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性命加使命才是军人的生命 ——评电影《长空之王》
来源:文艺报 | 张 东  2023年05月12日08:14

空战片或曰航空题材片,是军事电影中的稀缺品种,也是最好看的类型之一。唯因稀缺,也备受关注。近20年来,中国的空战片,仅有1999年的《冲天飞豹》、2011年的《歼十出击》和2017年的《空天猎》,这些影片一经出现瞬即吸引了大量眼球。

科技与工业结合产生的高燃点,是影片《长空之王》最大的亮点。空战片为什么稀有?很大原因在于制作的难度,且不说万米高空的顶级战机格斗,即便是追踪一架超音速飞机的航迹也是十分壮观的。

《长空之王》倚仗电影科技的高度发展与电影工业化制作模式的成熟,两者合力让原来的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比如影片开头和结尾各有一场空战。影片在处理这两场战斗时用了大量特技特效,但没有止步于所谓视觉冲击力这一点上,而是在声光效的全面配合下,将镜头对准天空与飞机、飞机与人、舱内与舱外、全景与局部,拍出了炫酷的战场对决。不仅如此,影片在空军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部分中国尖端机型,如歼-10C、歼-16等主力战机实拍实演,特别是“空中骄子”歼-20的亮相,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甚至有军迷观众说,能在大银幕上一睹歼-20的英姿,这张电影票就值了。

作为一部空军题材电影,更重要的还在于影片所承载的思想,因为它是要告诉观众,为了我们的国之重器,有多少人默默奋斗了一生,有人献出了青春,有人献出了生命。《长空之王》聚焦鲜为人知的试飞员,用影像揭秘这一群体的感人故事,无疑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部队上有一句常见的口号,叫作“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但这个口号不适于试飞员。因为他们的工作没有训练与实战之分,他们的工作就是实战。而与其他空军飞行员不同的是,飞行员飞的是成熟机,出故障的概率相对比较低,而试飞员飞的是试验机,是要找问题的,所以飞机平稳了,他们还要继续,直到出现“问题”。这就意味着试飞员差不多时刻都会处在危险之中,他们面对的生死考验远多于其他空军飞行员。每一次飞行、每一次执行试验任务,都是直面生死。所以说试飞员是在“刀尖上跳舞”。从另一个角度说,高风险、高难度,也更具刺激性,一旦挑战成功,完成任务,那种幸福感与满足感也是常人无法体会的。试飞员作为军人,有自己的使命,正如影片中张挺所言性命加使命,就是我们的生命。这句话直接诠释了试飞员对生命和使命的理解。

我一直认为故事片的中心是人物。电影艺术形式,包括各种技术手段,最终都是要为人物服务的,没有了人物,影片便失去了灵魂。当下有些动作片,过多追求银幕奇观,却忽略了对人物的塑造。这样的影片终究是不能打动观众的。《长空之王》是一部描写试飞员群体的影片,它的人物是全链条的,有历史感和时代纵深感。田壮壮扮演的魏总工等老一代航空人,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使命,张挺则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对于试飞员群体,正如张挺所总结的:第一代试飞员是勇气型,第二代试飞员是技术型,以雷宇为代表的新一代试飞员,则应该是专家型的。不仅能飞,还要能思能想,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空军的现状。

《长空之王》的人物关系并不新鲜,依然是军事片中常见的历史传承与新人成长的模式。但这里的历史传承却另有一番风景。由演员胡军所饰演的大队长张挺,这个人物非常有意思。在1999年的《冲天飞豹》中,胡军扮演一个生瓜蛋子凌志远,心高气傲,眼里不容人。他与王学忻扮演的孔凡一直较劲,争首席,争飞新机。他在挫折中成长,最终接过前辈的担子,挑起大梁。《长空之王》的人设与当年的《冲天飞豹》竟有几分重叠,只是这一次胡军成了大队长,成熟老练,而王一博扮演的雷宇,就像是当年凌志远的翻版,傲气、有天分、语言犀利,时时与队友邓放较量,输了还不服气。而这一次他是在张挺的帮助下,最终战胜自我,实现成长。影片中的胡军甚至模仿《冲天飞豹》摆了一个同角度的姿势。这似乎也在暗示,我们的试飞员队伍一代一代传承,一代一代成长。正是一代一代试飞员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才成就了空军的强大,成就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强大。

除了硬核、高燃,《长空之王》还有一些柔情和动人的场景。影片中的情感片段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片中张挺与妻子的小互动。知道丈夫飞行的风险,妻子微信上只说一句家常话:晚上回家吃饭吗?她把担忧藏在心底。丈夫每次落地,也会报备一句:我下来了,放心。双方的情感交流仅限于此。对于这样的细节,导演并没有做特别渲染,却得到飞行员家属的一致认可。因为现实中的她们就是这样做的。这样的细节影片中还有很多。

《长空之王》的最后一个燃点在结尾处,当银幕上响起

——“呼叫81192,请你立即返航!”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这是王伟!影院里有观众惊呼一声。随即全场鸦雀无声,接下来是一声声来自真正试飞员烈士的声音,他们留下了声音,却永远无法返航了。

影片以这样的方式结尾,给观众留下无尽的怀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