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来源:人民日报 | 项 静  2023年02月17日08:31
关键词:山乡巨变

既要有宏观视野,多角度开掘并呈现乡村振兴主题的丰富性,又要具体深入,写出乡村实践因地制宜的差异性。大视野和细笔触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波澜壮阔的乡村变迁画像立传。

乡土文学的发展孕育着新时代文学的高峰之作,也涵养着中国文学未来的多种可能。期待乡土文学塑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人形象,以典型人物的高度标注时代的艺术高度。

要想写出山乡之新、变化之大,其创作方法可能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还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此同时,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在更深的历史视野中认识今天的乡村变迁及其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伴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广阔农村的生产生活、自然生态、家风民俗、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一场朝向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乡巨变”,吸引着作家艺术家深入观察、用心记录。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讲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乡村故事,展现巨变背后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成为近年来的创作潮流。

新乡土新风貌,为乡村变迁画像立传

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文学的记录书写既要有宏观视野,多角度开掘并呈现乡村振兴主题的丰富性,又要具体深入,写出乡村实践因地制宜的差异性。大视野和细笔触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波澜壮阔的乡村变迁画像立传。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成为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报告文学《中国饭碗》是作家陈启文继《共和国粮食报告》《袁隆平的世界》之后又一部以“吃饭”为主题的倾力之作。作品从小岗村、北大荒与中国饭碗的深刻关系,到一大批育种人、农科人、种粮大户的奋斗事迹,写出众人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的不懈努力。杨沐《南繁——筑牢中国饭碗的底座》瞄准中国农作物种子繁育大本营“南繁”基地六十余年发展史,讲述以袁隆平、吴明珠、郭三堆等为代表的南繁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精神“种子”,如何在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又如何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创业创新的热潮席卷乡村,农文旅融合、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乔叶的长篇小说《宝水》讲述一个村庄从传统型乡村到文旅特色型乡村的转型故事,政府部门、村民、返乡者等多方力量的参与和支持让古老的乡村重焕生机活力。余艳《新山乡巨变》则把乡村置于数字化时代大背景下,展现村庄插上数字翅膀后的腾飞之路。网络作家柴可《鲜花盛开的村庄》也以网络时代为背景,展现经济学博士和网络作家共同回乡创业,立足家乡独特自然条件、利用互联网经济开拓市场的曲折过程。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叙写乡村也是如此。王松《暖夏》讲述两个村庄从竞争到合作互助的故事,探讨如何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付秀莹《野望》书写乡村风尚新变化,在村民日常生活中一窥乡风、家风和民风的鲜活新貌。此外,沈念《大湖消息》记录洞庭湖地区人们退田还湖、守护一湖碧水的自觉实践,罗伟章《凉山叙事》在再现大凉山摆脱贫穷、移风易俗的过程中,着重表现当地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保护意识。当前,一批文学作品着眼于乡村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等主题,从不同方面呈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历程,抒写时代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人物新书写,推动百年乡土文学的赓续创新

心系乡土、情牵家园是中国文学的深厚底色。如今活跃在当代文坛的作家很多都以乡土写作见长,书写乡土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源远流长、佳作迭出的乡土文学创作,在回应时代、书写现实的过程中,迎来赓续传统、创新突破的新课题。人们关注和期待乡土文学的发展,因为它孕育着新时代文学的高峰之作,也涵养着中国文学未来的多种可能。

期待乡土文学塑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人形象,以典型人物的高度标注时代的艺术高度。乡土文学史镌刻着许多读者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干事创业的梁生宝、进城农民陈奂生等,无不以其鲜明的个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身上寄寓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通过他们的生活见闻、情感历程和命运轨迹,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当时的乡村社会和时代精神。

期待乡土文学对乡村振兴实践者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予以更典型化的提炼。如今,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加快,从田间地头到时代潮头,涌动着无数苦干实干、开拓进取、奉献乡土的身影。他们中有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新型农民、乡村能人,也有支教老师、返乡创业者,无不以自己的智慧与拼搏改善着乡村面貌。卢一萍《扶贫志》中的扶贫干部时鹏,发挥个人专业优势,通过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给乡村带来切实收益,同时实现了自我成长。关仁山《金谷银山》的主人公范少山是返乡创业的代表,他见多识广有能力,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发家致富之路。浦子《明月照深林》记录的则是艺术家下乡的故事。主人公把艺术追求和乡村实际相结合,为发掘乡村资源、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艺术力量。

期待乡土文学不断壮大写作队伍,革新创作手法,淬炼乡土社会的文学表达。近年来,在乡土题材创作中出现了许多在地写作者,他们长居农村,跟村民一样生活劳动,脚下沾泥、笔下用情,拿出了真切、鲜活、有感染力的好作品。如作家韩少功长年在湖南汨罗的乡村生活,在劳作中展开对乡土的思考;年轻一代的作家李娟生活在牧民中间,创作出一系列表现牧民淳朴生活的作品。

难能可贵的是,一批驻村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也拿起笔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把带着记忆和温度的乡村故事讲给更多人听。陈涛《山中岁月》《在群山之间》描写了作者在基层挂职期间的丰富见闻和心路历程;北乔《远道而来》记录了作者在乡村开展文化扶贫的经历和成果;李约热《李作家和他的乡村朋友》基于作者的驻村经历,通过村民的人生故事呈现丰富多样的心灵史。这些创作印着泥痕,沾着露珠,向着丰富生动的乡村生活敞开,在多姿多彩的表达中推动乡土文学的赓续创新。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山乡巨变写活时代、写透精神

说到“山乡巨变”,人们总是会想起作家周立波。周立波于1955年举家搬到湖南益阳的农村,过上白天劳动、晚上写作学习的乡村生活。他根据自己真实生活体验创作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主题,为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山乡巨变留下详实生动的记录。

六十余年后的今天,书写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山乡巨变,当代作家责无旁贷。在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和乡村生活面前,要想有准确的观察和提炼,要想写出山乡之新、变化之大,其创作方法可能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还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作家周立波曾经反复提及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对创作的重要性。他反对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观察和书写,强调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来源,他自己就是凭借着在人民生活中的长期浸泡、对时代主题的敏锐感悟,写出了《山乡巨变》。今天再看这部作品,它写村庄但不局限于村庄:它不仅写了清溪乡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过程,而且对合作化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等有深刻揭示。与此同时,作品注重挖掘浸润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古典小说叙事技巧,巧妙运用方言土语,自觉追求具有民族特色的形式风格。

前辈作家的实践也在提醒我们,只有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走进乡村、融入人民,才能深刻理解和认识乡村,表达人民的真实生活和真实心声。与此同时,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在更深的历史视野中认识今天的乡村变迁及其意义,力求写出具有思想艺术深度、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山乡巨变故事。

近年来,中国作协组织的“纪录小康工程”“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等,旨在探索乡村书写在组织形式和创作机制上的创新,鼓励和推动文艺工作者下气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花功夫读懂社会、读透社会。作家们同台竞技,创作研讨、出版传播、影视改编相互协作,也带动更多作品用情用功书写山乡巨变,写活时代、写透精神,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期待新时代文学艺术为乡村振兴的壮阔进程、为日新月异的乡村面貌、为新时代农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留下历史的见证和时代的记录,在熔铸文艺传统和时代经验中、在与时代和现实的碰撞中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