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立足百年,走好“民族化”道路 ——百年来中国动画的历程与探索
来源:文艺报 | 蚌 非  2022年12月14日14:43

自1922年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上映以来,中国动画已走过整整百年。百年风光潋滟,亦有风雨苍茫,中国动画伴随着时代的脉搏,正一步步成长和蜕变。

最初,中国的动画受美国动画影响颇深,通过夸张变形的人物造型和镜头语言达到幽默和讽刺的艺术效果。1926年,打造了中国第一部动画广告片的万氏兄弟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作品《大闹画室》,动画片采用了真人与动画合成的技术,这种形式比美国早了十来年。后来,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动画和漫画成了抗日宣传的武器,万氏兄弟随军创作了一系列抗日救国的动画作品。1941年,万氏兄弟创作出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故事取材自中国古典神怪小说《西游记》,人物形象、打斗设计、画面背景等均来自戏曲、杂技、山水画等传统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947年,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卡通组更名为美术片组,后迁入上海电影制片厂。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新中国有了第一个专门制作美术影片的电影厂,自此开启了一个民族艺术的伟大时代。这一时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奠定了中国动画的创作内核。从此,中国动画片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逐渐摆脱了美国动画的影响,完成了民族化艺术风格的蜕变。内容上,中国传统文学宝库中庞大的古典小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志怪传奇是取之不尽的题材宝库;形式上,中国的古典绘画、壁画、雕塑,以及各个时期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服饰、建筑、器具,还有戏曲、民乐、剪纸、皮影、木偶、年画等不胜枚举的民间艺术形式,都为中国动画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这一时期,优秀的动画作品如星辰闪耀,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中国第一部折纸动画片《聪明的鸭子》、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等多部堪称珍宝的动画片,其中《大闹天宫》因其艺术水平之高、影响之深远,被誉为“中国学派”的巅峰之作,中国动画电影的“镇山之宝”。而这一时期诞生的水墨动画,则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之美展现到银幕之上,画面淡雅,音乐动人,意境优美,情景交融,使人不觉移情入景,流连忘返。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机的逐渐普及,动画电视系列片出现,催生出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如《邋遢大王奇遇记》《黑猫警长》《葫芦兄弟》《舒克和贝塔》等作品,这其中既有讽喻现实、宣明教化的《天书奇谭》《三个和尚》等作品,也有展示勇气、友情、亲情、环保等主题的《阿凡提》《九色鹿》《雪孩子》等作品。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国取消了动画片统购统销的计划政策,将中国动画片全面推向市场。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拓展动画作品的题材和内容,不仅制作了长篇巨制《西游记》《哪吒传奇》等作品,还推出了《蓝猫淘气三千问》《海尔兄弟》等动画系列剧集。此外,在技术上中国动画积极与外国学习交流,开始制作含有三维特效的动画作品,其中动画长片《宝莲灯》为其中的佼佼者。随后,三维特效制作的动画作品逐渐增多,进入21世纪以后,相继诞生了颇具影响力的“秦时明月”系列、“魁拔”系列等作品。

近十年来,中国动画在保持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基础上,积极融入西方的叙事手法和技术手段,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代表,《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及“新神榜系列”等动画长片,无不在中国传统故事的底本上,解构人物、创新故事、融入当下的时代语境,通过华丽的美术、音乐音效和镜头语言,打造令人叹为观止的“视听盛宴”。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动画层出不穷、大放异彩。它们取材广泛,除原创故事外,还有很多作品改编自网络小说、漫画、游戏、电影等,形成产业化效益链条。在内容上,网络动画既有对传统文本的再现,也有对西方奇幻故事的展现,还有二者的融合及再创作。而在技术上,中国动画已臻于完善,不论二维、三维还是“三渲二”,都能根据故事本身的需求来展现。但在这一时期,动画的创作者更注重作品的商业性,致力于展示故事的碰撞和冲突、画面的冲击力和表现力,不过对于作品的教化功能、艺术的感染性、作品本身的意义和思辨尚缺乏足够的挖掘和探讨。

历经百年风雨,中国动画始终走在“民族化”的道路上。在这个动画工业化与产业化日趋成熟的时代,面对中国文化极强的包容性和创新性,回首百年,高山仰止之余,中国动画人应当叩问自身:该从传统中汲取什么?为时代表达什么?向未来传递什么?推开下一个百年广阔的门扉,风云激荡,龙吟不息,时代巨大的风裹挟着梦想冲向云霄,中国动画立于盛世之上,传承不绝,携手相继,坚守初心,必将用更高质量的作品,讲好中国的故事、时代的故事、百姓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