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童年哲学潜在的思想空间
来源:新儿童(微信公众号) | 刘晓东  2023年03月16日07:13

汉代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说法。我认为,“儿童”与“天人之际”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使童年哲学潜在的思想空间的扩展成为可能。

“天人之际”讲的是天人关系。“天人之际”的“际”,含义是交际、交接、边界。后世文人常以“天人之际”指称“天”(天、天道、自然)与“人”(人道、人文、人事)的交接边界和相互关系。

试问:可用某一实词来指代“天人之际”吗?或问:“天人之际”所实指者为何?汉语里的“赤子”“婴儿”“童心”或许就是答案。

或问:《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此处的“性”可用来描述“天人之际”吗?告子说:“生之谓性。”孟子反问道:“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是想申明:“犬之性”“牛之性”与“人之性”不是一回事。可见,仅用“性”不足以指代“天人之际”。但是,“赤子”“婴儿”“童心”可以恰切地指代“天人之际”。何以谓之?

老子曾以“赤子”“婴儿”“孩”作为哲学范畴。例如: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道德经·第十章》)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道德经·第二十章》)

“复归于婴儿。”(《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圣人皆孩之。”(《道德经· 第四十九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赤子”“婴儿”“孩”被老子视为人之自然状态。老子是主张“道法自然”“复归于朴”的。所谓“朴”,是指未加工的保持纯天然面貌的木材。老子的上述引文表明,在他看来,“赤子”“婴儿”“孩”尚未受到社会与文化之斧钺的毁伤;“赤子”“婴儿”“孩”既有人的属性,又有自然的属性,是天与人的交集 。

说“赤子”“婴儿”是人,这不会有人反对;而说“赤子”“婴儿”是天,是因为“赤子”“婴儿”体现了天命、天性。“赤子”“婴儿”具有潜在的社会性和文化性,这种潜在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是以天命、天性的形式存在的。总之,“赤子”“婴儿”是天人、自然人,充分地体现了“天人之际”。

老子的“道法自然”“复归于朴”,是指人的社会、文化应复归于自然。而所谓的“复归于婴儿”,是指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创造应当扎根于自然,社会的、文化的应当师法自然,以至于回归自然而成为自然。社会、文化不是高于自然,而是自然的一种生长、延展,是自然呈现的新形态。(这为当前许多人不解、误解,这种不解、误解普遍存在于学术界,从而使哲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在开端、根基处陷入泥沼。认为社会、文化高于自然、天性,便是这种不解、误解的体现。这种不解、误解与儒、道、释的基本观念是相悖的。正本清源,任重道远,此处存而不论。)

就像人虽然已经高出其他灵长类动物,但不能否认的是,人依然是动物。可是,如果现在有人说“人是动物”,许多人会认为这是对人的贬低,甚至说“人是生物”也被认为是所谓“生物学化倾向”,是对人的贬低。而事实上,人尽管是文化的创造者、尽管立于进化层级的最顶端,但人依然是动物,依然是生物,是动物与生物的新的形态、新的形式及新的水平的展现。

人们往往将社会、文化凌驾于自然之上。当然这不仅是当前的问题,而且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就存在的问题。但人类中确实又有智者(例如儒、道、释各家,尤其道、释两家更为有力)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儒家也有人提出过类似于老子上述主张的观点。《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里的“性”不是“犬之性”“牛之性”,而是“人之性”。孟子也使用“性”这一概念,例如:“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孟子·尽心上》)又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这是孟子“四端说”中的观点。孟子还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孟子所谓的“君子所性”,其实就是他所说的“赤子之心”。“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社会、文化、伦理等人文范畴均“根于心”,发源于“赤子之心”。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耐人寻味——存在于心理世界、文化世界的“仁、义、礼、智”“根于心”,这里的“心”乃“赤子之心”。“仁、义、礼、智”其实就是“郁郁乎文哉”中的“文”,也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政治、学术等,用现代汉语“人文”或“文化”可统括之。

《大学》有云:“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试问:“赤子之心”与文化世界孰为本末、终始、先后?按照孟子所说,整个人文世界或文化世界是“根于心”的,也就是说,“赤子之心”是人文世界或文化世界的根、本、源、基,或者说,人文世界或文化世界是发端于“赤子之心”的,是以“赤子之心”为开端的。这就是“赤子之心”与人文世界或文化世界的关系。

(本文节选自《新儿童研究》第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