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到中国去》:飞扬的浪漫,深沉的蓝眸
来源:《作品》 | 方丽娜(奥地利)  2023年08月01日22:29

2010年那个春夏之交,我有幸作为鲁院吸收的第一个海外学子,走进第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与祖国内地五十多名专业作家同窗学习,交流和提升的同时,我暗暗揣着一个执念:将二战时期为躲避纳粹迫害而逃往中国,与中国人民并肩抗战、生死相依的传奇故事诉诸笔端,创作成一部长篇小说。

那个时候,我还不会写小说,更没有能力撑起一部长篇。

鲁院结业,回到维也纳之后,我以文化冲撞和跨国婚恋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而后过渡到呈现和挖掘海内外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情感困惑以及不同国度不同境遇之下人性的走向和裂变。如:中短篇小说《处女的冬季》《不戴戒指的女人》《斯特拉斯堡之恋》《魔笛》《夜蝴蝶》《花粉》《13号地铁》《男人的咖啡》《法老的石雕》等。当我的小说发表和转载于《作家》《作品》《十月》《人民文学》《北京文学》《香港文学》《小说月报》等累计超过百余万字时,我感觉梦寐以求的长篇小说,呼之欲出了。

为了以文学手法呈现这部长篇小说《到中国去》,我踏踏实实奋斗了十年。

之所以倾注如此漫长的光阴,是由于主人公所牵动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战争历程和情感波折,沉重、庞杂而宏阔,横跨中西,纵横南北,并且延伸到盘根错节的中东、死海一带,内容涉及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法西斯崛起、犹太人遭遇世界性驱逐的命运和诱因,乃至犹太复国主义导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不共戴天的恩怨情仇。

正如我的鲁院老师、小说家和诗人邱华栋所述:

方丽娜历经十年沉淀,以冷峻笔触构筑的长篇小说《到中国去》,书写二次大战前为躲避纳粹迫害而逃往中国的奥地利犹太精英,在世界动荡中与中华民族并肩抗日,生死相依,由此而连缀起上世纪40年代风云际会中,以迥异姿态融入中国大时代的近20位国际友人,他们的生命轨迹、精神辐射、情爱追寻、命运沉浮、身份归属……

《到中国去》再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支活跃在中国大江南北的浩瀚的国际友人众生相,透过他们飞扬的浪漫和深沉的蓝眸,反观中国的百年沧桑和中华民族的心灵史,回望、追溯一个个鲜活的中国领袖人物,他们的视角、眼界和独有的智慧非同寻常。拨开尘封的记忆,让我们看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峥嵘岁月,而历史的宏大善恶、跌宕起伏,终究掩盖不了个体生命的纹理。在大时代的风暴中,他们的命运曾如枯叶般脆弱凋零,不堪一击,却在大起大落中坚守自己的信仰,义无反顾地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追逐那遥不可及的理想之光。

小说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文学享受,它所蕴含的是一个民族最真实、最隐秘的心灵变迁史。站在今天的时间节点上,回溯八十年前这些已然成为历史的可敬可爱的国际人士,那段特定的岁月,特定的生态,特定的情感与抉择,以及无法言说的身世痛楚——历史与历史的碰撞,人与人的交集,风雨飘摇中他们对同族的眷恋,对异族的体恤,深情、悠长、悲壮,构成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音符组合,一曲中国乃至世界风云际会中的华彩乐章。

但我创作这部小说,不是为了还原历史,而是执拗于人性的发掘和情感的弘扬,以及文化观念交集并存的世相繁杂和人情冷暖。主人公波澜壮阔的经历中有我们这个民族最真实的过往,那些鲜为人知的民族记忆,弥足珍贵,不应被今天的我们遗忘。

江苏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刘秀珍老师,一天内读完这部小说,连夜发来了评论。作为一名熟悉苏北新四军历史的盐城学者,她写到:

我敢断言,这部小说,必将成为海外华文文学史留存的重要作品之一。文中涉及众多真实的历史事件、人物、文化地理,谈及盐城革命根据地时,与我熟悉的苏北新四军历史一一吻合,甚而令我惊异于作者史料应用的精确熟稔。想来作者必定苦心孤诣,无数昼夜与孤灯典籍独语……

我要特别感谢已故奥中友协常务副主席、奥地利著名汉学家卡明斯基先生及夫人在原始资料方面的无私支持,以及鲁迅文学院师友们给予我的激励与厚爱,没有当年在鲁院汲取的文学滋养,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就在《作品》杂志不失时机地推出这部小说之际,我的脑中不断闪出艰苦创作的十年间,我的先生奥地利Wolfgang Stelzl亲自伴我前往奥地利毛特豪森集中营、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和电影《辛德勒名单》的拍摄现场,探访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隔离区、焚尸炉的情景,除此之外我们还实地考察了耶路撒冷、约旦、巴勒斯坦以及死海等地,这些孜孜不倦的行走和观摩,都成为小说细节可靠而坚实的依据。

这个春天,注定不同凡响。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巴西等各国元首纷纷到中国去,被外媒誉为“万邦来朝”,此情此景怎不叫我回想并缅怀80年前那批奔赴中国的国际友人呢?!

2023.6于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