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浮家》:他写出了疍家儿童的梦想与美好
来源:文艺报 | 马 忠  2023年09月18日09:47

洪永争是一个有着浓厚故乡情结的作家。粤西阳江和疍家(对福建、两广及海南沿海水上渔民的统称)生活是他儿童小说创作的底色与资源。但作家对家乡的态度却是复杂的,他既肯定浑厚纯朴、乡情浓郁的疍家生活之于诗意童年的积极影响,也不回避相对单调的水上世界可能会限制儿童成长的丰富性。

获“首届小十月文学奖”小说金奖、入选“小十月文库”的儿童文学作品《浮家》,是洪永争对漠阳江疍家人生活的真情记录。作品通过父子三代人不同的日常,思考城市化的现代性进程给乡土生活带来的变迁。小说中作家从杨水甜的生活出发,立足少年视角,表现一家三代当下面临的选择:阿公希望坚守在船上继续疍家人以打鱼为生的祖业,阿爸厌倦了漂泊决心上岸谋求发展,带一家人去过更好的生活,可他又见不得阿公伤心失望。最为难的是杨水甜,作为孙女、女儿和姐姐,她既渴望自己能像好朋友杨水娇和二姨那样早早上岸有一个稳定的家,又深陷纠结之中——理解、支持和关心阿爸,怜悯保守固执的阿公,时刻想着该如何去化解这对父子的矛盾。三代人的内心冲突,让原本香脆的炒米饼多少也染上了一些苦涩味。

千百年来,疍家人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上文化。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疍家人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狭窄。阅读小说《浮家》,我们首先需要找准时空坐标。根据故事叙述背景判断,小说聚焦的时间应该为上世纪80年代。通过主人公杨水甜,我们可以真实地看到一种新旧生活的割裂,阿公的失落感、阿爸和杨水甜对新生活的向往,在民俗和亲情的背景下展开,丰富了这一儿童小说的乡土文化内涵。夹在阿公和阿爸之间的杨水甜,始终没能找寻到劝慰阿公上岸生活的办法。作家的这一写法颇为巧妙,写出了城市化进程给乡土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但也探索了这一大势所趋的时代浪潮可能给疍家人带来的光亮。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在面对水与岸的选择时并非简单以二元对立的态度作出价值取舍。当洪永争在《浮家》中大胆探索两种不同文化生活冲突的表现形态时,他也陷入了两难境地。阿爸通过努力终于在镇上买了房子,可阿公会上岸吗?如果有一天阿公不在了,阿弟会独立成人吗?作者在小说结尾没有给出答案,却给读者提供了思考的方向:“月亮下,那只疍家艇像一片叶子在漂荡着,那片叶子正驮着两个亲人的梦。这两个梦已经习惯了风雨飘摇,习惯了浮家泛宅,哪怕是洋楼别墅,哪怕是高楼大厦,也不能把它安稳下来……”守望乡土世界,并不意味着回避当下真实存在的困境,虽然作家对故土和童年有深厚的爱意,但不能无视粤西大地人们的生活变化去编缀童梦。在作家的乡土书写中,暗含着一份真诚的反思。

与此同时,《浮家》也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每个孩子都有获得幸福、享受快乐童年的权利。疍家孩子生活在船上,物质相对匮乏,他们羡慕岸上同龄人的生活。小说中的杨水甜应邀参加同学杨水娇生日会,看到她家的两层半洋楼式房子和陈设,禁不住浮想联翩:“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那该是一种怎样美妙的感觉?”当她第一次独享一瓶汽水,第一次吃到甜甜的、口感细腻的蛋糕,第一次躺在平稳、舒适的大木床上,她的兴奋和满足感更是难以言表,阿弟对猪肠碌的迷恋亦是如此。同样是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再现生活的真实,洪永争的艺术处理不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审美效果,这与他处理苦难艺术的方法密切相关。在组织情节叙事、人物安排时,洪永争没有铺展水岸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也没有做历史长卷式的宏观展示,相反别具慧眼地截取了易于生发艺术内涵的典型事件,在特定时空场景下呈现疍民儿童的生存实景。由于作家颇具匠心的处理,使得小说中这一“生存性事件”最终超越了苦难,进而散发出明亮、温暖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光芒。《浮家》给人印象最深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独特的写作视角,即疍家文化与人物塑造的天然融合。故事发生在漠阳江,双捷镇隶属今天阳江市江城区,是地理位置上真实的地名。在小说中,作家不仅表现疍家文化,而且将疍家人的生活起居、劳作方式、衣食住行、心理活动及民风民俗等特点自然融入人物描写和故事情节之中,使读者在人物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疍家风情,对疍家文化有真切体验。作家撷取漠阳江边特有的景物作为描写对象,且多以抒情的慢镜头展现,给小说提供了一个辨识度很高的地理环境。

二是独特的人物形象,即疍家女孩杨水甜。作为小说的灵魂人物,杨水甜是这个四口之家中唯一的女性。尽管年纪尚小,但懂事、聪明、勤快,是阿爸贴心的“小棉袄”。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由于洪涝,杨水甜和阿弟杨水强到二姨家借宿,一向嘴馋的阿弟因偷吃表弟的零食,而被表弟一口一个“疍家仔”骂,杨水甜听到气得当即拉起阿弟,冒雨离开了二姨家。她倔强、敏感且有强烈的自尊心,但同时又温和、善良、善解人意,千方百计调和阿公与阿爸的关系,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少女形象。

三是独特的语言风格,即疍家话的语言表达方式。虽然这篇小说是用普通话写成的,可是里面的称谓、饮食名字、方言词汇、民谚俗语、咸水歌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小说中很多比喻的喻体都是疍家人最熟悉的日常景物,如开篇“阿爸呼噜打得很响,仿佛是这疍家船上的马达声”,这样的比喻时时提醒着我们正在阅读着的是疍家人的生活。此外,小说中很多人名都与水有关,如水甜、水娇、水芳、水强。从小说中我们还能了解到,疍家人喜欢喝粥水、吃猪肠碌,做饭常用的炊具叫锑煲,常见的交易场所叫圩等等。

总体来说,《浮家》从儿童成长的角度,考察了水岸生活的复杂世相,思考了传统乡土和现代文明可能在儿童成长中具有的价值,丰富了洪永争儿童小说书写的内涵。

(作者系广东文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