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彰显东方大港的胸襟和气派
来源:文艺报 | 郑荣健  2023年06月26日08:16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宁波港都是一个有着世界辐射力的重要港口。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宁波持续推进港口建设,积极研发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在n-TOS系统的攻关研发方面,一举打破国外垄断,解决了建设国际深水大港所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涌现出一大批可敬可爱的奋斗者。

在改革开放45周年、“八八战略”提出20周年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10周年之际,宁波市演艺集团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推出了原创舞剧《东方大港》,其意义不言而喻。这部由王思思、钱鑫执导的舞剧作品,通过塑造两代大港人的生动形象,真实再现了东方大港建设者的家国情怀、奋斗历程和命运变迁。在大幕拉开的那一刻起,恢宏大气的场面就裹挟着一种巨轮泊位的史诗感扑面而来,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代港口已然不是过去简单的“船—岸”关系,而是一个包含复杂的配套的体系。这意味着,这部舞剧要提供一种崭新的舞蹈组织形式。特别是当创作的焦点落到n-TOS系统的开发上时,创作者就至少要面临以下两个问题:一方面,工业题材的舞蹈语汇怎么提炼?另一方面,科技研发相对静态的、内向的特征与港口恢宏繁忙的、外向的景象之间如何结构关系、激发动态和组织语言?事实上,工业题材舞剧时至今日依然十分少见,在带来《醒·狮》《努力餐》《龙舟》等较具影响力的舞剧作品后,两位编导发起了向新题材领域的挑战,也展现了他们具有开拓性的刚健风格。

舞剧《东方大港》选择了寓意集装箱的长方形作为视觉主体和贯穿意象,既指代了港口物流运输的对象,也将科技研发的实验室、长臂吊车的操控室和港口工人的家庭联系了起来,形成“城—港—人”紧密结合的铺排。这是一个颇为大胆的构思,因为它是一个规范造型,有着情感意味的缺陷;但必须承认,由此形成的力量结构跟港口运作、工人劳动和科研聚焦等方面是十分贴合的,张扬了力臂、力矩等关系呈现。在此视觉与意象贯穿下,舞剧《东方大港》组织了大量以长方形为空间画面的场景,如家庭生活的室内、科研仪器操控屏、对外谈判办公区和集装箱吊运调度等,形成了宏观背景下的嵌套关系;同时,以长方形为主导的群舞队列与队形,以大摆臂、大开腿为鲜明特征的舞蹈动作,也给人强烈的力量感和气势感,显得刚劲雄浑。很显然,这部作品对于港口特征、工业气质的把握是准确的。

如果存在着一种独属于工业题材的语境框架,比如工业社会的生产生活形态,我们自然会想到工业生产流程的精准精确、协调一致乃至于缺乏个体个性,那么以队列队形的组织调度为特征的群舞,一定是它最具张力、最有工业感的部分。因为工业生产大规模、有组织的特征,必然要求并且只能通过群舞来体现——强化工业特征就会受到相应的规范,比如动作的反复、重复或直线直角式的机械运行;同时,它因动作单调而必须借助于群舞的队形花式、速度变奏来凸显戏剧性和动作的丰富性。在舞剧《东方大港》中,这表现得相当明显。在工业社会的语境框架下,编导可能试图架构一种新的舞蹈组织形态。这对于习惯欣赏小编制、高难技巧舞段的观众而言,是相当冒险的,但对于定义工业题材舞剧是有探索价值的。

客观来讲,这部舞剧也并非完全“工业化”,不仅因为它跨越了40多年而带有从农业社会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较长历程和年代感,还因为塑造人和人的情感本身具有超社会形态的贯穿性、永恒性。比如,在港口建设打下第一根桩的那个场面,有一段很有年代感和生活感的群舞,其中推小车、扛麻袋等劳动拟态动作,很有生产队时代集体劳动的情态和趣味。而在表现港与湾、海与鸥的情感关系时,大规模调度的工业背景淡去了,取而代之的是长椅,是月亮,是拎着录音机的喇叭裤青年和骑着自行车参加集体婚礼的青年群舞。显然,工业题材并不意味着只有机械的、协调一致的舞蹈场面,也还有小团圆的温暖和朝气蓬勃的时代生活。正如这部舞剧在宣传时强调的“城—港—人”关系,创作者是把它作为一个时代来表现的,而这种嵌套关系也反映到了全剧的舞美设计和舞台意象当中。

从舞蹈生成生发的情感性角度讲,强调工业性是有风险的,这也是工业题材舞剧历来较少的重要原因。当看到舞台上集装箱符号、寓意吊臂和桁梁的舞美装置和码头堆栈投影时,那种恢宏气势和磅礴气象,令人既振奋也隐隐有些担忧,因为它可能也意味着对人的压抑、对空间的排挤。因此,必须以更加刚健、更加有力和张扬的舞段,来充分彰显人对钢铁环境的对抗。而剧中热火朝天的劳动建设、风暴抢险的肆意张扬以及滑椅、滑板、自行车等舞段所展现出来的朝气与活力,让观众感受到了跳动在恢宏画面、繁忙景观里人的强健脉动。在笔者看来,工业题材舞剧的重要美学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性,具体体现在群舞场面;二是力量感,主要体现在人对钢铁环境的对抗和其中张扬出的强悍意志。后者在码头堆栈出现险情、众人拼力抢险时得到了充分表现。这是笔者很喜欢的一段舞蹈,不单因为它有独舞、群舞的场面层次,有运用布挡结合舞蹈调度的渲染感,更因为它借鉴了杂技绸吊和对手顶的造型技巧,生长出了属于自己的个性语汇。对于舞剧《东方大港》来说,恰恰是这两点抵消了它的题材风险,真正挖掘出了工业题材舞蹈的迷人之处。

这部戏是以两代人的奋斗为贯穿情节的,而科研的挫败与成功成为了主人公情感起伏的主要脉络。能够看出来,不管是编剧还是编导,都试图借助于这条线将人的情感、家庭的命运变迁缝纳进宏大的发展进程中去。剧中不乏感人场面,特别是从集体婚礼到抢险、再到抢险后众新娘等待爱人归来,不仅情节紧凑、相扣延绵,而且跌宕有致。作为一部刚刚立在舞台上的作品,目前它所呈现出来的成色、所提供的开拓性语汇、所具有的舞蹈组织特点,都足以让人期待。这是一部用心用力,刚健质朴、开阔大气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它充分彰显出这座城市的胸襟、东方大港的气派和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乐观进取、积极奋斗的新时代面貌。

(作者系《中国艺术报》新闻部副主任、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