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套“神书”背后的故事
来源:文学报 | 贾芳凝  2022年07月26日09:38

与书的相遇,有时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雾中的马戏团》《在漆黑的夜里》《穆纳里的ABC》,2022年6月出版的“设计大师穆纳里创意绘本”是我入职“九久读书人”后相遇的第一套书——一套当之无愧的“神书”:作者神、作品神、制作过程神。

这三本图画书出自布鲁诺·穆纳里,这个人名对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当得知这套书即将出版的消息后,一众译者、绘者、推广人纷纷表示迫不及待想先睹为快。

而 其中《雾中 的马 戏团》格外值 得一提。

这本书首版于1968年,历经半个多世纪,不仅以其奇思妙想的设计理念与图书承载的表现极致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更是成为了图画书出版史上的里程碑,令一代又一代图画书创作者以此为模板学习。

因此,最初接触这几本书时,我是诚惶诚恐的。听同事介绍,因为作者的图画书充满了丰富的创意和天马行空的表现形式,所以外方担心引进后没有办法用最好的形式呈现作者的本意。我社之前出版的“设计大师穆纳里1945系列”,不厌其烦地打印了无数本样书,一次次地调整用纸和用色,力图追求这套书在1945年首次出版时的效果,最终深深打动了外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也传递到了我们这套书,并且有增无减。

先来说说《在漆黑的夜里》这一本。曾有绘者在采访中提到,书中“使用了一些透明纸,我也在我的一些书中使用同样的手法致敬”。阅读这本书,仿佛亲身感受着带有薄雾气息的自然世界,伴随着作者小诗一般充满童趣的语言,饶有趣味。

《穆纳里的ABC》则为读者献上了一幅幅艺术性十足又不失幽默的画面,配合着字母、单词、中英对照,堪称字母启蒙的绝佳读物。

至于《雾中的马戏团》,书名就是一句简单准确的“中心思想”——穿过朦胧的雾气,观赏马戏团精彩的彩排。如果没看过这本书,你也许很难想到作者是如何最大化地利用“书”有限的承载形式将这一“命题作文”体现到极致的。

首先是纸张——半透明的硫酸纸是能够复现朦胧感的最好选择,随着纸张一页页翻动,似乎有什么色彩从雾气中隐现;七种颜色的卡纸依序出现再依序退出,诠释着“马戏团”的冲击与生命力。

其次是文字——首页一句“鸟儿飞去又返回”,透过半透明的纸张首尾相连、暗含心思;而不同大小、位置的文字,都配合着情节设计,营造效果。

再次是挖洞设计——每个洞不仅让画面灵动,更真实地参与了故事:这一页的挖洞其实是下一页的小鱼;这张的靶子其实到后面几页才现全貌,而过程正是步步逼近靶子的过程……

最后是印刷装订——用纸特殊,印刷也就同样特殊,而且前后页的内容丝毫不能错位,所以不仅前期需要反复打样调试,正式的印制过程也需要现场监督,可以说比普通图书要多耗费数倍气力。

还好,成书出版后,我们收获了大量的好评和推荐。回首这半年多的经历,终归还算及格地最大限度呈现了作品原汁原味的风貌,幸运而欣慰。

毕竟,为这套书的种种打磨都是小事,“神书”背后真正的故事,是那个在二维空间穷尽实验性创作的艺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