:文艺报 | 刘 佳 赵焕亭  2024年03月04日08:21

2月21日,演员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书会表演河南坠子《咱们的中国节》。 (新华社发 何五昌 摄)

2月21日,演员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书会表演河南坠子《咱们的中国节》。

(新华社发 何五昌 摄)

宝丰马街书会是全国曲艺行当的盛会,有着七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曲艺文化“活化石”。书会在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杨庄镇马街村北应河岸边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负鼓携琴、齐集于此,说书亮艺。2006年,马街书会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书会的正日子是农历正月十三日,但实际上,每年从农历正月十一就陆续开始了各种活动。全国各地的艺人、学者、专家、学生、记者、摄影师等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前来赶会,参与一场麦田里的非遗曲艺盛宴。

2024年是疫情三年之后马街书会再次启动线下举办模式的第一年,中国曲协、河南省曲协、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宝丰县委县政府做足了准备,迎接八方艺人。因雨雪天气,2024年书会规模小了许多,但官方统计数据依然亮眼:2024年马街书会参会艺人1056人、332摊。其中,来自安徽、河北、山东、青海等地的外省艺人有213人,来自宝丰县内的本地艺人有385人。参会艺人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仅6岁。参会30年以上的艺人有98人,参会50年以上的有52人。这些艺人带来的曲艺节目有河南坠子、襄河坠子、豫西大鼓、豫东琴书、安徽琴书、京韵大鼓、河洛大鼓、凤阳花鼓、湖北渔鼓、天津梅花大鼓、苏州评弹、四川清音、贵州侗族大歌、大调曲子、山东快书、陕西快板以及三弦书、评书、乱弹、道情等,曲艺曲种40多种,可谓应有尽有。

这里有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表演的评书《岳飞传》《康熙买马》,有社旗县老艺人袁聚海表演的三弦书《诸葛亮吊孝》、安阳艺人崔银娣表演的河南坠子《大明恩仇记》、南阳艺人叶子立表演的评书《大红袍》,有评书泰斗袁阔成先生再传弟子杜鑫杰表演的《红楼梦》片段评书《贾政猜灯谜》《善才庵庙会》《元妃省亲》《钗黛展才论高低》,有河南鲁山艺人冯国表演的鼓儿词《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消防安全记心间》,还有山西运城艺人焦军芳表演的河南坠子《杨家将》《劝善》等,举不胜举。众多艺人的表演、丰富的曲种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一日可赏千台戏,三天胜读万卷书”的马街书会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距离春季开学还有几天时间,不少学生恰好有时间来赶会。他们有的是来搞民俗调研的,有的是为自己的毕业设计搜集素材的,有的是在老师带领下做课题探究的,还有的是来搞服务助阵的。2024年书会期间的大雪,也未能阻挡大学生们赶会的热情。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张璐博士从“小红书”APP上搜索到马街书会,就急忙买票乘高铁赶到宝丰进行田野调查。2月22日上午,她站在公益亮书台前采访刚刚演唱完河南坠子《傻瓜要娃娃》而走下舞台的赵玉萍老艺人。赵玉萍告诉她:“我从小就喜欢说唱,后来拜师学艺,每次演出前都把那台词背得死死儿的。我年轻时曾获得过四届说书状元,现在老了哟!不过,我的爱好影响到了儿子。我儿子板胡拉得好,现在正在场地南边表演呢。”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录音机的张璐博士感到收获很大,她开心地说:“我昨天就已经在这里采访一天了,主要是想研究曲艺的场域文化,为我的毕业论文寻找一些素材和实例。亲身体验书会盛况和与老艺人的对话对我的论文有非常大的帮助。”

22日午后,在马寨村“艺人之家”李天一家的门楼下,一位小伙子架着摄像机采访来自许昌禹州的老艺人。他问:“您每年都来赶马街书会吗?”老艺人答说:“基本年年来,因为有艺人之家的热情接待,书会期间不用操心吃住,一心表演,所以很愿意来。”问及小伙子来自哪里?他说自己是河南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学习播音主持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就是研究马街书会的。

平顶山学院的学生团队也在马街书会上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正在做一个关于语言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的研究课题的前期调研。这些学生有的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专业、编导专业,有的来自文学院戏文专业。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三一直蹲守在宝丰,采访了20多位民间艺人,录制了艺人的表演、说唱影像素材。

在古老的马街书会上,来自各大专院校的青年学生的身影穿梭其间。作为传统民间曲艺交流交易场所和文化空间,新时代的马街书会不仅为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切磋技艺的场所,也为热爱曲艺的大学生们提供了研究和学习的机会。有大学生热情参与的马街书会让人们更有理由相信,传统艺术的发扬光大后继有人。

(作者刘佳系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学生,作者赵焕亭系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