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石一宁:呼唤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评论
来源:《长江丛刊》 |   2022年07月13日12:04
关键词:石一宁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品评论专辑,体现的是这样一些想法——

对中国文学的多民族性质与特征的体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这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少数民族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繁荣,是中国文学内部的一种造山运动,是中国文学多样化演进的一种显著表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与评论保持相当的热度,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与其说是一种政策性的考量,不如说是文学性的逻辑要求。少数民族文学,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代,都是给中国文学注入了一种新鲜的、异质的活力,使中国文学的肺活量更为强大,体格更为雄壮,气象更为恢宏。研究与评论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探讨现象与实质、突破与进路所必须涵括的层面。

对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与当下创作关系的思考。文学学科建设更注重经典作家和作品的研究,但对当下创作的关注、评论和研究并不妨碍甚至是极为有助于学科建设的。经典化固然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淘洗;但经典作品也是从当下创作中产生的,它们并不产生于当下创作之外。而发现经典也是经典化的一个步骤,文学研究者也应该是经典发现者,甚至是经典培育者。对当下创作的关注和批评,是对经典作品的发现程序,也是对经典作品的培植。文学研究者通过对经典的发现乃至扶持,从而最大程度地参与了经典化的过程。而国家级文学奖的评奖机制亦可视为文学经典化的一个途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四大文学奖之一,其获奖作品蕴含着经典的可能性。本辑文章的四位作者,均来自高校和文学研究机构,他们对新一届“骏马奖”获奖作品的跟踪评论和研究,无疑是对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的促进。

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研究的鼓励。四位学者所论评的三部作品,其中两部分别为湖北土家族作家徐晓华长篇散文《那条叫清江的河》和田天、田苹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父亲原本是英雄》,有对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当下创作的阐扬之意,但亦不止于此。对省外彝族作家冯良长篇小说《西南边》的评论,也体现了对国内少数民族文学评论与研究的一种呼唤。相对于当下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少数民族文学评论与研究人才不足、力量薄弱的短板是显而易见的。本辑四位学者并非皆为少数民族身份,但都对少数民族文学倾注了热忱,投入了关切,十分值得推许。少数民族文学作为可能的学术话语创新与学术增长点来源,期待引起更多学者、评论家与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