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热血:东北抗联》:刻写血染黑土地的民族精魂
来源:文艺报 | 丁晓原  2024年02月26日09:14

吉林作家李发锁以长篇小说、长篇纪实文学创作的实绩,有闻声于文坛。数年前读到他的《围困长春》,作品透视焦点长春,辐射东北解放战争的宏大历史,显示出作者非虚构叙写重大历史题材的卓然能力和史识。新近推出60多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热血:东北抗联》(全二册),令人感动。这部作品的创作用时5年,作者出入于史料档案之间,“行走”在沉郁悲壮的白山黑水历史现场。如果不是抗联先烈精神对作者意志的激扬,没有作者自我深挚文学情怀的激活,我想也许很难顺利完成《热血:东北抗联》的写作。

《热血》的扉页上题签着“献给杨靖宇将军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其实作品要“献给”的不只是杨靖宇将军,而是成千上万九死一生的东北抗联将士。“东北抗日联军这一名称,是杨靖宇于1934年2月最早提出的”,而正式指称的是1936年2月20日发出《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各地抗日武装的总名。毛泽东曾说过,东北的“抗联比我们长征还要艰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东北抗联不仅直接重创日伪武装,而且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作为抗日的英雄部队,东北抗联成为各种文艺形式所反映的重大题材,其中多有纪实文学加以开掘记述。这些纪实作品各有取事的重点,李发锁的新作则是对东北抗联的整体观照。作者基于书写对象相关联的历史逻辑,秉持宏阔开远的大历史观,打开东北抗联非虚构叙事的思维和视野,将其置于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历史错综复杂的大格局中加以观察呈现。《热血:东北抗联》写作思维所具有的“总体性”,使其在同类作品中另见气象,东北抗联是作品叙事的主体和重心所在,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就事说事。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性存在的前提是日本入侵,而日本侵略者之所以得逞,是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实施“不抵抗主义”,其中还纠缠着其他的国内国际因素。全书共20章,第一章《岛国象心》和第二章《割肉饲虎》不仅给出作品叙事大的历史背景,而且更真实地揭示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逻辑。阅读这两章内容,读者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相关历史信息,而且可以建立起认知作品叙事的整体图式,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东北抗联和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重大的历史意义。

《热血:东北抗联》是一部以人物叙事为中心的纪实作品。就文本的主要内容而言,这是一部关于东北抗联将士的人物史志,它刻写着一个个血染黑土地的民族精魂。写入的人物数以百计,其中有著名的抗日将士,更多的是无名的英烈和心向抗联的百姓。而且,不仅记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联,而且不忘此前自发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各路义勇军。“民族是一个神圣的词语,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认同。”这些义勇军不仅是后来建立的抗日联军的重要基础,而且在国难当头之时他们率先自发抗日的勇武和牺牲,其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不畏外敌、挺身搏击的担当引领精神理当一样载入史册。作品写入了“九一八事变那个夜晚,第一个留下姓名的牺牲者”“忠勇警士高曙光”、以“五尺之躯何足惜,四省失地几时取”明志的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邓铁梅等“铁血义士”抗敌殉国者的英名和事迹。作者据此取事写人,完整真实地写出了东北抗联的前世今生,显示出历史叙事应有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和对历史客观自在的尊重。作者更多的笔墨用以记写热血救亡英勇抗日的共产党人,他们中既有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等著名将士,也有像智勇双全大义灭亲的田仲樵、为掩护战友撤退而牺牲的高禹民、为国捐躯的抗日夫妻张耕野、金凤英等并无闻名的英雄。作品对这些人物没有停留在对其故事的叙说上,而是基于故事挖掘凸显他们敢于、甘于为民族而牺牲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坚定的信念信仰。赵尚志虽屡遭曲折,但初心不改,以身殉国;杨靖宇虽深陷重围,却说:“我是中国人,是不能向外国人投降的”;赵一曼在家与国、儿子情与民族义之间,毅然选择“为国而牺牲”。这些英雄的精神感人至深,他们的形象粲然矗立于历史的星空之中。作品采用以反求正的对比方法,即通过记写种种汉奸、叛徒、内奸的罪恶行径,反衬出杨靖宇等民族英雄的浩然正气和凛然大义。

李发锁注重事必有据,言从史出,作品每章都有详细的注释,全书附有大量的参考书目,形制上近似史学著述,具有显著的客观性特征。但与此同时,这部作品又有鲜明的主体色彩和理性精神,体现为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人物和事件作有许多直接的解读论评,这些论说文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思考认知,同时也可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作品的要义。“东北军如此雄厚之兵力(20:2),如此精良之武器,为什么总体上如此温顺如绵羊?‘不抵抗政策’把东北坑惨了!”一言直击问题的要害。“什么是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其重要内核之一就是,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面对多么巨大的困难,都始终如一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这是作者对赵一曼故事的深论。“叛变,在中国抗日战争过程中,尤其在东北抗战中,是无法逾越的一个话题,大量的伪军、汉奸、叛徒的出现,是深深烙刻在中国人心头一道惨痛的伤疤。”这样的观点发人深省,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力度。要而言之,《热血:东北抗联》是一部精彩精深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历史教育的纪实文学教材。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