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物里的中国龙 
来源:海南日报 | 王 赫  2024年01月23日08:20

龙,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不论是汉字“龙”形象的演化,还是不同时期器物上龙图案的嬗变,或是有关龙的典故、民间习俗,它始终体现着中华民族瑰丽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在我国,出土了为数众多的“龙文物”,它们虽然形象迥异,却被赋予了无穷的魅力与深意。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博物馆,欣赏这些精美、有趣的“龙文物”,领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龙文化。

战国龙形玉饰。 海南日报记者 王赫 摄

战国龙形玉饰。 海南日报记者 王赫 摄

远古呼唤

新石器时代玉龙

新石器时代,我国已经开始出现了原始的龙纹,如鱼龙、蛇龙、猪龙、鳄龙等。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件玉器珍品——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它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于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有着“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玉,石之美也。中国人自古尚玉,正所谓“君无故,玉不去身”。从古至今,玉被各个时代的人们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红山玉龙,穿越了四千多年的时光,呈现在我们面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和文明的传承。

红山玉龙呈墨绿色,周身光洁,高26厘米,呈钩曲形。头部长吻修目,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躯体卷曲若钩,如字母“C”,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长鬃,弯曲上卷,长约21厘米,鬃扁薄,并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龙背有对称的单孔。

关于红山玉龙的用途尚无定论,但因其高达26厘米,显然并非配饰之物。专家推测,可能是一种宗教图腾的象征或是用于祭祀的礼器。

灵动不拘

战国龙形玉饰

在战国时期,玉被视作美德的象征,诸子百家崇玉、王孙贵族爱玉,佩戴美玉成为当时的风尚。

据史料记载,大量的龙形玉饰在春秋晚期开始出现,到战国时达到一个高潮。战国七雄中,楚玉为玉中之最,在出土的战国玉器中,造型柔美的玉器大多都是楚玉。专家称,这与楚人爱美有关,也反映了独特的楚玉文化,楚国甚至设有掌管玉器的专门机构——玉府,专门为楚王和贵族生产玉器等名贵物件。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对龙形玉饰,堪称战国龙形玉饰中的精品,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龙形玉饰为青玉色,长11.3厘米,宽7.7厘米,造型奇特。玉饰呈S形状的龙形,承袭商周纹饰,具有古拙的灵感。

相较于新石器时代玉龙,这个龙形玉饰更接近于现代概念中的龙形。玉饰有龙头、龙角和四只龙足,而且最大的一个足上,还有龙爪的形状,最后还有一个龙尾,形态十分生动。整个龙身体遍布谷纹,张牙舞爪,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云纹,既是一种吉祥的装饰,还展现了龙的飘举飞动,同时,也包含了人们希望生前腾达、死后升天的愿景。

奔走千年

唐代赤金走龙

《全唐诗·第六四一卷》:从此百寮俱拜后,走龙鞭虎下昆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寻觅到了唐诗里的“走龙”,一组6条小金龙被称为赤金走龙。它是唐代文物,于1970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这组赤金走龙每条长约4厘米,高2.1厘米—2.7厘米不等,每条金龙重约4克。金龙为四足站立状,长吻细颈,颈部弯曲呈S形,尾部由粗到细,尾端短而回勾,头顶用细金条焊接成弯曲的双角,四肢与躯体也是焊接而成。龙身材纤细,阔嘴伸颈,头顶双角,圆眼深目,两唇张开,颌腮部位饰长鬃纹样,颈部弯曲。除脊背和尾脊有长鬃纹样外,满身皆饰深凹的网点纹,为饰片状鳞纹,通体雕满鳞片。金龙的须髯、齿状鬣毛、鳞片等细部均采用錾刻手法刻画,栩栩如生。

唐代文化开放、丝路繁荣,是古代文明璀璨绽放的一个时期。开放包容也体现在这个时期的龙文物身上,成为大唐盛世的真实写照。赤金走龙打破了人们印象中“飞龙”的形象,充满包容性和动感活力的审美特点。每条金龙都有4条细直长腿并且呈奔跑状,形象神态又各有不同,有的昂首挺胸,勇往直前,有的稍有顿足,抬头观望。金龙分叉的龙角,昂首阔步的形态,身上整齐细密排列的鳞甲,都体现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据了解,唐代金属器物上,龙纹比比皆是,其形象丰富,做工越来越精致。这组赤金走龙的独特造型及出土时的摆放位置,隐喻了非同一般的用意,专家分析它们也许是祭祀仪式中所用的法器。

史料记载,投龙简是一种隆重的祭祀山水仪式,主要以帝王的名义举行,将满载祈福者愿望的玉简与金龙,投放于江河湖沼等处,以祈求天地水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社稷平安、天下安康、国运昌隆。古人在进行祭祀仪式中,怕得不到上天的回应,于是就用金龙作为使者,沟通传递信息。

文化交融

金代坐式铜龙

中国古代,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汇聚成灿烂无比的中华文明。1965年,出土于黑龙江省阿城金代(1115年—1234年)早期都城上京会宁府皇城遗址的一具坐式铜龙(简称坐龙),彰显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坐龙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为紫铜实铸,高19.6厘米,重2100克。造型设计为躬身踞坐,尾部上翘,尾端上卷成旋;足肢粗壮,爪为三趾,右前趾着地并与后趾连接,左前足抬起,中间饰流云一缕与后足趾相接,自两趾沿腿部;分别雕有云带纹直达肩部,至顶端又分成两缕,卷饰于背上,与头顶部5朵飘飞的鬃毛连接呼应。坐龙昂首张口弓身尾上卷,左前足踏地,右前爪抓着一朵祥云,后腿坐地,平稳中显示出一种内在力量,鬣毛向后飘扬,与肩部长起的蔓状祥云相接,犹如腾云驾雾,造型生动威严。

作为龙族一员,坐龙却有别于传统的龙形。首先,它是“混血”般的外貌。除了拥有龙的基本特征外,它的身上还能看到麒麟、狮子、犬等多种动物的影子,龙首、肩部和四肢均饰有卷鬣。其次,是它“乖巧”的姿势,当别的龙都在腾云驾雾时,它却端坐在云上,霸气中流露出一丝优雅。

坐龙独特的造型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崛起于北方的女真族统一北方建立金国,他们在学习中原先进文化的同时,融入自身民族的文化和特点,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金源文化,这件铜坐龙就是金源文化的杰出代表。

据《金史》记载,金世宗完颜雍在大定六年(1166年)重新审定皇帝所乘坐的车驾,将本朝以前所用之金辂(注:皇帝乘坐的大型车驾)“轼上坐龙改为凤”。表明铜坐龙曾用于皇室御用专车座前扶手的横木上。又据记载:“大辇……顶轮施耀叶,中有银莲花,坐龙。”可见,此类铜坐龙还曾被用在马车的顶轮上。由此推断,铜坐龙应该为金代皇室御用马车上的装饰物。

虽然龙的来历众说纷纭,历经数千年,其体态也变化无穷,但万变不离其宗。龙始终蕴含着人们对蓬勃生机的向往,和对平安吉祥的祝福。这些博物馆里的龙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寄托,在它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勇气、坚韧与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