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此情无计可消除》:个人在小说中的出现与消隐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敏  2024年02月09日13:12

具有时代和社会特征的“常人”,在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主要是成为社会和时代的镜像。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描绘的“常人”指向“无此人”,因为这样的人物是“他人”。在《红楼梦》这样的作品中,我们能看见比比皆是的“常人”——与其说“常人”是人,不如说是封建社会和封建时代更为妥帖,但是我们也可以看见贾宝玉这样超越时代和社会特征的人物——这是《红楼梦》以个体和自我的意义出现的人。文学画廊中已有许多深刻的“常人”,现代脸谱中更需要的则是像贾宝玉这样展现灵魂活力的个人。

周建达的长篇小说《此情无计可消除》,主人公高雪最初也是以“常人”面目出现的,他是美好时代和社会的折光。他帮助女儿的美术老师林梅,这是“常人”对生活周围人所传达的友爱;他不断对生活陷入困顿的兄长高鸣施以援手,展现中国人的血缘亲情;他对文学怀有真挚的情感,一方面享受繁盛的物质生活一方面拒绝物欲,代表着生活富足后不倦拓展精神空间的人群。周建达在小说中描绘过不少栩栩如生的“常人”,同时也让笔者看见个人——小说的主人公高雪,在生活中的出现与消隐。

以明媚和温暖待人,尊崇传统伦理,守护心灵家园……主人公高雪的外在生活及精神世界内的种种努力,在调适他与时代及社会的关系。这一切拊膺于文化、道德传统,不会让他产生历险感,这是典型的“常人”状态。作为“常人”的高雪是在为作为个体的他出场做铺垫,因为“个人”必然只能在“他人”中浮现。高雪作为个人的出现,源于灵魂活力——按照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的说法,灵魂有三个组成部分:理智、欲望、激情。《此情无计可消除》中的“情”指爱情、亲情、友情,但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和爱情有关的激情——它无法受制于理智、不完全源于欲望。正因有激情,灵魂有让人意外的原始活力,高雪才有成为个人的力量。

情爱是人性展示的最佳舞台,歌德就曾说“观察一个人最好观察他如何恋爱”。丧偶的高雪和有夫之妇林梅在长期交往后互生情愫,如果他们有染将违背道德,如果他们不再往来违背原始人性。是继续做中规中矩的“常人”,还是成为生活中的历险者,迎来自我?所有人都有成为自己的愿望,自然包括高雪和林梅。但作为文明人,高雪和林梅又不得不成为文明所期待的模糊面容。原始人性与文明的冲突,在高雪和林梅的故事中狭路相逢,他们以个人面貌出现,在面对种种当下现实、传统道德的压力后,重新消隐在茫茫人海。在这个意义上看,周建达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是一部书写个人出现及消隐的现代文明寓言。

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会越来越高,文明正逐步对人进行更多层面的规约。尽管现代文明包括尊重原始人性,但来自传统的力量不会在短期内丧失对个体的控制——这也正是《此情无计可消除》中个体出现的契机。现代小说的发生是以个人的广泛出现作为信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发现文本内许多曾经认定的“个体”,正在失去作为个体的价值,成为“常人”——文明将继续衍进,个体曾在小说中出现,然后消隐。

(作者李敏,1982年生,历任漓江出版编辑、《啄木鸟》杂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