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温情与童趣的对话——读长篇小说《雪山上的达娃》
来源:解放军报 | 于洋  2023年04月08日08:38

军旅作家裘山山荣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长篇小说《雪山上的达娃》(明天出版社),把我带到了那充满了传奇和力量的雪域高原,感受到边防军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小说呈现了西藏边防军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讲述了发生在西藏亚东的一个生动感人故事——离家出走的幼犬“达娃”与边防战士黄月亮偶遇,被带到海拔4500多米高的云端哨所,从此开启一段传奇的成长经历。适逢“与世隔绝”的大雪封山期,“达娃”与边防战士守望相助,共同成长,增长了本领、磨砺了意志,见证了一代雪域边防军人靠坚定信念创造的生命奇迹。

这部带有儿童文学色彩的长篇小说,以军犬与战士的双线叙事视角讲述了西藏边防军人守卫雪域边关的铁血柔情,展现了边防军人的忠诚奉献精神。作品中所表达的边防军人的情与义、梦想与信念,也为当今的青少年成长提供了精神之钙。作品借助巧妙的叙事,昭示了西藏边防军人的精神世界:越是边远贫瘠的地方越显责任重大,越是环境艰苦越能体现崇高境界,越是孤独的心灵越能迸射爱的赤诚。雪域高原的险峻、边关哨卡的苍凉,不仅孕育出高山雪莲的独特品质,也折射出一代又一代边防军人宽广的胸襟与高尚的情怀。

作品构建了一个立体、多维的叙事空间。既从“达娃”的视角讲述了一个简单而充满感召力的成长故事,也通过黄月亮父子两代军人的“对话”展现了当代边防军人的优良传统和奉献精神,让我们读懂了两个“月亮”的坚毅勇敢和成长轨迹,看到了一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卫边疆、勇毅前行的革命军人形象。

作者把作品人物的高尚情怀融入故事里,娓娓道来,寓情于事,使故事生动感人。黄月亮追寻父亲足迹的拳拳之心、宋老兵暴风夜的奉献精神、老排长鸿雁传书的绵绵柔情,以及黄爸爸7封信里的遗憾与赤诚,当这些源于对亲人、战友、祖国的大爱以“达娃”的独特视角感知、体味呈现出来时,个中意味就愈显深厚与宽广。正如黄月亮信中所写:“有一种情感,不是友情却赛过友情;有一种情义,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这是一种从怜惜遗失小狗到恪守军人职责的情义,用无垠的大爱与赤诚诠释了边防军人的精神世界。

故事生动有趣又耐人寻味。与裘山山此前创作的《行走高原》《遥远的天堂》《我在天堂等你》等多部同题材作品相比,《雪山上的达娃》选择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叙事风格轻松明快,有一种渗透在细节中、温暖涌动的情感温度。虽是描写日常军旅生活,但内蕴的激情直击人心。这种感人的力量源于细节的真实,而真实的力量源于作家裘山山多年行走高原、深入边防部队、耳闻目睹的真人真事。作品隐含着激情与希望,折射出一种向阳而生的力量。在与各种艰难险阻的对抗中,作品中的人物也如红柳萌芽、杜鹃绽放般不断地成熟、强大起来。作品对“达娃”的巧妙设计,让黄月亮的心灵成长与“达娃”的身体成长并行呼应,构成了作品双线叙事的丰富性与童心童趣的灵动性。

与单一视角描写军营生活的作品不同,《雪山上的达娃》采取虚实结合、双线并行的叙事方式。写实层面,采用新兵黄月亮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细致入微地描述了果东拉哨所艰苦、单调的军营生活;虚写层面,懵懂小狗“达娃”以第一人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了雪域高原恶劣环境下黄月亮、宋老兵等边防战士那鲜活丰富的情感世界与高尚纯洁的心灵。“虚实叠合”“双轨并行”的叙事方式相得益彰,不仅让雪山哨所单调、孤寂的生活焕发出双重视角下的勃勃生机,还站在“达娃”陌生、新奇的“他者”立场上,彰显了雪域边关卫士面对艰险环境傲然不屈的坚强意志与精忠报国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