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福如东海》:在一个好读的故事中传承美好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2年11月28日16:17

《福如东海》是一部现实题材的长篇儿童小说,作者是新锐儿童文学作家韩佳童。他以山东游厨的生活和经历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师徒对于传统美食文化的接力与坚守。

作品通过少年福海的视角,对中国美食和菜式、对厨师行业进行了深入肌理的描写,刻画了世间百态,是一部向传统文化致敬的作品。

小说写的是厨师行业,尤其把鲁菜写得出神入化、津津有味,对鲁菜的研究很深,把各类菜式的烧、烹、烤、炸等制作方法和宴会的接待仪式描写得非常具体,这类作品不常见,小读者会有很大的阅读快感和新鲜感。

之所以选择这类题材,作者坦言:

“当然首先出于个人兴趣。其次,故事新鲜。再有一点,最近几年,儿童文学中以传统手艺、技艺或者行当为描摹对象的作品数量并不在少数,但我总感觉弥漫着一股稍觉过度的‘文艺范’,都是优美的故事、优雅的叙事。而操持着这些传统手艺的匠人的真实生活,很可能不是这样的。所以我就更加想去描摹老饭庄厨子这样一种具有强烈市井气息手艺人的日常。他们属于底层的劳动者,从事着繁重的工作,他们当然会算计,会争斗,但他们同样勤劳善良、有情有义。

“为了完成这部小说,我到一位初中同学家开的饭店跑了好几趟,一本从旧书网淘来的1981年出版的《丰泽园饭庄菜谱》始终放在我的背包里。放假回家的时候,我会按这本菜谱学几道菜做。鲁菜实在不好做,到这部小说写完时,我也还只能尝试其中几道小菜,大菜一道都不敢碰。但好几次站在灶前,看着旁边码着切好的食材,锅里的油逐渐变热,冒起青烟,我都想起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出于对手艺的尊重,他们都在认真做一件事。这就是生活,他们在充实地活着。”

在《福如东海》写作之初,作者就告诉自己,要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一个好读、有意思的故事。至于小说所应生发出的主题、主旨等问题,当然同样十分重要,但必须也只能在一个好读的故事中体现。没有后者,前者无论如何具有意义都将失去附丽,变为空洞的镜中之花。

写一个好读的故事的想法在作者的脑海中由来已久。这大概和作者个人的审美偏好与阅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韩佳童目前是山东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但他对明清白话小说兴趣始终不减。在这些故事中,市井风貌、人情人性以一种最鲜活最生动的方式得到展现。受此影响,作者也希望他的这部小说在顾及儿童文学作品呈现的教育意义的同时,也要努力实现“好读”。因为对儿童文学来说,后者同前者一样应当是一部作品得以存活的根本。

作品语言风格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由小说题材决定的。《福如东海》以鲁菜饭庄红星楼为背景,以学徒福海为主人公,描绘了一众厨子、堂倌们的人物群像。为了贴合人物特征,作者放弃了此前写作的语言范式,转而去尝试一种口语化极强的语言风格。与之相适应,叙事不以长句为主,而多使用简练的短句,并反复打磨,直到整部小说不光可以看,乃至读出来也朗朗上口。此外,在设计人物对话时,作者在某些地方糅入了他自己常听的相声的表现方式,努力使其富有张力与趣味。在章节名称以及人名、地名的使用上,同样避“雅”而趋“俗”,减“雕琢”而采“自然”。“福如东海”直接取自中国传统吉祥俗语,“望儿楼”取自京剧剧目,“小赖子”“大寿鹅”则直接以重要角色为题。总之是于语言层面努力减少雕饰气,生活是怎样的,语言就怎样反映。

于是,饭庄红星楼开门纳客,迎来送往。随着厨子、堂倌们忙进忙出,市井生活如一幅长卷徐徐铺展:

小伙计福海跟着掌灶的马二爷学徒,出外会,打下手,蹭炒勺,练刀功……煎炒烹炸的日子平淡倒也有滋味。一只大寿鹅被人送来寄养,搅得红星楼鸡犬不宁;大帅姨太太的翡翠戒指离奇丢失,福海和小姑娘满花卷入其中;暑假回家的少掌柜华良,令人大跌眼镜;马二爷突然病倒,饭庄内外众人反应各异;还有捣乱的顺心、老实的顺意、巧嘴孟头、要饭的老顾、抠门的吕掌柜……小小饭庄,人来人往,上场下场。时光辗转,舞台变换,福海从学徒的伙计升成三灶师傅,逐渐成长起来。

肉香扑鼻的后厨、咕嘟冒泡的地锅、大快朵颐的乡亲街邻……作者笔下的生活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小说的儿童味很足,生动的场面描写,包括市井风俗化的描写既有趣,又可以看出儿童的视角和心理,在传统市井小说的儿童化努力上做出了成功的表现。作品语言精彩,叙述与描写非常到位,细节丰富、生动、饱满,很能吸引人。现在提倡对儿童进行情境教育和生活教育,这样的作品在这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于是在这烟火缭绕的好读的故事里,读者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主人公对厨艺的细心诚心、精益求精,这是一种中国人所长久称道的工匠精神,体现了人们对精熟技艺的敬畏之心与孜孜以求。这种追求和敬畏会令读者敬佩,这种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会启发读者。

而小说中体现的在延续和发扬古老技艺过程中,薪火相传的师徒之情、同门之谊,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温暖醇厚的情感,这种美好的情感会给少年的成长以滋养,令他们满怀善意地对待他人。这些熠熠闪光的中华美德,正如传统技艺一样,作为民族文化鲜活的瑰宝,一代一代流传并丰厚,构成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为中国少年儿童培根铸魂。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一个好故事来到了读者面前,一份对传统文化、对美好的接力与坚守也就自然地在读者心中生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