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战争题材文学艺术的再升华
来源:文学报 | 徐德霞  2023年04月21日09:32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重磅推出张忠诚的“东北抗联三部曲”非常有意义。那段历史虽然过去了近百年,但这是一段血与火的岁月,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岁月,也是彰显中华民族不甘忍受帝国列强侵略,保家卫国、奋起抵抗日寇侵略者,并最终取得伟大胜利的一段光辉历史。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值得珍视的一段历史。尤其在今天,我们面临着百年一遇之世界大变局,在这种大势下,重温那段历史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东北抗联三部曲”以强烈的时代感现场感复原了那个血与火的时代。这得益于作者对资料的精心选择,强大的建构故事的能力,精到的细节描写,把传统的战争少年题材写出了新意,有了独特风貌,是抗日战争这一体裁的新突破。

在题材上,这部书和我们所了解的以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革命先烈为代表人物的抗联故事有所不同,书写了抗联的大背景下普通民众的抗日故事。三本书分别以三个男孩为主人公,各有侧重:《土炮》写的是一家人的抗日,《龙眼传》写的是一群人的抗日,《柿子地》则是写的一所日满小学反抗日满勾结的“奴化教育”。作品以不同风格呈现在东北陷入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在满清政府成立的傀儡政权下,民众的真实生活。

读了这三本书,以往这些词语:艰苦卓绝,生灵涂炭,流血牺牲,浴血奋战……就不再是一个个轻飘的字眼,而是一个个惨不忍睹的画面,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生活场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一篇篇生动的故事,这些词语带血带泪,也便有了分量,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脑子里有了很多无法忘记的东西。比如:敌机来轰炸,一颗炸弹正中龙眼家的院子里,龙眼从废墟中爬出来,疯狂地喊妈妈,找妈妈,而他只找到妈妈的一络头发;穿着旗袍的梅姨拉着孩子于炸弹的硝烟中在街上狂跑,猛然间她发现手里只抓着孩子的一只胳膊;一群赤脚站在雪地里瑟瑟发抖的孩子听日军校董的训话,不时地挨鞭子遭毒打……这样的细节描写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比大场面描写更具震撼力。读这部作品,读者时时被一种悲愤、压抑、苦涩、痛苦所充斥,情绪始终饱满充盈。

当然,这三本书不只是再现普通大众水深火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生活,最重要是写出了东北民众万众一心、不屈不挠的抗日精神。《土炮》中写了墩儿的哥哥双喜的英勇事迹,也写了墩儿跟着父亲用土炮在山头上向天上的敌机开炮。这场景固然令人开心、令人振奋、令人扬眉吐气,但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墩儿的舅舅。这个厨子,因为给日本做了一回酒席,而受到周围人的鄙视,甚至被当成汉奸,由此可见当时民众的情绪。虽然他们处于敌人血腥残暴的压迫之中,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但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日寇的仇恨,却汇成了一股看不见的洪流。正是在这股洪流之下,墩儿舅舅不顾生死,铤而走险地去刺杀日本军官,结果白白丢了性命。命虽不在了,但他保全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同时也发泄了压抑在胸中多年的愤恨和仇恨。

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真实地描述了儿童如何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成长。不论是《柿子地》里本性懦弱的茂生,还是受尽磨难、逃到矿上当童工的龙眼,他们都在战争中一步步成长。有意思的是,父兄都是打日寇的豪杰英雄,墩儿偏偏很文弱,他的志向是当一个厨子。在异姓兄长双喜参加抗联牺牲以后,墩儿的铁匠父亲一心期望着墩儿能成为像他哥哥一样的男子汉。可惜他本性懦弱,第一次随他父亲上山点土炮炸飞机,手抖得稳不住劲,错失良机。日寇血洗屯子以后,他带着几近瞎眼的母亲躲进大山里的硝石洞,过着极端艰难困苦、野人般的日子,一躲就是十年。这段漫长的时光,让他由一个孱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孤胆英雄。

战争中这些孩子都是在血与火的锤炼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苦难是最好的教科书”,确实,在苦难中逆风成长的孩子性格更阳刚、意志更坚强,也更扛得住打击和挫折。总之,我认为,这是一本内容很丰盈、充满东北独特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的优秀长篇小说,是在我国传统战争题材文学艺术的再升华。

(“东北抗联三部曲”《土炮》《柿子地》《龙眼传》张忠诚/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