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推动文艺发展
来源:文艺报 | 王一川  2022年10月19日08:23

文艺作品诚然可以帮助观众坚定文化自信,但是否还能有更多帮助呢?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号召,这与5年前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相比,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引人注目地新增了“文化自强”的意涵,形成“文化自信自强”这一新话语方式。这一新话语方式的提出显然富有深意:让“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紧密交融,汇合成为推动文艺发展的新动力或新路径,其目标直指“铸就社会主义文艺新辉煌”。

这确实是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发展动力或路径的一次重要的话语调整。文化自信,按照相关论述,意味着文艺工作者自觉地返身从中华文化传统中吸取资源,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及其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持高度信心,并且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成为增强广大观众的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而文化自强则代表依托文化自信但又指向更高层级的要求:文艺工作者应当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广大观众奋发图强,增强自身尊严感、强大感和完满感等的强大精神力量。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相并提,表明这两件事现在已经到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予以统筹规划的时候了。正是在当前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创作不仅要激励观众对自身文化保持高度信心,更要进而激励观众提升或增强其自我的强健、强盛或强大之感。如果说,文化自信主要要求文艺作品产生增强观众自信心的精神力量,让个体从自我怀疑的犹豫状态走向自我信念的确定状态,那么,文化自强主要是要求文艺作品激励观众在精神上变得更加强健、强盛或强大,促使个体带着确定的信念投身于让自身变得更加强大的扎实行动或实践之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前者重在内在意志力的确定,后者重在向外展开的实践力或行动力及其实际效果的持续增强。因此,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交融或扭结,会对文艺创作提供更加强劲而又厚实的新动力或新路径。

应当看到,在刚刚过去的新时代十年间,文艺工作者自觉地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坚定观众的文化自信而创作,奉献出一批批精品力作,确实起到了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展望当前和未来,文艺工作者将面临新的使命,这就是在文化自信基础上锐意推进文化自强,努力让文艺作品真正成为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强力的精神力量。具体地看,优秀的文艺作品有可能以多种不同方式去造就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之间的交融格局和相互增强态势。

首先,不少作品能以文化自信心为文化自强力奠定基础。河南卫视《唐宫夜宴》《芙蓉池》《纸扇书生》《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系列作品在运用多媒体、融媒体等大众媒介方式实现文化传统的通俗化表达方面走出新路,舞剧《五星出东方》《只此青绿》运用非凡想象力而让古代文化遗产“活”在当代观众心坎里,对中国古典文化及其斯文传统生出惊羡之情,这些既可以帮助观众树立对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心,也可以促进他们释放出文化自强的新动力——我们是否可以像古代祖先创造辉煌的文化传统那样,也创造出属于当代中国富于魅力的新型文化?

其次,有的作品可以由文化自强的提升而返身夯实文化自信。影片《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等中式战争大片,在全景式战争巨制中刻画志愿军的“悲歌慷慨”“气韵沉雄”的英雄群像,突出我军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熔铸出现代中国人民家国同构、军民同心的强盛形象。这可以让观众在获得文化自强力的同时,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形态有着更深沉而坚定的自信心。

再次,还有的作品可以让文化自信心与文化自强力之间形成互动共生的局面。从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为寻求救国真理而东奔西走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艺术典型人物身上,当代观众可以同时获得走向未来的自信心和自强力。透过《山海情》中成功的闽宁帮扶脱贫攻坚范例,观众在品味“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的同时,可以产生出实现当代乡村振兴强大的实践驱动力。

应当看到,提出“文化自信自强”的真正着眼点正如二十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在于“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进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也就是说让文艺作品成为广大观众投身其中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精神动力。当然,文艺作品不过是人类创造的感性符号表意形式,它不可能直接推动历史车轮前进,但毕竟可以通过感动正在历史洪流中前进的人们,为他们提供可以产生自信心和激发自强力的不竭动力源,从而间接地起到介入和影响历史进程的精神作用。在这个特定的意义上说,文艺作品产生的精神力量是可以通过影响人的精神状态而间接地转化为影响历史进程的物质力量的。观赏英模人物传记作品,如舞台剧《谷文昌》《桂梅老师》,影片《我的父亲焦裕禄》《守岛人》,电视剧《功勋》《大山的女儿》《高山清渠》等,观众可以从这些感动人心的艺术典型身上获取坚定的自信心和沉厚的自强力,并且自觉地携带着它们,更加意志坚定、意气风发地行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