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近年来文学批评的困境
来源:文艺报 | 洪治纲  2023年10月20日09:07

近些年来,当代文学批评无疑一直在发展。无论是批评家队伍,还是批评文章数量,都在显著增长。但绝大多数的文学批评,都是满足于对作品的文化阐释,文学批评本身的作用、影响,以及对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建构的能力,都越来越弱。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批评的问题意识弱,概念翻新多。许多批评文章都是满足于某些作品的文化阐释,或者适当兼及一些审美分析,学术化和科班化的倾向特别突出,缺少感性丰盈、坦率直接的批评。这当然也没什么不好,至少体现了一代代青年批评家在专业上已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但我还是觉得,这类批评多少缺乏审美的敏锐度,尤其缺乏将具体作品与文学发展状况联系起来,敏锐地捕捉到文学发展的某些重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辨析。譬如当前非虚构写作在整体上与虚构文学、报告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很难看到具有重要的启迪性的分析。有不少批评还是过于强调概念辨析和新概念的建构,至于这些概念是不是或者会不会成为未来文学发展的重要方式,还很难具备说服力。

二是批评的共识性弱,整体意识不强。大多数批评各说各的,很难形成一些具有共识度的重要话题,也不能更多地推动有关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我从事文学批评30多年,从来没有感到像最近十多年来的文学批评这样,极度缺乏共识性。共识不是随心所欲的点赞,而是充分关注他者的言说,并以他者作为否定性的存在,检视自我的言说。它是恢复不同观点之间不断共振的重要方式。但现在的很多批评,既无争鸣与反驳,也无话题的聚合度,只剩下无数的点赞。这一方面固然有问题意识弱、现象研究不敏锐的原因,但也有批评家整体意识匮乏的问题。批评家大多沉入各自比较专注的小领域,各谈各的,互不借鉴,互动机制非常弱。像近十年比较重要的文学创作,包括乡土书写的整体问题、科幻小说创作问题、非虚构写作问题、历史书写问题,以及孟繁华老师提出的情义危机问题,都需要持续性、共识性、多维度地深入探析,才能展示文学批评的作用和价值。在当代文学史上,有很多重要的文学思潮,其实是批评家对某些文学现象敏锐捕捉之后,在共识性层面不断推动创作与批评的积极互动后,最后形成了某种文学,甚至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像先锋文学思潮、个人化写作等。但近十年来,文学批评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发挥什么显著的作用。

三是批评对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能力弱。应该说,不少文学批评家都有理论建构的意识,一些刊物也在努力引导某些中国式文学理论的建构,甚至开设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专栏。但是,因为批评家对相关理论难以达成共识,各自为阵,所以很难形成相关理论的讨论、探索和建构。譬如,《当代作家评论》今年就开设了当代小说理论建构专栏,但其中的很多文章在主题上都比较散,缺乏集中讨论、系列设计,只是套了一个专栏的帽子,最后能不能形成一些相关的理论建构,很难说。本人也曾给《当代文坛》做过非虚构写作的专栏,并对这个专栏进行了非常认真的构想,包括每个小辑集中讨论哪些问题,但是很难组到合适的稿子,最后也不了了之。

同时,文学批评与文艺学之间的隔膜也越来越深,未能形成互动互构的良性状态。文艺学擅长理论建构,但大多并不熟悉当代文学创作;而批评家熟悉文学创作,又不一定擅长理论的推衍,彼此在学科的壁垒之间遥遥相望,却难以互融互通。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