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晓玲长篇小说《隐形巨人》:沧桑而温暖的韧性书写
来源:文学报 | 谈凤霞  2022年10月22日09:05

书写“中国式童年”已然成为近些年儿童文学创作的一大趋向,在乡土童年表现领域中,苦难题材司空见惯,而张晓玲的长篇小说《隐形巨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主要得归功于作者发掘人性的深度及其艺术表现的“火候”,坚硬中有湿润和柔软,沧桑中有热烈和温暖,渲染中有含蓄和克制,沉重中有轻灵和诗意。读这部小说,需要沉静之心,才能充分体会其深彻,品味其精湛。

作者称“渴望通过刻画较为真实的人性来表达我自己对于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理解,并且寻找到某一条可以解决问题的出路”。为此,她给故事安设了一个自己熟悉的“大鱼镇”作为发生地,以十二岁的少女“我”即陈喜作为叙事者,来讲述家庭、乡镇和一群少年成长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基本都不完美,甚至都会多多少少犯些大大小小的错误,且大多陷入各种各样的困境——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深处。故事中的少年个个都有自己的光明与阴影,种种困境让他们成为了一个个被缚的蚕蛹,一边在“作茧自缚”,一边也在寻求“破茧而出”。作者用悲悯之心写出了他们一次次的挣扎和震颤,写得朴素自然,读来令人心疼。小说中两位母亲形象同中有异,令人印象深刻:她们都承受着丧夫之痛,都心地善良,都为了抚养孩子而不辞辛苦、克勤克俭。

作者谈及小说的主题在构思和创作中发生了转变,她本来只想写“悔罪”的故事,而后来写成了“原谅”的故事,写完之后则发现这是一个有关“自由”的故事。她怜惜那些被绑得严严实实的孩子和大人,她一心要做的事就是去“释放”他们,而她找到的其中一个微妙的解决之道是借助“隐形巨人”。

“隐形巨人”最初的出现,是年幼的陈喜在夜里去奔丧时恍惚感觉到的在田野上游荡的巨人,她对隐形巨人的印象来源于爸爸生前给她讲的故事:他因为偷了柿子而被隐形巨人跟踪,让他不得安宁,而躲避隐形巨人的方法是,“闭上眼睛,你就隐形了,他就看不见你了”。这无疑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逃避姿态。陈喜兄妹俩想要弄明白隐形巨人是否真实存在,“当我和陈欢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准备向爸爸索要这个奇怪的巨人存在的证据时,爸爸却去世了”。陈喜对于隐形巨人的感情复杂暧昧,在害怕中混合了她对去世的爸爸的怀念。她对隐形巨人的想象中糅合了高大如巨人的爸爸的影子,糅合了爸爸在世时对她的疼爱和她对他的依恋,她逐渐消除了对隐形巨人的惧怕。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有利于展开叙事者陈喜的个人内心,但作者没有放大叙事者一己的痛苦,而是从她的视角去体察他人/众生的苦难与承受苦难的姿态,包括对于大鱼镇上其他次要人物的冷峻而又不乏温情的注视与凝想,由此让苦难获得了一种宽广的沉淀。小说对苦难中灵魂所经受的熬炼和升华的刻画,铸造了一种深沉的诗意。我非常赞同迟子建的一个创作见解:“一个作家能否走到底,拼的不是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占有什么样的素材,而是精神世界的韧性、广度和深度。”儿童文学虽然主要面对的读者是儿童群体,但也同样需要作家们用“精神世界的韧性、广度和深度”去拓展孩子们的社会性成长,锻造其深阔而柔韧的精神世界。《隐形巨人》以其沧桑而温暖的对于生命韧性的质朴书写,达到了这样的一种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