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现实感、宏阔性与想象力 ——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重读
来源:文艺报 | 李 馨 聂 晶  2022年12月09日09:24

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评选工作于2010年3月启动,经过多轮审读、讨论,最终于2010年10月评选了出版或发表于2007至2009年的20部(篇)获奖作品。其中小说类9部、童话类3部、诗歌类1部、散文类1部、幼儿文学类1部、报告文学类1部、科学文艺类2部、理论批评类1篇、青年作者短篇佳作类1篇,寓言类空缺。获奖作品或以儿童为本位,关注儿童的个体生命发展和生存环境的变化;或具有多样化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展示了儿童文学在展示宏阔世界方面的巨大潜力。此外,飞扬的想象力和诸多鲜活的儿童形象,使得许多作品具有穿越童年的精神力量,历久弥新。

深切的现实关怀

深具使命感、责任感的作家从不会回避严峻的社会现实,儿童文学作家则总是将这份关怀投向孩童的生存生长环境。本届的获奖作品《穿过忧伤的花季》《空巢十二月:留守中学生的成长故事》等作品都关注到了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命运,《你是我的宝贝》关注智障儿童,《公元前的桃花》则用孩子的眼睛观察变化着的乡土社会。

王巨成的小说《穿过忧伤的花季》以贫瘠的山村和普通的乡镇中学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农村留守少年的花季故事。小说中的陆家庄和陈庄是中国很多农村的缩影。这里本来就贫瘠而落后,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使得土地更加荒芜。处于花季的留守少年们,在缺少了父辈的关心与支持后,就必须自己面对成长中的各种艰难和困惑。他们人生的航船因缺少了父辈的引航,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危险的偏移,甚至面临着触礁、沉没。作者选择留守儿童这一形象,源于作家独到的眼光和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弥漫在文字里的爱与同情,让略显苍凉的画卷徐徐铺展中透出宽厚而温暖的光亮。祖孙亲情,同窗友谊,还有师生之间那种丝丝入扣的理解与善意,都向我们昭示着生活的希望。邱易东的报告文学《空巢十二月:留守中学生的成长故事》通过一个个典型个案,揭示农村留守少年的真实现状。作者没有代替留守少年说话,而是让留守少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一颗颗伤痛的心灵、一个个残缺的世界,由此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故事之后的采写补记,则分析了每个留守少年出现问题的原因,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力度。

黄蓓佳的小说《你是我的宝贝》选点极为独特。作品讲述一名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儿童贝贝的生活:贝贝的爸爸去世,妈妈离家出走,奶奶以顽强的毅力训练贝贝,使之成长为一个淳朴善良的孩子。奶奶去世后,邻居、舅舅等亲人始终关注着贝贝的生活。小说没有将故事导向俯视角度下的同情、怜悯,而是对贝贝光亮如水晶的灵魂给予真挚的赞赏。贝贝虽然因为生病而“弱势”,但又因为他的毫无自怜、单纯明朗而成就了另外一种意义的强大。小说由此发出了“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获得有尊严生活”的呼唤,作品的珍贵之处也正在于此。曾小春的小说集《公元前的桃花》借用孩子的眼光看到“公元前”这个桃花灿烂的村庄被受到利益驱动的成人开发和破坏,始终包含着浪漫的意境和对现实的思考。由孩子的赤子之心去观察世界,社会的变化和人情的复杂变得更为牵动人心。

多元化的民族、地域特色

在通过普遍性的情感唤起读者共鸣的同时,本届获奖的不少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民族化、地域化特色,使作品充满韵味。彭学军的小说《腰门》以湘西凤凰为地域背景,运用“儿童—成人”的双重叙述视角,讲述小女孩儿沙吉被寄养于湘西小城时的经历。进进出出于湘西民居中独具特色的两扇腰门具有意象性,沙吉逐渐由一个自卑、自闭的孩子成长为坚强、开朗的少女。腰门陪伴了主人公的童年,它不仅仅是作为实物而存在,更是作为一个记录了沙吉成长历程的符号,一开一合之间,倾泻的是时光的流逝与一个女孩的成长。腰门成为了主人公与自身心灵对话的场所,成为一个避风港。湘西的民风、民俗,吊脚楼、古老的城门、挑檐等当地建筑风格,及当地特有的吃食,构成沙吉成长的重要背景,增加了故事的实感,也丰富了小说的层次。吴然凭散文集《踩新路》获得本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他的儿童散文多以云南多民族儿童的生活为创作内容,反映边疆的人文风情与自然风光,而且常常以儿童的眼光来观察,充满了童心童趣。在《踩新路》中,许多篇章都写得生动活泼,把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习俗、文化习惯、乡土情怀,由孩童的感受写出来,让我们倍感亲切。难忘的童年记忆和地域民族文化风情的深度融合,使得作品风格鲜明,具有令人折服的魅力。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动物小说《狼獾河》,具有强烈的东北丛林的野气和悲凉之风。驯鹿、狼獾、雕鹗、熊、狼等动物,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深处的敖鲁古雅自由出没,那些拥有与山林对话能力的鄂温克猎民的神秘歌声也在山林中回荡。黑鹤的动物小说往往不以动物拟人或借动物喻指人与人的关系,独特的草原生长经历使他更愿意关注动物本体,思辨人与动物在原始状态下的关系。书中收录的图片与文字珠联璧合,共同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人类和动物并行共生的图景,具有诗一般的意境。正如授奖词所言,作品“以文学的形式留下正在远去的那一段独特的民族文化剪影”。位梦华的《独闯北极》获得本届科学文艺类奖项,作者曾独闯北极,深入到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考察,并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并在之后多次带队考察北极。这本书即讲述了位梦华在北极的传奇故事,作者将斑斓多姿的极地探险亲身经历融入小说,讲述自己看到的奇异现象,遇到的有趣生物。透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作品为读者展示了极地独特的自然特征和爱斯基摩人的生存方式。强烈的真实性和运笔的感染力,使本书兼具科学性、文学性、人文性。

地域性、民族性的特色不只体现在纷繁的儿童文学创作中,也体现在儿童文学研究中,张锦贻的理论批评类作品《改革开放30年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即是其中的优秀之作。少数民族儿童文学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不可或缺的极重要的部分,研究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具有重要价值。张锦贻阅读了大量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作品,并进行了长期的潜心研究,文章多维度、多层面地探究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发展轨迹、艺术成就与民族特色,具有重要的开拓价值。

现实与想象的碰撞

儿童处在“万物有灵”的认知状态中,世界并非一个冷冰冰的物理世界,而是处处充满生命力。正如周作人所言,儿童文学有一种“非教训的无意思”,“空灵的幻想与快活的嬉笑”,要比老成的文字更接近儿童的世界,“儿童空想正旺盛的时候,能够得到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愉快地活动,这便是最大的实益”。因此,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始终是深受欢迎的儿童文学门类。

本届获奖作品涌现了多维度的富有创意的幻想。《黄琉璃》与曹文轩以往的作品气质迥然不同。作为“大王书”系列的第一部,《黄琉璃》是一部大气磅礴的中国气韵的幻想小说,展示了少年王攻取山峰的壮阔历程。宏大的战争场面,少年王的成长经历,东方文化元素,善与恶的对决,使得小说引人入胜。这不仅是曹文轩作品的创新之作,也为中国本土幻想文学世界注入了新的经验。汤汤的短篇童话《到你心里躲一躲》从心灵之美、情感之美和人性之美出发,为传统的鬼怪形象注入鲜活的生命,创造了纯净的、富含古典韵味的鬼魅世界。汤汤将鬼与恶的联系割断,鬼一反常态,只是有一个吓人的外表,而心灵却比人类更柔软、更美好。汤汤笔下的小鬼以明亮向善的天性指向为基础,实现了儿童文学“以善为美”的基本美学特征。本届终审评委之一刘绪源认为,这部作品“暗示了商业社会中情感的稀缺和宝贵,却又带着一种‘广义的象征主义’”。飞扬的想象力、纯熟的艺术手法,民间童话的韵味,使汤汤由此获得了青年作者短篇佳作类奖项。

金波的童话《蓝雪花》借用雪花轻盈的身姿张开想象力的翅膀,塑造了一个飞舞着蓝雪花的神奇世界,小姑娘蓝蓝来到盲人梅奶奶的家,度过一段温暖的时光,梅奶奶复明的时候却是蓝蓝离开的时候。离别与重逢,欢乐与忧伤,这些人类共通的情感在亦真亦幻的情节中显得意蕴深厚,给读者美好的享受。汤素兰的童话《奇迹花园》以一个童话作家在叫做“奇迹花园”的原野中“捡童话”的经历,为读者呈现了一系列的奇迹故事和奇迹场景:会飞翔的房子、乘着月亮飞碟的蛤蟆、黑猫喜欢的长满了鱼果的鱼树、星星被子、鹅毛笔……单纯、明亮而温暖的幻想,使这部书具有纯正的童话品格。汤素兰的作品传递着这样的创作理念:儿童文学作家不能满足于创作为孩子请命和代言的文学作品,而应该致力于书写给予他们快乐,抚慰他们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真向善爱美之心的文学,《奇迹花园》正是这样一部作品。白冰的《狐狸鸟》获得幼儿文学类奖项,自如的“浅语”驾驭,丰富的情节和孩童喜爱的游戏性结合,使得故事别具趣味。作品中的形象,包括“红袋鼠”“跳跳蛙”和“火帽子”等,都成为幼儿文学中的经典形象,陪伴了一代代儿童的成长。这正是幼儿文学的重要意义所在。

鲜活的儿童形象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有鲜活动人的儿童形象,成为一代读者的共同记忆。本届获奖作品同样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儿童形象。郑春华的《非常小子马鸣加》将角色定位由幼儿延伸至儿童,用细致的笔触讲述了马鸣加的学校生活和成长经历。作品选取了多个儿童生活的细节,充满想象力和生活情趣,同时又贴近当下,塑造出一个聪明、机灵、顽皮、充满奇思妙想的小男生形象,小说活泼自然,亲切可感。李东华的童话《猪笨笨的幸福时光》以“猪笨笨”这一形象来投射学龄儿童的生活故事。虽然主人公是一只可爱的小猪,但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以及普通儿童的“成长成才”和现实生活中焦虑的父母如出一辙。猪笨笨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事与愿违的效果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更重要的是,《猪笨笨的幸福生活》并未止步于喜剧效果,而是意在以幽默的方式触发读者对现行中国教育体制弊病的反思。

一些颇具男性气质的儿童小说也是本届获奖作品的亮点。薛涛的小说《满山打鬼子》将故事设置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灌水镇”,描写一个叫做满山的少年向自己最敬佩的榜样——抗联司令杨靖宇学习,配合抗联队伍与日本兵斗争的故事。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天真而友好的日本女孩河野直子,还有一条日本军犬大勇作。在一次爆炸中,大勇作受到惊吓与部队失散,满山收留了它并帮助它忘记过去。作品由此提升了境界,战争的反思因这样的巧妙设置而变得丰满。最终,一个坚毅的少年、一条勇猛的忠犬,穿过茫茫雪谷,将一份重要情报送往抗联军营。薛涛旷达、热情、豪放、真诚的写作,为红色文学画廊中增添了满山这样一个动人的少儿艺术形象。翌平的小说《少年摔跤王》将目光聚焦于英雄少年缸子的成长经历,乡村少年缸子牢记家仇国恨,怀揣着一本《京城史话》来到北京,找到向往已久的“善扑营摔跤馆”,经过摔打磨练,成长为“少年摔跤王”,并最终成为一名特种兵战士。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格自我要求,更加凸显了缸子刻苦、坚持、拼搏、自尊的美好品质。作者塑造了这样一个充满阳刚之气、有血有肉的少年英雄形象,激发、鼓舞着儿童读者向上、进取的精神品质。

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评选阶段,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这些优秀作品集中反映了我国儿童文学在一个时期创作的繁荣面貌和艺术水准,也折射了改革开放30年来儿童文学的长足发展。

(本专栏由崔昕平儿童文学名家工作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