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寻找都市中的心灵寄托 ——《港漂记忆拼图》创作谈
来源:文艺报 | 吟 光  2023年09月25日23:26

2010年,我从内地考入香港的高校求学,到如今已过去十多年。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杂糅在一起,不免成了“情载兴衰”。1997年出生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了,香港这个多元乃至爆炸式生长的大都会,这个充满赛博朋克味道的繁华闹市,在传统性与未来感的交织中一路向前。

踏上港岛之初,我曾怀抱对繁华的无限向往与期待,却在置身其间的时候茫然四顾。每个人步履匆匆间都是无着无落地飘浮半空,好像被谁催赶得满头大汗,连带我这个异乡客,也患上无从归属的症候。

那时我不想写东西。就算写,也不是关于此地此在,而是些虚无缥缈的云中幻想。也许还未跟这里有联结,也许始终是个局外者。直到几年后辗转离港,乃至后来去了更多地方,才发觉自己说话、做事、在路上,同样的步伐匆忙,原来已然沾染了印迹。但待到再赴港,又仍是跟本地人截然不同。就像在港时不适应开进右车道,过几年回内地,有时又不自觉开到左车道上。

有了情感的共鸣,便想写些东西了。故事越写越多,成为形形色色的“港漂”拼图:过客,游客,驻留,离开……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因为记忆的混乱,叙事线也错综复杂,弥漫的情绪倒是一致。我固执地相信,古典主义的慢、美、平和冲淡,是拯救现代都市琐碎日常的心灵寄托,所以在文中加了个戏曲演员/吟游诗人的角色,或也是对故乡和艺术的情结。在外漂泊、蹚过艰辛的时刻,身体无法回到旧土,但是得见乡人,听到几句乡音、一阙家乡的旧曲,是否能得些慰藉?

许多个在港的夜晚,我独自趴在冷气十足的冰凉图书馆的电脑前,耳机中循环着荒凉的声音,构成了很多年后对“港漂”日子的印象。失忆、错序、瞬间、闪回……寒冷让记忆破碎支离,为了组成拼图,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处理记忆。或许是心境受到影响,“港漂”系列小说也沾染了这样的凄冷气,科幻作家飞氘称之为“画风冷郁”,华文作家黎紫书则说“读了让人心有戚戚焉”。

从个体孤寂开始,逐渐走向社会观察,全书篇章的排布既按照成文的先后顺序,也跟我心智的成熟过程、文风的变化等糅合在一起,勾勒出流动场域中的群像。这一系列故事风格迥异,穿插有各色新移民,文艺青涩的、忙碌奋进的、悬浮游荡的,也有落于地上的港人港事,还有外来游客的猎奇旁观,情节上互生枝蔓,以视角切换来连接故事。大都会的多元性体现于此:从不同的视角,每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又如何看待他人?其实了解自己已经如此困难,更别说理解别人了。人能心理自洽就很不易,遑论还要兼顾他人眼光。

除了故事和主题,我也想在叙事策略上同步革新,试验一下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未来化”,不仅讲“科幻的”故事,而且“科幻地”讲故事。视点人物,交互式写法,跨媒体、沉浸式叙事,这些都可以被统称为“分布式叙事”,小说并非一部仅被阅读的作品,而是一场多平台参与的体验:邀请昆曲表演艺术家施夏明与作曲家周天歌共同打造昆曲电音《荒·生》,读者可在阅读过程中播放,走向机械生命与自然山水相交融的后人类世界;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与交互研究所的实验课程教学,以小说为底本,衍生创作全景式“媒体剧场”《未境之像》和故事线索图;在书的开篇和结尾设置专有的篇首曲、篇尾曲,作为另一维度的延展附在书中。

香港,这个勾起几代人无数回忆的大都会,从这里孕育诞生的小说、音乐、影视剧乃至服饰妆容、粤菜美食等,塑造了时代的印记,揉搓成国人的集体想象和文化记忆,也是许多作品中始终萦绕的回声。从国际范围来看,许多科幻未来的想象也从这里出发,混杂的建筑风格、狭窄拥挤的街道、多语种夹杂纷飞、花花绿绿的shopping mall、摩天大楼上悬挂的密集灯牌……涂抹出赛博朋克的底色。时代齿轮总是多情又无情,多情是总会留下印记,无情是依旧一往无前。这么久过去了,科幻美学是否有所创新,前路又在何方?

如何与自己言和,让身居城市中的个体从容自处,这一切我仍在求索当中。尝试理解他人,是有意义且必要的,因此有了本书的第九章,希望大家哪怕短暂地放下边界、体验“成为他人”,推动传播一种更为广泛的时代精神。

2021年,粤语文化重拾梳妆,以“大湾区”的新面貌再次掀起热度。香港艺人重新受到追捧,粤语老歌被改编传唱,就连“湾仔”的生活态度、饮食趣味都被关注。这股热潮会带来粤语文化新的春天吗?而千禧年以后生活在那里的个体,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这本《港漂记忆拼图》,能否成为某个开端或填补空缺,以“分布式叙事”的主旨和策略,促进阅读者们交换身份、理解他人、建立共情,建构一个互融共鉴的社会?

期待历史给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