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作家网书单 夏至已至:二季度艺术类图书盘点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鹏波 / 整理  2022年06月21日08:39

夏天如期而至,闷热暑日,阅读轻松的艺术类图书是不错的选择。那么,二季度有哪些值得一看的艺术图书呢?电影方面,有法国“新浪潮”导演侯麦几十年间撰写的评论文集,《十二怒汉》导演西德尼·吕美特诠释导演的工作真谛,吉卜力工作室前社长铃木敏夫揭秘吉卜力台前幕后,曾被鲁迅译介过的电影理论大师岩崎昶带来电影史入门;音乐方面,有日本新即兴音乐代表人物大友良英的自传随笔集,关于美国独立音乐发展的编年史,“凤凰·留声机”系列新出的拉赫玛尼诺夫乐评集;绘画方面,一本精美的印象派百科全书引入,美术史家巫鸿重新讲述中国早期绘画;视觉艺术方面,日本摄影大师杉本博司系列作品经典再版,《从设计看企鹅》回顾企鹅七十年封面艺术史,还有《日本风》带我们了解日本风格的由来。

1.《美丽之味:侯麦电影随笔》

[法]埃里克·侯麦,中信出版集团,雅众文化出品,李爽 译

埃里克·侯麦的名字与法国电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以简约而优雅的影像风格为法国电影树立某种典范,至今余响不绝,启发诸多法国新生代导演。侯麦在执导电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为法国经典电影杂志《电影手册》撰稿,后又担任主编。因此,侯麦留下了大量影评。《美丽之味:侯麦电影随笔》便是对此的汇编,收录侯麦于1948—1979年间撰写的重要评论文章。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包含侯麦对电影美学的探讨、制作电影的经验,还有其对茂瑙、希区柯克、德莱叶等名导的作品评论等。此外,书中特别收录了让·纳尔博尼与侯麦在1983年的对谈,还原了侯麦作为“电影评论家”的新面相。《美丽之味》像对电影发展史的一记鲜明侧写:包括对文学改编、边缘电影、作者电影等彼时电影风潮及新概念的刻画、阐释或批评,展开了一幅20世纪电影艺术发展的生动图景,是现代电影美学研究的有力补充。

2.《导演》

[波] 西德尼·吕美特,海峡文艺出版社,后浪出品,张文思 译

西德尼·吕美特出身舞台世家,年少时登上百老汇,后转型为电视导演,在拍摄上百集电视剧后涉足电影圈,凭借《十二怒汉》一举成名,跻身好莱坞明导行列。《十二怒汉》不仅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还被奥斯卡金像奖提名。此后,吕美特以年均一部电影的产出速度,持续创造影史经典:《东方快车谋杀案》《热天午后》《电视台风云》等作品都出自他之手。

吕美特“视自己为工匠”, 他在《导演》一书里公开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工作哲学。在他看来,导演要好好享受工作,在遵守全部商业规则的同时,用尽全力捍卫艺术理想。该书初版于1996年,问世之后便被全球影人奉为必读经典,至今仍是美国亚马逊畅销图书。《盗梦空间》导演诺兰称自己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受到过本书及吕美特作品的启发,《黑天鹅》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将本书列为人生No.1电影书,斯皮尔伯格更是盛赞它是电影界“全体的殊荣”。

3.《乐在工作:与宫崎骏、高畑勋在吉卜力的现场》

[日]铃木敏夫,中国华侨出版社,磨铁有狐出品,杜蕾 / 陆求实 / 赵婉宁 译

对于广大的动漫迷来说,吉卜力既是经典的象征,也是品质的保证。这家动画工作室在其鼎盛时期足以与美国迪士尼相抗衡,耳熟能详的作品如《龙猫》《千与千寻》《幽灵公主》《萤火虫之墓》等都出自它之手。很多时候,吉卜力被简单地与宫崎骏划等号。宫崎骏是吉卜力的灵魂人物,这点毋庸置疑,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工作室其他人员的成就。吉卜力是如何创建的,工作方式如何,怎样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动画公司?这些疑问由内部人员揭幕,恐怕不能更加合适。

铃木敏夫是吉卜力工作室创始人之一、前社长。在《乐在工作》中,他亲述自己进入日本德间书店后,因为负责《Animage》动画杂志创刊的编辑工作而得以认识宫崎骏和高畑勋,进而参与动画电影制作的过程。他记录了吉卜力经典动画之作的种种创作过程,用亲身经历讲述从前期策划到上映宣发的打磨过程,展现吉卜力所独有的艺术与商业的臻美结合。藉由海量的幕后花絮,读者们也可以看到宫崎骏和高畑勋这些动画巨匠生活中罕为人知的生动一面。除此之外,书中还刊载了包括分镜图、吉卜力内部流程图、电影制作计划表等数十幅珍贵图像,图文结合,起底核心资料,内容翔实,揭露行业巨匠的思路秘籍。

4.《电影的理论》

[日]岩崎昶,四川文艺出版社,后浪出品,陈笃忱 译

据说,该书作者是鲁迅译介过的电影理论大师,可见历史悠久。今日能够再版,也说明其不为时间湮灭的价值。岩崎昶被认为是日本电影界的理论旗帜,一生坚持左翼的政治理想,组织拍摄了大量进步的纪录片,创作战斗之余著述甚丰,是最早将爱森斯坦的著作介绍到日本的翻译者之一,曾对日本电影实践与批评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早在1930年,鲁迅就曾将其理论文章译介给中国读者,岩崎昶就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后来更是成为著名的中日电影的友好使者。

《电影的理论》是岩崎昶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他以平实亲切的笔调,梳理介绍了电影诞生以来各国影人、流派的理论学说,并对电影与戏剧、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关系加以论述,进而探索电影本体为何、电影创作应以何为目标,是一部好读易懂的电影理论史评入门之作。

5.《我成长的音乐时代》

[日]大友良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出品,尹宁 译

日本音乐家大友良英享誉国际,他是日本新即兴音乐和地下音乐的代表人物,与中国渊源颇深,曾为许鞍华的《女人,四十》《阿金》,严浩的《天国逆子》《太阳有耳》,何建军的《邮差》等经典电影创作配乐。近年来,他为《海女》《花束般的恋爱》等高人气影视剧谱写的配乐,很受观众欢迎,他的名字更广为人知。

大友良英是如何走上音乐之路的?《我成长的音乐时代》给出了答案。这部自传性音乐随笔集介绍了伴随大友良英成长的诸多有趣音乐——曾经音痴又不会乐器,被牵引着闯入音乐的世界,从歌谣、流行乐、摇滚乐、自由爵士到噪音音乐……一首首经典名曲,交织着诙谐逗趣的成长故事,让人忍俊不禁。这些音乐改变了大友良英的人生,这些记录它们的文字,汇聚成一部有笑有泪的二十世纪音乐史。

6.《我们的乐队也可以成为你的生活》

[美]迈克尔·阿泽拉德,上海三联书店,雅众文化出品,董楠 译

《我们的乐队也可以成为你的生活》是一部关于音乐、抗争和信仰的编年史,该书由《纽约时代》畅销书作家阿泽拉德创作,以真诚、理性又翔实的声音书写十三组乐坛“颠覆者”,详述了1981年到1991年美国独立音乐运动场景,被认为是一部独立摇滚经典之作。在这本书中,能读到像Sonic Youth、Black Flag、Minutemen、Mission of Burma这样另类的乐队,它们是一种音乐创新、一种哲学、一个地区或厂牌的代表,反映了美国独立音乐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特定时段。

7.《你喜欢拉赫玛尼诺夫吗》

英国《留声机》 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黄楚娴 译

中文版“凤凰·留声机”系列丛书是对古典乐迷的犒赏,已出版《你喜欢勃拉姆斯吗》《你喜欢柴可夫斯基吗》,今年继续推出《你喜欢拉赫玛尼诺夫吗》。这个系列精选历年《留声机》杂志上的精彩深度乐评,从当代作曲家、演奏者、评论者、听众等不同维度,对诸多古典音乐大家进行全方位解读,以专业性的解析和分享,为读者提供听懂、享受这些古典乐的路径。

拉赫玛尼诺夫是20世纪仍用传统技法创作而取得巨大成功的少数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根植于俄罗斯的歌唱传统,旋律优美,如诗如画,是世界各大交响乐团及演奏家的常演曲目。《你喜欢拉赫玛尼诺夫吗》收录英国《留声机》杂志近十多年来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乐评二十多篇,分别对他的钢琴协奏曲、交响曲、钢琴曲、声乐作品进行了深度的点评和分享。

8.《认识印象派:艺术从此自由》

[法] 维罗尼克·布吕埃·奥贝尔多,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品,杨恩毅 译

印象派被认为是革新西方美术史的艺术流派,印象派画家专注户外风景和风俗画,擅长在户外捕捉光影的变化。印象派先是在法国取得辉煌的成就,影响遍及欧洲,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认识印象派》堪称一本印象派百科全书,它用不同主题和风格的印象主义绘画串联起印象派“化茧成蝶”的发展历程,讲述印象派的萌芽背景、灵感来源、主题特点、办展经历、艰难求生、国内外影响……每章均以著名的印象派画作开篇,然后讲述该艺术运动的阶段性历史发展,广泛引用当时著名艺术批评家及作家的解说及评论,对不同的关键人物、艺术概念、绘画主题进行详细分析,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解读印象派的艺术手法。

作者共罗列了12位印象派大师,从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到卡耶博特、塞尚、修拉,每位画家都有一段不凡的绘画经历,每位画家都有一个精彩的作品展览,重温他们“平凡”的艺术之路。该书装帧精美,呈现500多幅高清的印象主义经典绘画,部分放大的画作细部及其解读能让读者切实感受到印象派大师超凡画技。

9.《中国绘画:远古至唐》

[美] 巫鸿,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品

中国绘画有着三千年漫长的历史,其中早期绘画延续到唐末。这些绘画不同于以卷轴画为大宗的后世绘画,大多是无名画家的集体创作,在当时担负着开发绘画媒材的宏大历史职责,在日常生活和宗教礼仪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发现,不同时期、地域和画手的风格有着鲜明的变化,使得中国早期绘画史具有了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格。

《中国绘画:远古至唐》是美术史家巫鸿的最新著作,脱胎于《中国绘画三千年》中巫鸿负责撰写的《旧石器时期到唐代 》一章,重新梳理结构框架、补充最新的研究成果,全面讲述从远古时代至唐代末期的早期中国绘画的发展、不同时代绘画的风格和特点。巫鸿有意突破卷轴画的范围,扩大“中国绘画”的概念,在材料上把彩陶、壁画、屏幛、贴落和其他类型图画都包括进来,以敏锐的图像分析能力全面理解中国近百年来的考古学成果,改变了既有的绘画史叙事模式,呈现出不同时代、不同平面上不同图像之间的内在勾连。

10.《直到长出青苔》《艺术的起源》《现象》

[日] 杉本博司,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出品,黄亚纪 译

此次由理想国出品的杉本博司作品系列:《直到长出青苔》《艺术的起源》《现象》,虽然是多年前作品的“重版出来”,但并不意味着不再值得推荐。杉本博司是日本当代摄影大家,亚洲当代摄影拍卖纪录保持者,曾获得有“摄影诺贝尔奖”之称的“哈苏国际摄影奖”、“野口勇奖”、“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百年纪念勋章”、“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摄影荣誉勋章”等奖项。这三本书汇集杉本博司代表作,展现杉本博司构思下的个人心迹,揭示出作品与日本古代绘画、文学、雕塑、建筑的深层关系,诠释摄影中的日式情怀与东方意境。”

其中,《直到长出青苔》书名取自素有“日本诗经”之称的和歌总集,收录杉本博司自1974年以来的代表作品,包括“海景”“肖像”“剧院”“建筑”等系列作品。摄影作品与文字互为观照,共同呈现出杉本博司作为东方摄影家的禅意与哲思。《艺术的起源》以文字记录触发摄影的意象,回溯自我创作的因缘际会,将思索与创作历程全然呈现于读者面前。《现象》以摄影为媒介,不断将现实之形象显影定格,追问作为现象的艺术背后的历史与哲思。

11.《从设计看企鹅: 企鹅七十年封面艺术史》

[英]菲尔·巴恩斯,中信出版集团,企鹅兰登中国出品,王建琪 译

在大家的印象里,企鹅图书基本上等同于平装书。这缘起于1935年夏天,企鹅首次以6便士一本的定价发行十本平装书(相当于当时一包烟的价格),迈出以低价向大众提供优质阅读的第一步,由此在英国乃至全世界掀起一场“平装书革命”。如今,企鹅这个经典出版品牌几乎已经成为书籍设计和出版品质的代名词。它在书业艺术领域定义了什么是标准与经典,什么是艺术和美,影响了英国人乃至世界的审美品位、思想、知识和性格。

本书从企鹅第一本平装书的诞生开始,选取了540个在企鹅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典封面,从设计切入,串联起企鹅品牌建构、发展和重塑的精彩故事,并探索了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艺术家和编辑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之交织在一起的英国文化、平面设计、摄影、插画、印刷技术等的发展流变。从中可以看出封面设计对企鹅图书的重要性,对现代出版业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下存活下来也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12.《日本风》

[意] 姜楷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品,章柳怡 译

提到日本美学,我们会想到紫式部、清少纳言和世阿弥,想到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想到琳派、浮世绘和田中一光的平面设计……这些艺术家展示了“日本风”的特色。那么,什么是“日本风”?姜楷洛在《日本风》一书中对此做了详细阐述。从茶道和能剧,到水墨画和浮世绘,从随笔、小说和俳句,到雕塑、盆景和园林……他缕析日本风从古至今的传承、演变与发展,比较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渊源,剖析西方文化中二元论的问题和东方文化中灵魂与肉体的整体性及其在艺术中的表达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价值所在。

姜楷洛是意大利学者,日本艺术与美学的杰出研究者,曾任威尼斯大学东亚艺术史教授与国际葛饰北斋研究中心主任。《日本风》基于他对日本几十年的研究与写作,以深邃而开阔的视野,向读者描绘日本文化的美学传统与精神内涵,阐释日本文化的独特精髓,描绘属于世界的东方思想。 

春天终将来临:一季度艺术类图书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