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形象思维与文章之美
来源:文艺报 | 梁 衡  2023年01月20日08:36

人的思维有两种基本形式: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一般认为科学多用逻辑思维,艺术多用形象思维。写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两种思维都会用到。在写作过程中,从宏观方面看,逻辑思维管主题思想的推演,形象思维管意境的创造;从微观方面看,逻辑思维管语法的严谨,形象思维管修辞的灵活。人脑的分工,左脑管语言、概念;右脑是管图像、造型。

什么是形象思维,就是用形象说话,通过形象的拼接组合来交流信息,在文章中则是通过形象的拼接来创造美感。

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形象”,它必须是可摸、可见、可闻的具体形象。二是“拼接”,孤立的形象信息量很小,众多形象的拼接才能激活、发酵,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三是“美感”,诗文中形象拼接是有方向性的,目的是产生美感。有许多平庸的文章,甚至口水诗,虽然也是形象的拼接,但不产生美感。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什么不同?

一、形象性

形象思维是借用形象来思考问题,是具体形象的变幻;逻辑思维是借用概念来思考问题,是逻辑的推演。

我们读诗、词、曲、散文、小说,实际上是在接收、玩味纸上的形象。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焟炬成灰泪始干”到底在说什么,他只给你“春蚕吐丝”、“焟炬成灰”这两个形象,你去想吧。人们想了一千多年,琢磨不尽的美。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逻辑思维之下,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形象思维之下,却有无穷的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李商隐。

元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没有逻辑推理,没有因果关系,甚至没有一个动词,我们看到的只是形象。从“枯藤”到“断肠人”连用11个具体形象,如拼图一样拼出一幅天涯旅人图,产生了震撼人心的美。这是形象思维的力量,逻辑思维办不到。

唐诗、宋词、元曲分别是这几种艺术形式的高峰,实际上是形象运用的高峰,之后就跌落下来了。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总体而言,唐之后无好诗,是因为诗中的形象力下降,宋人的诗形象少得可怜,只剩下说理了,那些形成理障的作品,读来味同嚼蜡。同理,宋之后无好词、元之后无好曲,都是因为形象的流失甚至枯竭。

二、象征性

作品中的形象虽然是具体的,但它已不是自己而另有了象征。枯藤也早不是那个枯藤,昏鸦也早不是那个昏鸦,而是它们背后的情绪。人除了个体的思维,还参与群体思维,互相交流磨合,钱学森称之为“社会思维”。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形象模块”,一一对应内心的某种情绪。比如绘画中,蓝色为冷,红色为热,黄色为暖。生活中,东风表欢悦,西风代表悲愁。作者在抒情时不直接说出那个“情”字,而取一个形象来指代,美就这样产生了。辛弃疾本来要说愁,但说出口的却是“天凉好个秋”,孟郊本来要说中榜后的狂喜,说出口的则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都是用相应的形象来进行象征、比喻。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还常精选形象来最后压轴,这叫“结情于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辛弃疾失意落魄,夜宿古寺忽被钟声惊醒:“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他不说心中的凄凉,却说“卷地西风”。蒋捷的《一剪梅》写乡愁,写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句却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都成了传颂不衰的名句。

下面是笔者几篇写历史人物的文章,当然都是对这些人物的解析、褒奖和崇敬,但收尾时却无一字言情说理,而只取一形:

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我在祠中盘桓半日,临别时又在武侯像前伫立一会儿,他还是那样,目光如泉水般的明净,手中的羽扇轻轻抬起,一动也不动。

——《武侯祠,1700年的深思》(诸葛亮)

那天,我到柳湖去,想穿越时空一会左公的音容。只见湖边星星点点,隔不远处就会现出几株古柳,躯干总是昂然向上的,但树身实在是老了,表皮皴裂着满是纵横的纹路,如布满山川戈壁的西北地图;齐腰处敞开黑黑的树洞,像是在撕心裂肺地呼喊;而它的根,有的悄无声息地抓地入土,吸吮着岸边的湖水,有的则青筋暴突抱定青石,如西北风霜中老人的手臂。但不管哪一棵,则一律于枝端发出翠绿的新枝,密浓如发,披拂若裾,在秋日的暖阳中绽出恬静的微笑。

——《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左宗棠)

注意以上结尾,不但用了三个人的大形象,又在大形象中分别添加了只属于他们个人标配的小形象来强化人物:黄花(李清照)、羽扇(诸葛亮)、西北戈壁(左宗棠)。细微处好像重要场合男人不同的领带和女人不同的胸花。这就是形象思维的象征性,一形胜千言。逻辑思维没有这个隐语效果,它必追求概念清楚,前因后果层层推理,是一种线性思维。形象思维有外溢的美,逻辑思维却只谨守规矩,只看脚下的路。

三、变幻性

五彩成锦绣,变化才有美。形象思维把许多形象的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不分先后,没有因果,相互融合,浑然一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最后连模块本身也找不见了,只是一团美感。就像制酒,酒成后只闻酒香,不见高粱。这种随机组合,依据背景、语境的不同,可以变幻无穷。同是面对秋天的树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积极兴奋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消极愁怨的。有时还将物、人的形象相融,像中国古代山水画,于深山古寺、茂林修竹间,点上几个小人儿。李渔有一段写芭蕉的小品:“蕉之易栽,十倍于竹,一二月即可成荫。坐其下者,男女皆入图画。”明明是写蕉,却突然请来人的形象,让其坐在蕉叶下,人的灵魂转附于蕉叶之上,顿然满纸生辉。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李清照与天帝的对话:“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在逻辑思维框架下都不合理,但在形象思维框架下,不但合理,而且美丽、浪漫。这种美像瓷器的窑变一样,不可预知、永不重复,有时连作者都惊讶手中的笔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形象思维是画家手里的一个调色盘,可以随意蘸取颜色,明暗冷暖,掌控画面的情绪。比如笔者的《万里长城一红柳》写长城上一群环保志愿者的愉快生活,其中的一段也是借鉴《天净沙》,但置换了形象模块,就拼出另一种情绪:“长城古寺戍楼,蓝天绿野羊牛,栽树种瓜种豆。红柳树下,有缘人来聚首。”

又如《风沙行》,主要写风沙的肆虐和沙漠生活的艰苦,但这类文字多显沉重,有压抑感。这时就要扳回一点,拼入几个温暖可爱的形象:“沙地的可咏可叹之物还有许多。有一种红柳,生长很慢,极耐旱,枝通红。细枝可用来编筐子。我刚住下时房东送来一只新的红柳箩筐,横纹竖线,细编密织,就像是一只大红灯笼,红艳照人。放于墙角顿觉陋室生辉,寒窑生暖。”

“别看风沙脾气大,平歇下来也温柔可人。仲夏的夜晚,你一觉醒来正凉风过野,细沙打在窗纸上,簌簌唰唰,如春雨入梦,窗外月明在天,地白如霜,沙枣花暗香浮动。这时忆亲人,怀远方,心也温暖,情也安宁。”

总之,文章是靠形象的形状、颜色、声音、寓意等来创造和平衡美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