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法律卫士 忠心为民 ——读黄晓萍报告文学《阿佤法官鲍卫忠》
来源:文艺报 | 尹汉胤(满族)  2024年02月19日11:59

读了黄晓平报告文学《阿佤法官鲍卫忠》,不禁使我陷入了久远的记忆。20世纪90年代末,我到滇西参加一个文学活动。活动结束后,云南作协考虑到我是《民族文学》编辑,便特意安排我到阿佤山的沧源,实地了解一下依然保存着历史风貌的佤族生活。

经过几个小时崎岖山路的颠簸,傍晚时分才到达沧源。从山巅远远望去,只见山间一处平坝,温馨地散落着一片茅草房,其原始的景象出乎我的想象。

踏着皎洁的月光,走进一户佤族人家,只见一家老小围坐在火塘边,温暖的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犹如雕塑般生动立体的脸庞。据陪同我的云南省作协朋友介绍,佤族是一个从原始社会一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直过”民族。佤族人围坐在火塘边的家庭形式,是古老的生活常态。一家人围坐在温馨的火塘边,聆听着老人讲述祖先的历史、家族的故事……以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将民族、祖先的记忆一代代传承下去。

当我沉浸在这独特的家庭氛围中时,外面传来了富有节奏的木鼓声,原来当天是佤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循着木鼓声,全寨人来到一片开阔地,围着熊熊燃起的篝火,踏着木鼓的节奏,跳起了奔放的民族舞蹈……由此我对沧源佤族留下了深刻难忘的记忆。

黄晓萍报告文学中的地域人物,不仅将我带回到古老的沧源记忆中,同时又让我看到了今日沧源发生的历史变迁。尤其让我心生感慨的是,通过书中两代佤族法官鲍光明、鲍卫忠父子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慨万千地看到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在这30年中也进入了法治社会的新时代。

从小目睹父亲风里来雨里去为群众解忧断案,鲍卫忠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也要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公正的法官。当他梦想成真地也穿上了法官制服的那一刻,鲍卫忠从父亲赞许的目光中看到了一种深情的期待,父亲的期待使其在内心深处油然升腾起一种神圣的责任感。他在内心默默许下诺言,一定要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公正勤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法官。

然而初为法官的鲍卫忠,很快便从父亲办理的一宗强奸案中,得到了现实而深刻的教益启示。原来法官真正的职责,是要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强奸罪在佤族历史上是最令人不齿的一种恶劣行为。依据佤族的“习惯法”,山寨头人是有权将强奸犯砍头的。然而鲍光明面对此案,经过缜密的调查后发现,涉案男青年与女青年发生性关系是在恋爱存续期。在彼此进一步相处中,女方发现男方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但一时又没有理由甩脱,便以强奸罪报了案。鲍光明经过细致入微的走访调查后,对女方晓之以理,最终使双方达成了和解。目睹了父亲缜密公正办案的全过程,初出茅庐的鲍卫忠深刻地明白了,法院执法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公平正义的法律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还原事实真相,减少对当事人的不公判罚,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的和谐。

沧源法院的工作,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为维护边疆地区稳定、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加强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法院院长的鲍光明在其任上,其刑事、民事、行政各项案件的结案,都做到了有理有据,当事人心服口服。在父亲的榜样作用下,鲍卫忠更加珍惜自己肩负的责任,经过刻苦钻研业务,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在工作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在24年的执法生涯中,他始终牢记宗旨,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秉公执法,迅速成为一名能啃“硬骨头”、为人信任的法官,被当地群众认可地称为“江三木洛”(佤语表示公平正义的“江和秤”)。

对于工作,他始终牢记使命,与同事强调,法律之治,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要有良法,二是要有良人,良法善治当需温良的法律人。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温良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但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却是一个基本的做人要求。温良的法律人要忠于法律、忠于事实,还要有一个道德的评判。公正执法,是维护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准绳与润滑剂。无论大案小案,都关系着家庭幸福、人心向背、社会安宁。在实际办案中,他不仅以情动人,更结合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来加以引导说服群众,在实际案例中化解了许多因生活纠纷引起的社会矛盾。

地处边远的沧源地区,日常法院执行的案件,多是土地承包、婚姻纠纷、违反乡规民约的经济纠纷。然而在鲍卫忠眼中,这些案例都紧密地连接着每个家庭的生活,关乎着社会的和谐,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家庭矛盾。故此,他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始终谨慎地注意到小案连接着大民生,更关系着边疆稳定团结的大局。以合理妥善的方式化解矛盾避免冲突,他的这种细致入微的办案方式,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拥护,维护着社会安定。

在他心里,衡量一个社会的安定和谐程度,首要的是社会的公平价值,而决定公平价值的基础,便是维持社会最低的那块“法制木板”。站在这一社会基础上,来审视黄晓萍的这本报告文学,便能更清晰地看到中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在这部报告文学中,鲍氏父子身上折射出的法制精神,维护社会正义和谐的工作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最基层的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美好未来。

年已古稀的作家黄晓萍,以令人敬佩的文学精神,不顾年老体衰,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以饱含温度的感人文字,将鲍卫忠短暂的人生,写得真实生动又感人至深。人们通过这部报告文学,真实地看到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发展,通过鲍氏父子的典型人物形象,看到了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其中不仅存在着地域的差异性,更存在着社会共性问题。而通过书中鲍氏父子承前启后的人物事迹,令人充满希望地看到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化解着各类社会矛盾,步入到了法治社会的历史新阶段。

这本报告文学中的“江三木洛”——阿佤法官鲍卫忠,无疑是当今建设法治中国具有现实意义的一个德行人物形象。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英年早逝的阿佤法官鲍卫忠,其短暂的生命中所呈现出的全心全意的公仆意识、公正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当下中国树立起了一个可亲、可敬、为人民所爱戴的公仆形象。

(作者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