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重构网络文学发生机制,推动主流化精品化
来源:中华读书报 | 魏飞燕  2023年03月15日09:14

202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了部分涉足网络文学的出版人、学者和近期有新作推出的网络作家。

网络文学走向线下

安徽文艺出版社社长姚巍在图书订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数年的深耕细作,安徽文艺出版社的网络文学出版物已规模初现。五年来,安徽文艺出版社持续出版了唐家三少、爱潜水的乌贼、孑与2等一系列网络文学头部作家作品。现在又推出了以齐橙《何日请长缨》为代表的立足当下、讴歌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拼搏奋斗和实践创造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引领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出版风潮。这本书是齐橙创作的第四部工业史题材网络小说,聚焦国企改革,期盼工业崛起,描写了我国改革开放后重工业发展的历程,反映了我国科技创新、制造业发展的成就和亮点。此前他的几部作品,如《工业霸主》讲述的是工业情怀,《材料帝国》展现的是科技之美,《大国重工》探讨了举国体制,而《何日请长缨》侧重的是管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烽火戏诸侯的《剑来》第六辑、月关的《逍遥游》、施定柔的《星河远人》;漓江出版社将推出《中国网络文学双年选(2020-2021)》男频卷和女频卷;海峡文艺出版社将推出《汴京上元局》《重卡雄风》、夜行猫网络文学作品丛书、网络文学前沿探索丛书、网络文学理论评论年选丛书、《网络文学观察与评价》《破境——网络文学名作细评》等。

从2008年的《迷宫蛛》(上中下三册)开始,浙江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一系列的网络文学作品,《后宫·甄嬛传》《芈月传》《沥川往事》《燕云台》《剑来》等都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凭借“网络文学精品+影视联动”的出版理念,浙版网文不断深耕,打造出一条亿元级别的产品线,累计造货码洋达2.4亿元,实现销售7500万元。其中《剑来》系列2020年推出后造货码洋已达5000万元,销售收入1200万元,对浙江文艺出版社的贡献比起莫言作品系列不遑多让,成为该社经济支柱之一。

漓江出版社多年来也将不少优质网文转化为实体书出版。自2015年起,该社就和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合作出版《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卷和女频卷,加入“漓江年选”大系。

海峡文艺出版社从2017年开始关注网络文学,以主流化、精品化为目标,积极推动网络文学线下纸质出版。海峡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林滨介绍,该社自2018年开始建设“优秀网络文学图书板块建设及融合发展项目”和“洪流”网络文学系列丛书品牌。2018年,该社推出《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典文集和好文集两种,对网络文学20年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此后陆续推出双年选。

该社出版的《宛平城下》获评2019年度中国好书,《重卡雄风》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大唐不良司》(4册)泰文版目前在泰国面世销售,《当代文学的转型与新创: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史观察》也入围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

网络文学探索全链路运营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批知名网络文学写手的作品被出版社选中,推出了大量纸本,按照传统出版的运作方式进行宣传推广,深受读者欢迎,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进入21世纪,网络文学出版平台经历了由门户网站到文学集团的变化。网络文学商业生产机制逐步建立并完善后,网络作品以类型文学的方式大量生产,商业资本等多方力量介入其中,IP(原指知识产权)开发成为经营重点。

林滨分析,目前,网络文学出版活动方式主要可概括为三种:数字化出版(网络出版)、实体化出版(纸质出版)与跨媒介出版,呈现出去作者化、圈层化、即时性、高互动性、产业化等特征。

浙江文艺出版社在注重网文高品质出版的同时,积极推动“出版+”融合模式,借助抖音等新媒体渠道,积极寻求网文IP全链路运营通路的突破。

该社副总编柳明晔在采访中表示,目前像《剑来》周边的开发就非常成功。“网文是IP的核心,是所谓全链路的源泉活水,但是由于各个产业链业态壁垒很深,版权分割现象严重,中国好故事没有形成全球大IP。”她认为,像漫威、迪士尼那样,把一个故事开发出完整的IP链路,从出版,到影视、漫画、动画、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场馆,再到周边制作生产,向全球延伸,是网文的未来业态。遗憾的是,大多数网文最初没有意识到这些,所以作者分授权出去之后,各个平台无法达成一致,致使故事未能形成最强辐射力。

在她看来,虽然出版社面临着新媒体、短视频越来越重的冲击,但又有独特的竞争优势,那就是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于优质内容的发现和提升。只有高品质的内容,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决胜之道。

柳明晔说,面对种种挑战,浙江文艺出版社愈加强调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努力朝着助力网文打破壁垒,实现精品化、全链路发展的方向前进。

漓江出版社总编辑张谦则说:“传统出版社与网络文学平台联合推出一部作品,最好从流程再造开始布局,在编辑加工阶段就引入互联网思维,并在作品预热、发布、宣发、运营等出版全流程中,借助网文平台的富媒体资源,达成1+1>2的合作效果。”

张谦表示,这是一种关乎项目内容、媒介形态、推广模式乃至合作流程的新探索。在这样的创新实践中,文学编辑不再只作为案头的文本工作者存在,而是进化为掌握全流程的项目主管。

漓江出版社正在探索不一样的转化及合作模式。比如一个纸书选题,能否同时以网络文学的形态推出?《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就是基于这样的底层逻辑,与网络文学平台掌阅科技深度合作、联合打造的一部重点作品。该书以多年来对掉队红军、红军后代的亲自采访为基础,以口述史实录的形式,记录了22位湘江战役失散红军的从军故事。《重生》以网络文学和纸质书的形态同步出版后,反响巨大,入选了“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中国音数协2022年数字阅读推荐作品、2022年广西优秀数字出版项目等。

作为迅猛发展的新生事物,网络文学最初的生长是野蛮的,这种野蛮导致了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学生态环境。因其写作、发表的门槛低,似乎只要会码字的,就可以进行网络文学创作,致使其数量非常庞大,质量拔尖的很少。因为大数据的支撑,为了博取流量,网络文学的类型化特别严重,这对于文学的健康发展并非好事,它会让读者的阅读面、关注面变得过于狭窄。

“当然,好的网络文学作品仍然存在,特别是近年净网行动以来,由于政府管理部门的大力介入,网络文学的发展逐渐有序化,也产生了为传统文学界认识并接纳的需求,而我们漓江社所做的,正是希望能够在网络文学主流化的进程中贡献力量。”张谦说。

传统文学编辑能做什么

网络文学与出版社的结缘渠道多样,有的是朋友口碑推荐,有的则是编辑自己在选题中发现,或从网站上综合评估后签约。柳明晔说,“出版过程中,我们重点对原稿的思想纵深、立意进行把关,建议修改,更主要的是对来自网络的过于口语化、不规范的文字表达进行修改和润色,使其更符合出版要求。与传统文学作品比较而言,网文往往体量大,语言相对粗疏,前后文不一致和错讹之处较多,需要责编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完善提升。”

该社出版的《他从暖风来》《天圣令》连续两届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天圣令》《旷世烟火》也入选温州市“五个一”工程,即将出版的《北斗星辰》则是中国作家协会2021年强国梦主题重点扶持项目及七猫中文网第一届现实题材征文大赛最佳IP价值奖获奖作品,并作为推荐作品出现在中宣部的宣传片中。

张谦介绍说,年度网络文学能够顺利出版,得益于北京大学教授邵燕君主持的北大网络文学研究论坛多年来的持续关注与研究。他们有自己的网络平台,每年推出年榜,立足于专业性,以文学性为旨归,在参照各主要文学网站榜单和粉丝圈口碑的基础上,筛选具有较高文学性乃至经典性指向的作品。“漓江年选”多年来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也不忘开拓创新,这也是它一直以来能够成为业内同品类图书领跑者的原因所在。

在谈到重点作品和出版社合作时,林滨说,一是与作协与研究机构密切保持联系;二是关注重要作者,携手平台,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三是关注重要评选活动中的网络文学作品,延伸作品价值。网络文学线下出版更多时候是作者(平台)和出版者的双向奔赴。《重卡雄风》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后,他们第一时间联系取得小说版权,在尊重创作规律和出版规律的前提下,提出主流化、精品化的方向并精心编辑出版。

“不同的文学媒介具有不同的生产机制和盈利模式,但都需要遵循文学的基本特性和规律。网络文学作品在线上发布时,受更新连载的方式和读者的阅读接受影响,往往体量巨大。当网络文学作品走向线下出版时,受图书容量等限制,编辑需要在保持作者创作个性和作品特色的前提下,与作者就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作深入沟通,自觉推动作品修改以主流化和精品化为方向掘进。”林滨说。

评论家在做什么

网络文学专家也多有新作。

学者马季先后推出了《网开一面看文学:中国网络小说批评》《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网络文学卷》和《中国网络文学简史》。《网开一面看文学》(中国书籍出版社)是一部网络文学理论和评论作品集,分为源头、大势、趋向、文本和对话五部分,涵盖网络文学的诸多方面,从创作实际出发,关注网络文学成长过程中的核心价值趋向,对网络文学的现状进行了理论梳理。《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网络文学卷》(江苏教育出版社)则在百年通俗文学的大视野中勾勒出网络文学的发生机制和发展历程。

自1999年10月参加网易举办的“中国网络文学评选”活动算起,著名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原会长白烨介入网络文学已有20多年。他于2003年主持《中国文情报告》(又称《文学蓝皮书》),密切关注网络文学自身的演进与成果,又特意观察网络文学作为新的文学板块对于整体文学的撞击与影响。他的视野不断拓展,文学观念与时俱进。最近由宁波出版社与杭州出版社共同出版的《新世纪文坛与新媒体文学》一书集中展示了白烨关于网络文学与新媒体文学的思考,由远及近地对网络文学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透析,既有学理价值,也有史料价值。

“毋庸讳言,靠近传统文学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趣味,使我看待网络文学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传统文学的色彩,因此对于网络文学的观感与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犹疑到宽容,再到重视的过程。”白烨坦率地说,迄今,坐在传统文学的位置上看待网络文学的基本状态仍没有多大改观,而且也很难改变。但他认为,这种不新不旧的姿态,也为当下所需要。它至少可以起一个中介与桥梁的作用,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相互走近牵线搭桥,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相互影响添柴加薪。

“新世纪20年中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给当代文学带来的冲撞与变化是巨大的、结构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白烨认为,网络文学及其相关现象与形态的出现与繁衍,事实上已经给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划出了一条显而易见的分界线。从21世纪开始,当代文学的基本结构与总体样貌在发展演进中彻底改变了,而且这样的改变才刚刚拉开序幕。它一定会从文学领域辐射到文艺领域、文化领域,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生活。

另外由评论家梁鸿鹰、何弘主编的《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年编》,目前已出版2020、2021两部年编,以现象级网络文学作品及IP改编为中心进行文本细读,对政策引导、学院观察的代表性成果系统辑录,既有行业反思,也有蓝图展望,充分展现了网络文学的勃勃生机。姚巍说,安徽文艺出版社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培育力度,拓展合作路径,深耕选题,提升服务,布局网络文学研究阵地,发掘更多优质的网络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