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优选中短篇 | 2022年7月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2年07月18日14:49

点击阅读作品

 

郭冰茹推介

短篇小说,《江南》2022年第3期,责编李慧萍

鲁敏《镶金乌云》

鲁敏是个很会讲故事的小说家,倒叙的方式让阅读成为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故事讲完,芯子露出,读者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人和这些事是因为某个引子被联系在一处,最终形成的一个果。而故事中江湖里的正义和规矩,或者老百姓口中的盗亦有道也再次演绎了镶金乌云的黑白辩证法。

 

徐刚推介

短篇小说,《十月》2022年第3期,责编宗永平

弋舟《德雷克海峡的800艘沉船》

这不是一个单一主人公的故事,而是截取了几个平行人物,通过多重聚焦来呈现互不相干的城市陌生人之间偶然而又略显神秘的联系。小说里有陌生人之间的搭讪,可能还有因搭讪不成的冲突,有车祸,也有疑似的凶杀。当然小说也非常应景地写到了疫情,写了武汉,写了西安。但是,正如小说的标题“800艘沉船”,这来自于一则新闻,但在弋舟这里,新闻却从来不是讲故事的单纯素材。在他这里,新闻和疫情一样,都是横亘在小说里的巨大的隐喻。确实如此,疫情迫使我们每个人都停下来,思考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思考世界的偶然与联系这类更抽象的命题。也只有在疫情的情境之下,我们才能真正懂得生活中最朴素的道理。就像小说所说的,经历了路上的一切,每个人都要学会回到生活本身,这大概也是我从小说中获得的教益。

 

陈涛推介

短篇小说,《当代》2022年第3期,责编徐晨亮

杨知寒 《百花杀》

顾秀华与徐英同为百花园市场的店主,她们是竞争关系,在不断摩擦中,先是口舌之争,后来动手。直到顾秀华儿子考上大学,她随儿子离开。但两年后,她再次回到百花园市场,两人依然争斗,但最终实现了和解。

从这个作品中,我们所感触到的有很多。作品关注到了城市当中那些容易被无视,但又非常有存在意义的个体,她们默默奉献与付出,以及背后她们悲欣交集的生活与命运,作品还思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安身与立命的关系,安身之所是否精神同样可以寄托,顾秀华的回归说明,她与百花园市场之间已经建立起的血肉相连,由此也就进入到作品所要表达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作品虽然写得是两个女性之间的争斗,她们在争斗中的相爱与相杀。传统零售业在电子商务面前竞争力不断减弱。但她们最终都败给了时代的发展洪流,她们被淹没,但是她们曾经坚定的存在过,而这份坚定也就凸显了一种悲壮,这才是最为动人之处。

 

黄德海推介

中篇小说,《江南》2022年第4期,责编高亚鸣

白琳《维泰博之夜》

小说用一个夜晚的相聚,打开了几个在国外讨生活的人的世界,琐琐屑屑,没什么可以提炼出来的故事情节,却一直让人想知道人物的命运走向。他们携带着各自坚固的精神背景,面对自己的艰难处境,挣扎着想走出一条新路,却不小心就要回到老路上去。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不能算小的事,叙述的声音却一直是平静的。无论多么激烈的情感,都控制在适度的范围;无论经历怎样的窘迫,都没有完全消沉或剧烈对抗。他们经受了生活的磨砺,意识到问题不可能瞬间解决,不断努力摸索着跟世界相处的方式。读这个作品,或许会让我们意识到,世界没那么多黑白分明,每个人都在各样的经历中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聂梦推介

短篇小说,《十月》2022年第4期,责编蒋在

修新羽《她要去阆中》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去阆中”,并非实指,而是修新羽短篇小说《她要去阆中》所描绘的“一次别离”的精神性终点。

从叙事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实诚饱满的文本。小说的原型结构不算新奇,讲述的是一段看似稳定的亲密关系,一人不告而别,另外一人在追寻的过程中,心理旅行时间被无限拉长。修新羽曾经在《青年文学》杂志做编辑,如何用一些巧妙的策略和手法,用对待文字的诚与真,将一个平常的故事讲述得别有意味,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层次丰富的文本。修新羽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专业。孤独、自我意识、个人生活的民主化和自治性原则等一系列命题,都在她的这篇小说中有着自己的模样。探寻作者意图与这些命题之间的关联,本身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不完整的拼图”是小说的一个重要意象,它所指涉的是,作者作为一个理性感性兼备、几乎不留漏洞的隐性“复仇者”,是如何在低物理伤害的故事中,不动声色地实施她的“破坏性”行为的。完满是不合理的,既是剧中人物的潜台词,也是作者对人物和故事走向的一种询唤。作者,人物,甚至包括故事本身,同时在渴求这样一种局面,那就是,在共同完成的那些“不友好”的举动中,彼此相认,共同进退。

 

马兵推介

短篇小说,《芙蓉》2022年第4期,责编杨晓澜

姚鄂梅《去海南吧》

小说乍看起来写的是生活即景,一对闺蜜在煲电话粥,一个向另一个控诉自己的老公。不过在寻常的情景和日常的语言之下,小说却写出了生活的景深和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困境。被不断加速的社会抛出轨道的落拓男人的自我异化,被社交媒体放大的隐性的生活“内卷“,这些都被一点一点呈现出来。小说的结尾也很有意味,很难判断主人公对闺蜜一家三口海南之行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混杂着犹疑与同情,忌恨与哀矜,但这也正写出了人性中那种“建设性的模糊"。

 

宋嵩推介作品

中篇小说,《青年文学》2022年第5期,责编修新羽

孙睿《配合》

这篇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并没有使用什么高超的写作技巧,甚至连语言都平凡得像是邻居家的大哥在向你讲述一段自己与足球的不解之缘。也许会有读者认为它的情节和结局太俗套,然而,就在这平凡得甚至有些俗套的情节中,却蕴含着足以打动人的东西,那就是对待足球、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对待人生的态度。借用纳博科夫《洛丽塔》那个著名的开头,我们或许可以说:“足球,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这确确实实是我们热爱足球的理由,也是我们所熟悉的许许多多球迷、特别是对中国足球痴心不改、忠诚不渝的球迷的心里话。《配合》这篇小说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作者孙睿替广大中国足球的球迷说出了这句心里话,可谓是“吾道不孤”。

乌拉圭著名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写过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名叫《足球往事》。这本书有一个特别动人的副标题——“那些阳光与阴影下的美丽和忧伤”。足球就像人生,有阳光也不乏阴影,美丽的同时往往也会忧伤。当你真正置身于足球场上,或者是坐在场边的看台上,哪怕仅仅是在电视机前、心灵随着远方的呐喊一起悸动,你一定能像孙睿笔下的罗叔、程翔以及罗亚楠那样激情澎湃,获得一种巅峰的体验,并且将这种激情投入到生活中去。它足以融化冰霜,也可以帮你战胜艰难险阻。这,就是足球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