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美育的根本在于涵养心智与修养
来源:文艺报 | 叶 朗 顾春芳  2023年09月19日09:14

美育是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美育工作。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的美育精神。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文化的不断丰沛,大众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愈发迫切。而对于全社会来说,审美能力是培养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美育不只是教人知识,更是要教人生活,体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涵养高尚的心灵和行为,培养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这既是审美的培育,也是德性的培育。康德认为审美可以把人从各种现实的功利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席勒则进一步认为只有“审美的人”才是“自由的人”“完全的人”。一百多年前,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他认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要有宁静而坚毅的精神气象,美育的根本在于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美育精神把塑造“心灵美”放在首位,唯有美的感悟,才能变换人的心地,变换心地才能变换气格,变换气格才能提升境界。从这个角度来说,美育和人文艺术教育对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家美育课”系列丛书的基础是教育部和北京大学共建的五门网络共享课程,包括《艺术与审美》《敦煌的艺术》《〈红楼梦〉的意蕴》《昆曲之美》《博物馆寻美》等五册。这套大学美育读物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前后历时7年,倾注了许多一流学者的心血。作者大多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秀学者,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十余所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立足中华传统文化与经典,立足于民族的未来,为美育在当代的实践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例如,在《艺术与审美》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方讲“绘画”,建筑学家、梁思成亲授弟子楼庆西讲“建筑”,书法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振中讲“书法”等,诸位学者高屋建瓴、学识兼重,精讲14个艺术与审美的经典概念,多层次、全方面地呈现出代表中国文化艺术最高审美形态和意趣品位的核心主题。

在《敦煌的艺术》中,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讲“丝绸之路与敦煌莫高窟”,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讲敦煌的“飞天”“人物画”“山水画”“经变画”艺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讲“敦煌文物与文献中的丝绸之路”……集中呈现丰富的敦煌学研究成果,构建起中国敦煌学的文化体系,在国际学术界展现中国前沿的敦煌学研究成果,丰富而又系统地展现出敦煌艺术的前世今生和精美绝伦。

在《〈红楼梦〉的意蕴》中,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李鹏飞讲贾宝玉,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孙逊讲曹雪芹的生平和《红楼梦》的创作,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讲《红楼梦》中的丫鬟,十数位红学学者融合多学科多角度,不流于俗套,不脱离时代背景,进行了既富于思想性、学术性,又充盈艺术性、趣味性的绝佳论述。

在《昆曲之美》中,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讲“昆曲与文人文化”,昆曲传承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周秦讲“昆腔音乐与度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讲“昆曲艺术之美”……厘清“中国非遗之首百戏之祖”昆曲艺术的起源与发展,鉴赏名家名曲经典戏文,尽显中华传统文化之意蕴。

在《博物馆寻美》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讲“卢浮宫博物馆”,知名策展人王加讲“大英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敢讲“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深入解读世界著名博物馆及其代表作品,揭示艺术珍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感悟历史上各个时期和民族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见证生动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在校对书稿的过程中,因为每位老师的讲课风格不同,需要对课程讲义一一进行审读校对,编辑团队也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独具匠心,护封是主题经典艺术图画,封面烫金,精致典雅,内封带有祥云底纹,低调素雅。书中另收录敦煌艺术、昆曲,以及《红楼梦》《牡丹亭》《西厢记》等经典艺术图片,总共百余幅珍贵名图,有助于读者全面领略中华美学精髓。

“大家美育课”系列丛书立足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植根于中华文化无限丰富的土壤,融汇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力求突出心灵教育、人格教育、人生教育、中华文化教育和艺术经典的教育,突出了提升人生境界的目标,融汇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出版这样一套大学美育的读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大家美育课”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随着电子工业、信息技术、传媒娱乐、生物工程、文化产业等新经济形态的迅猛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为新的产业输送心智活泼、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才。世界范围内,凡是需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领域,均需要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和美学修养。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的最高发现往往不是依靠逻辑推论,而是依靠直觉和想象力。这种直觉和想象力就来源于审美的性灵中合乎自然的心理秩序和合乎造化的宇宙体悟。编写这套书的目标是推动美育的改革与提升,以心灵教育、人生教育、人格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升人生境界为目标。

第二,这套书立足于中华美育精神。美育应该立足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植根于中华文化和人类文化的丰富的土壤。美育的内涵,应该超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传授,它的目标是引发心灵的自由和创造,引发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养成和谐的人格和完满的人性。在中国讲美育,应该读《红楼梦》,应该听昆曲,应该讲敦煌艺术。我们盼望这套书在赓续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这套书的目标是大学美育在当代的实践和发展。通过审美的和艺术的方式引领青少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通过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为青少年的人生打下一个美好的底子。美育是给人希望和意义的教育。美育不只是教人知识,而是更要教人生活,体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人在审美中超越有限把握整体的能力,培养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这既是审美的培育,也是德性的培育。这套书的出版是当代大学美育的成果,希望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四,力求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增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到美育的重要性,他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一个真正有审美意识的人、一个伟大的诗人,都应该是最真挚的人,审美意识使他们成为最高尚、最正直、最道德、最自由的人。个人修养和境界的提高,必然提升整个社会的风气,关涉到整个国民素质的发展以及国家的未来,也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基础。愿这套书的出版可以在人性和文化的美好互通方面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

我们希望这套书能带给大学生以充盈的精神滋养,培养他们的精神品格、道德修养、思想境界、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