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童年本位张扬 幻想文学翱翔 ——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述评
来源:文艺报 | 吕轶芳  2023年02月14日10:24

2013年到2016年是中国儿童文学从“黄金十年”到“黄金二十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期间迎来了幻想文学的创作热,在网络上传播的奇幻、玄幻、仙侠小说一个个变身IP大剧,登上了各大卫视的荧屏。穿越、跨时空等新词汇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语言。儿童文学亦呈现出时代色彩,尤其是幻想儿童文学释放出蓬勃新意。标志性的推动事件包括,2013年刘慈欣的《三体》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科幻类奖项,作品还于2015年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中国科幻文学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幻想儿童文学也在这个时代大潮里迎来了新的发展动力。2013年,为倡导“保卫想象力”,“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启动,征集面向未出版的幻想儿童文学原创作品。2016年,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我国儿童文学作品的质量得到了世界认可。可以说,这个时候,儿童文学迎来了新世纪第二个发展的黄金期。与以往几届相比,这一届的获奖作品加大了幻想型儿童文学作品的比例,在真正实现现实与幻想儿童文学比翼齐飞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儿童科幻样貌丰富,不同类型涌现

尽管中国文学的科幻传统其来有自,但与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创作相比,科幻文学在中国本土仍然是相对较为边缘和小众的写作类型。从历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纵向比较可见,二、三、四、六届“科幻文学”类别均为空缺。典型态的儿童科幻文学创作,始终是作家们努力的方向。而第十届的两部科幻文学类获奖作品,恰体现了鲜明的“为儿童”的书写。

赵华的《大漠寻星人》是一本中短篇科幻小说集,5个故事虽然各有其曲折的情节,集中起来却展现出科幻小说所特有的神奇玄妙,以及对探索、冒险的张扬(这其实也是对儿童文学阳刚之气的张扬)。作者采用了传奇小说的写法,着力于故事,尽力避免了科学小说中常见的知识硬块,圆融地将科学的种子植入作品,体现了科幻小说在调动读者对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好奇心、探究欲方面的优势。《大漠寻星人》展示的都是同宇宙星空、同人类的真善美相关联的故事,目的是让小读者意识到世界的浩瀚和自己的渺小,以一颗宽宥有爱之心去对待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另一部获奖作品,王林柏的《拯救天才》,曾获“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最高奖。作品贴近儿童生活,阳光、温暖而富于智趣。主人公是一位不会与同学融洽相处的天才少年,生活中闹出了很多令当事者难堪、旁观者忍俊不禁的笑话,饱受同学们的孤立之苦。他无意间成为“拯救天才协会”的一员,穿越时空,去拯救历史上的那些似他一样身陷困境的天才。这一过程中,他充分展现了智慧的力量,也获得了友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确认了自己。如果说《大漠寻星人》代表着科幻小说发展的一个类型方向,那《拯救天才》则是一部综合之作。它既是一部科技时代的传奇,也有更多对文学主题与思想的关注,展现了儿童科幻小说创作可能的丰富性。

除了少儿科幻作品,本次获奖作品中的儿童幻想小说也呈现出独特韵味。张炜《寻找鱼王》的获奖,既是实至名归,又是对成人文学作家投身儿童文学创作的鼓舞。这是一部纯净唯美、带有幻想色彩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宁静而美丽的深山村落里,家家户户流传着“鱼王”的传说,人们说他是鱼鹰之子,是捕鱼的旷世高手,却从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一个八岁的孩子在父亲的陪伴下出门远游、苦苦寻找“鱼王”学艺,找到了传说中的老鱼王,也从老人口中得知鱼王家族精彩离奇、不为人知的民间传奇历史。在这段故事中,男孩经历了爱与人生的洗礼,最终成长为新的鱼王传人。作家为当代小读者还原了民间故事的滋味,书写了传达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传奇故事。廖小琴(笔名麦子)的《大熊的女儿》,则凸显了当代童年观的重构与塑形。《大熊的女儿》是一部奇特而内涵深刻的幻想小说,一个关于现代人迷失了自我又历经千辛万苦找回自我的动人寓言。故事的主人公老豆勇敢、善良和乐观,对患上异形症的爸爸不离不弃,她带着爸爸开启寻爱之旅。父亲一次次被稚嫩而勇于担当的女儿感动,渐渐唤醒了做父亲的责任感,唤醒了一个男人的自尊、果敢和勇气,作为一个人的内在自我不断成长壮大,终于冲破了那将他禁锢和异化的“熊样”躯壳。现代社会的冷漠与温暖,现代人的迷失与自救,正是大熊父女的奇特旅程向我们揭示的奥秘。透过《大熊的女儿》等作品,我们看到了它在如何促生一种真正体现当代童年独特力量和精神品格的艺术可能。在现实的困境面前,孩子不再是天生的弱者,表面上的自我中心和没心没肺,在生活的煅烧下显露出它的纯净本质,那是一种勇往直前的主体意识与深入天性的乐观精神。这样的童年永不会被生活的战争轻易压垮,相反,它的单纯的坚持和欢乐的信仰,或将带我们穿越现实的迷雾,寻回灵魂的故乡,就像小说中老豆和她的伙伴们所做到的那样。

童话别具新意,童心呈现单纯明亮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板块,一直都是创作的重心。本届获奖童话都如同长了飞翔的翅膀,童心童趣跃然纸上,行文也更加亲切平易,代入感更加强烈。《布罗镇的邮递员》和《水妖喀喀莎》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主人公的努力最终换取了人类和大自然的和平相处。《布罗镇的邮递员》中,作者郭姜燕把一个平凡的送信员作为自己的童话主人公,让他以自己的善良之举改变了小镇居民的偏见,打破了布罗镇和森林之间多年结下的仇怨、壁垒和坚冰,使小镇和森林融为命运共同体。在这部作品中人、动物与自然高度和谐,向小朋友表达了传统童话的观念——一颗向善的心拥有巨大的潜能,能够创造出平常情形下难以想象的惊人奇迹,改变个人和群体的命运。《水妖喀喀莎》延续了汤汤“鬼精灵童话系列”的风格,讲述了一个名叫土豆的人类女孩和名为喀喀莎的水妖成为忘年交的故事。单纯、坚毅、勇敢的土豆不顾世俗的反对,帮助喀喀莎找回了自己的同伴,也让全村人明白了水妖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这是一部让每个孩童寻找真实的自我、释放内心深处真善美的优秀作品。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周静的《一千朵跳跃的花蕾》,这部作品别具一格,可谓亦神话、亦传说、亦童话,其文风可用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来形容。它一开场就以“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画面营造出极具中国文化底蕴的、抒情写意的童话意境,还原了一个童趣化的创世神话。作品以“我”和“姥姥”作为叙述主线,串起12个姨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一个个如诗如画,俨然仙境的美丽故事在跳跃、升腾,令人流连忘返。从构思立意和叙事特点看,这部童话得益于深厚的中国神话传统和文化滋养,构筑了另外一种美学风范的中国童话之美。

童谣集首度获奖,低幼读者受到关注

纵观之前几届获奖的幼儿文学作品,文字量相对较多,更适合略大的幼儿阅读,适合低龄幼童阅读的作品还不曾入列。此次获奖的两部幼儿文学作品则特别适合幼童阅读,一部是孙玉虎的《其实我是一条鱼》,一部是李少白的童谣集《蒲公英嫁女儿》。《蒲公英嫁女儿》,这是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童谣集。作者在当下孩子的生活和现实中取材,在传统童谣形式下,融入自己的感情和诗意,表达富有时代感的孩童心灵。作品语言清浅直白,内涵简单而深刻,朗朗上口,新鲜有趣。《其实我是一条鱼》全书不到1000字,却讲述了一个完整而有韵味的故事。作者孙玉虎是一位“80后”作家,故事刻画的是一片叶子梦见自己变成一条鱼,开启了去大海的旅程。小读者看着图画上的小鱼,很容易把鱼群想象成鱼妈妈、鱼爸爸、鱼宝宝等,非常有代入感。作者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巧妙构思,蕴涵了一个富有层次的主题和空间,引导小读者寻找和思索。与一些貌似充满童心童趣、迎合小读者趣味的简单作品相比,这部作品显得立体而丰满。

自传色彩写作,塑型当代童年观

文学是时代的记录者,要想写好儿童文学,除了要有一颗童心,如何真正走进儿童内心是至关重要的。本届评奖特别注重了这一方面,纪实类、自传色彩写作受到关注。舒辉波的《梦想是生命里的光》和董宏猷的《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是本届获奖作品中具有鲜明纪实色彩的两部。不同的是,《梦想是生命里的光》是对儿童中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弱势儿童的文学追踪,而《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力图记录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普通孩子的故事。《梦想是生命里的光》通过对特殊儿童群体的跟踪采访,刻画了10年来这些孩子艰辛的成长历程,描摹了这些普通人在梦想照耀下奋力前行的“传奇”,是一部真实的时间之书。作家舒辉波依据一群特殊儿童的成长轨迹,把梦想与现实连接,让10年前的孩子与当前的自己相遇,碰撞出理想的光芒,这也是儿童文学的成长主题的崭新呈现。《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的独特的价值正在于,将中国当代童年生存现状与生活现实的多面性及其所对应的童年体验、情感和思想的多样性呈示于读者。书中孩子从4岁小孩一直到十几岁,堪称一本童年的成长记录册。作家选择在脚踏实地的行走和考察中走近真实的童年,对于当下儿童文学的现实书写来说,显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典型的自传式写作的作品是萧萍的《沐阳上学记·我就是喜欢唱反调》。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为读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写作启示——作家笔下生动的、充满鲜活感的童年,来自写作者对其写作对象的完全进入和熟悉。作品中的孩子洋溢着自我意识的欢乐语调的记录,是一种对于童年无拘无束、张扬自主的精神风貌与力量的认识、肯定、尊重与颂扬。在更广泛和深入的层面,它体现了对童年自我生命力、意志力、行动力、掌控力的强调。同时,这本书对家里有小学生的父母思考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有很大的补益。

小个体与大社会,小童年与大历史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集文学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是小个体与大社会,小童年与大历史相融合的作品。本届获奖作品张之路的《吉祥时光》和史雷的《将军胡同》都是此类代表。《吉祥时光》这部作品尽展张之路“京派”作家的气度与内涵,透显出以文化为中心的美学趣味与坚定的道德力量。《将军胡同》的作者是“70后”作家史雷,作品以儿童的视角、京腔京韵的故事和生动流畅的语言,讲述了抗战时期老北京人在民族气节、道德大义上的一段传奇。两位作者在历史的大脉动下准确把握了一个孩子真切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也在童年的小目光里触摸到了一段历史演进的细微脉搏。那运行于宏大历史之下的日常生活的温度、凡俗人情的温暖,赋予过往时间以鲜活、柔软的气息。在美学风格上,两部作品又各有不同。《吉祥时光》用悠长舒缓、平和冲淡的笔调细致刻画1948年到1957年期间北京男孩吉祥的童年生活,用孩子的眼睛映射出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百态。对这7年时间中国社会的书写,在儿童文学作品里也是第一次。小说始终充盈着一种诗意的、温情的气息。它是基于个体的童年书写,却并不属于个人的怀旧式的惆怅回望,它试图捕捉住在飞速流转的时光中那些遗落的美好,把童年的真趣和今日的孩子分享。《将军胡同》则从孩子的视角写人生百态,写他们眼中的英雄图将军,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勇气,读来令人感佩。

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评选是在当代儿童文学的艺术发展步入新节点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我们对于“童年”一词的基本内涵与可能面貌也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获奖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都直面儿童生活现实,以文学的笔墨追踪、记录、重述、剖析、阐发各种新现象。作家们笔下的童年,具备现实生活的质感,拥有儿童生命的温度,也勾勒出中国本土原创儿童文学努力提升创作质量的艺术图景。

(本专栏由崔昕平儿童文学名家工作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