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融媒体音乐节目渐成潮流
来源:光明日报 | 杨洪涛  2022年09月14日08:35

2022年,以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为主要播出渠道的融媒体音乐节目渐成潮流。无论是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领域,一场场以网络直播、实时互动和在线围观的方式开启的音乐之旅,为观众带来情感慰藉和精神引领。多名知名歌手的线上演唱会在线观看人数破亿,多档短视频、竖屏、直播形式的音乐节目次第涌现,不仅刷新受众对音乐节目的认知,还为影视业和音乐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受到全球疫情影响,音乐会等线下活动举办受到限制。大量乐迷盼望聆听喜欢的音乐、与心仪的歌手见面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影视从业者和音乐从业者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市场动向,纷纷创新音乐节目的呈现形态,以满足乐迷和观众的新诉求。而与传统电视媒体相比,网络平台在年轻用户群体中的触达率和忠诚度更胜一筹,年轻用户参与在线观看的热情和概率也更高。不仅如此,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庞大的日均活跃用户数也成为广告商精准投放、高效触达的重要渠道。于是,制作单位、音乐人、媒体平台、广告商和乐迷的多方诉求形成合力,让融媒体音乐节目成为激活音乐市场、创新音乐节目形式的新潮流。

与线下音乐会和电视音乐节目相比,融媒体音乐节目不需要过多铺排视觉场面,可以在舞美设计、服装造型、音响装置等方面节约制作成本,所以创作者可以转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创新表现形式、提升节目质量上。比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策划制作的音乐节目《云上音乐季》采用轻量化“云”录制方式,集结国家大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歌剧院等高水准乐团,带来民族管弦乐、西方歌剧音乐、室内乐等多个专场演出。沉浸式歌会《这young的夏天——2022夏日歌会》则在户外嘉年华中融合慢综艺、田园风等元素,让一众知名歌手和主持人在互动交流中畅聊心得,在歌声中观照自我、观照人生。《DoRe呱啦·猜唱季》采取小而精的竖屏直播形态,邀请音乐家用小提琴、长笛等乐器演奏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与网友进行实时猜唱互动。创作者着力提升节目的沉浸式、同场感、交互性,拓展了音乐节目制作的想象空间。

不仅如此,褪去华丽的舞台包装和炫目的视觉效果,融媒体音乐节目还在音乐本体的演绎上下功夫。无论是各大文艺院团的系列在线音乐节目,还是一众著名音乐人的直播音乐会,都把音乐品质放到第一位。对音乐的凝神观照、用心感知,成为许多乐迷在线观看这些音乐含金量高的融媒体音乐节目的主要审美动机。他们在耳熟能详的曲目和余音绕梁的旋律中,或追忆往昔、或思忖当下、或遥想未来,感受积极温暖的艺术魅力,汲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融媒体音乐节目的高触达率不仅使观众获得艺术享受,还反过来促进了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音乐门类普及传播。无论是国家大剧院、中央民族乐团,还是江苏、河南等地方民乐团,都尝试通过融媒体路径实现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的破圈传播,让网络用户尤其是年轻群体感受到音乐的别样魅力。在这些融媒体音乐节目中,受众可以获得围观带来的心理愉悦,点赞和弹幕带来的参与感,与歌手互动带来的临场感。这种独特的审美逻辑把电脑端和手机端的万千观众置于同一个音乐场域,汇聚成一个想象的音乐共同体,每一位观众都是音乐节目“缺席的在场者”,音乐节目则成为音乐人和观众共同完成的艺术行为。在节目营造的隽永场景中,相对冷僻的音乐知识润物无声地流入观众心中,高冷的音乐门类也变得亲切温暖。

总之,好的音乐品质是融媒体音乐节目的根本保障,简约、清新和温暖的视觉风格是融媒体音乐节目的主流基调,疏导、治愈、激励是融媒体音乐节目的主要功能,积极进取和相互关爱是融媒体音乐节目更为深层的价值引领。目前,一些平台和机构纷纷加入融媒体音乐节目的制作行列,许多音乐人也把融媒体音乐节目当成可以列入艺术履历中的重要演出活动,广大乐迷则把足不出户观看高品质的融媒体音乐节目当成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选择。融媒体音乐节目已驶入发展快车道,期待更多高品质的音乐能乘着节目的翅膀飞入万千观众心田。

(作者:杨洪涛,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