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白洋淀的童话 ——读贾为的童话《起飞,大鸟》
来源:长江丛刊 | 胡嘉  2023年02月16日10:21

贾为是河北保定籍青年儿童文学作家,她一直用一颗天使般的心灵在作妈妈、当老师、写童话,语言真挚、情感动人一直是她为人为文的特点。她已出版《草莓田里的小老鼠》《老轮胎》等作品,深受儿童读者喜爱。

贾为最新创作的童话《起飞,大鸟》是一部通篇都让人感到沉静和温暖的作品,该作以生活在白洋淀边小村子里的小女孩小渔的视角,编织出三段充满符合白洋淀地域特色,而又充满新奇和幻想的奇特经历,充满梦幻。书的封面上,温柔的大白鸟驮着做梦的小女孩,正飞翔在水云之间,让人倍感舒心。《起飞,大鸟》全彩页精美绝伦的插图搭配流畅的文字,会让人目不转睛地一看到底。

从创作手法上来说,这部童话在“真”与“幻”中转换流畅。作品中的三段故事“起飞,大鸟”、“爷爷船”和“蝴蝶杯”在情节上呈现出各表一枝的艺术结构,而有一根主轴紧密地连接着它们,那就是小渔和奶奶在白洋淀水边的生活,淀边村落场景真实可见,而她俩所遇到的人,如守护一方水土的“鸟奶奶”、小四门寨会排船的“乡亲们”、从月中划小木船而来的爷爷、坐船而来的戏班子“师傅们”,他们即是淀边日常而普通的村民,却又神奇到原来是由鸟、鱼、猫、兔子等小动物幻化的不同性格的人。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聊斋志异》中运用狐狸、蛇等动物隐喻的创作手法,当然,贾为的作品中全是可爱的小动物:作品中鸟奶奶从人变成大鸟,最后升成为月亮;男孩小柱子原来是条肥大的鲤鱼;戏班子里的当家花旦原来是小渔家骄傲的白猫咪;带着白胡子练功的小男孩原来是三瓣嘴的麻灰兔……贾为在童话中爽快地让淀水边的人与动物自由转变,而这种转变是那么自然,似乎淀水边的人和动物本身就是一体的,只是适应不同的场景出现而已。

作品中人与动物相互转换的手法,还能显现出贾为清澈自然的儿童视角,因为大部分孩子对待小动物们和对待人的态度是友善无差别的,他们常常会拟人化的为小动物取名字、穿衣打扮等,孩子拿小动物当真正的朋友,而贾为从生长在白洋淀的野生动植物身上亦挖掘到了人的性格,比如同样身为水鸟,鸬鹚、鸳鸯和麻鸭的性格是绝然不同的,类比到人的身上,它们成了使用不用乐器吹拉弹唱的戏班子师傅,它们还是能变成大槐树的老石头爷爷、会变刨子手的麻伯伯、变成小木船的老苇爷爷等……多类型多样态的动植物载体,像一面镜子展现出贾为心中“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和有情有义的世界观。

其次从人物情感上,深厚的祖孙亲情让人动容。一般来说,儿童文学中书写小主人公个人经历,或以父母、同龄人为关联的叙述比较常见,爷爷奶奶辈的人物常仅作背景补充或次要人物登场,而通篇没有出现父母身影,只有长辈奶奶陪伴的作品相对少见,如此处理,或许是贾为对现实题材的一种关照,而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孙辈对祖辈们善与恩的真切感应,理应如此处理。

这部作品的感情重心围绕小渔对爷爷奶奶老一辈的温暖陪伴和铭心想念而展开,尤其在作品前两章“起飞,大鸟”和“爷爷船”中,奶奶和爷爷分别是这两章的主角:奶奶带小渔见到鸟奶奶并发现她作为“鸟精灵”化身月亮的秘密,奶奶还带小渔踏上了飞往月亮的芦花鸟背,这必然是淳厚的奶奶为小渔用心安排的生日奇幻之旅;爷爷的突然辞世成为小渔心中的隐痛,当小渔看到与爷爷年龄相仿又会排船的“老苇爷爷”等长辈们时,她自然流露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感令人感动,她还记得爷爷的罗锅儿身型,还有“人的心里,都有一把尺子”的教诲,爷爷的言传身教在小渔心中留下了重要位置。强烈的祖孙亲情关系,特别体现出晚辈对长辈们的深情和敬爱,实在是难能可贵。

这也让人联想到莫言的短篇小说《大风》中的真实部分,莫言曾多次提及,爷爷是对他最重要的人:《大风》中7岁的“我”和爷爷割草时遭遇大风,风猛烈地刮走了刚割完的草,还把年幼的“我”刮趴到地上,而爷爷始终手握三轮车,像钉子一样扎在地上,冷静而拼命地纹丝不动,他既没有被风吹走,也没有被风吹倒,可以说,他成功地抵抗住了艰难。爷爷的刚强坚毅和处变不惊的形态给小莫言留下了深刻印象,由此他于此后的为人为文中也长期透露出长辈们传递给他的稳健和刚毅。

贾为的这部作品正同样传递出一种来自祖辈的智慧和力量,尤其“爷爷船”一篇中,用爷爷们的形态展示出制作木船的工艺:石头爷爷变身为大槐树干、麻伯伯的手变成了刨子来制作木板、老苇爷爷的眼睛是一丝不苟的尺子……最后木船形成时也承载了爷爷们的灵魂。淀水边一代代的排船手艺就在祖辈的践行中一代代传承下去,他们日常平凡却又那般质朴动人,“靠水吃水”,他们造就的是淀水边人的生命之舟。通过小渔的视角,展现出其祖辈们的勤劳朴实和匠人精神,如此也更能理解小渔再见到爷爷那一刻的深情相拥!

最后作品语言清澈亮堂——这是一部可以读出声来的童话,尤其对着孩子念起来的时候,朗朗上口,沉浸其中。尤其第一篇“起飞,大鸟”里小渔和奶奶的对话较多,一问一答,小渔问得天真好奇,无论她问什么,奶奶都“轻轻”而淡定的态度温柔回应,鲜活的祖孙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给孩子读时不免切换声道,平添了许多来自“奶奶”的耐心。

作品中拟声词颇多:“咿咿呀呀、哐起哐起”的戏台声,“咿呀,咚、啪、叮叮……”的船桨划水声,“嘿呦——”小渔的喊声,苇叶走起来“唰啦唰啦、咯吱咯吱”,“鱼跃出水面的啪啪声,小鸟打呼噜的咕咕声”,柱子急匆匆的脚步声“扑棱扑棱……啪嗒啪嗒……唰唰唰唰”等等,这一定非常适合孩子们听觉的节奏,读的过程中甚至都可以被表演出来了。这不禁让我想起贾为的语调,她说话时总是充满情真意切,唱歌时又宛如黄莺般可高可低地回旋,她将自己的声高和腔调拿捏的妥妥的,好听得不像话!那一定是白洋淀水和万物的声音滋养了她。

贾为她对待儿童文学的创作与对待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一直知行合一,她用自己发现美与善的眼睛、大胆热情的笔触,既描摹也创新,把淀上的风物人情融入美好而纯真的文学意象……白洋淀的童话还将待她继续畅写!

全书流光幻彩的背景插图,与作品文字完美契合,充分呈现出小渔、奶奶和众乡亲们的灵动姿态,让读者见证到小渔平凡又非凡的幸福生活。

童话看完,大朋友或许应该学习祖辈们,像那“大鸟”、像那白洋淀上的“小木船”,耐心去承载和陪伴身旁的小朋友。小朋友们更应珍惜童年这段神兽般的日子,不断汲取来自祖辈们的力量,为自己的人生蓄力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