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扶贫志》:以人为志,勾勒脱贫攻坚人物群像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跃文  2022年06月05日10:25

《扶贫志》是一部阅读起来扣人心弦、令人感奋的好作品。这部作品的最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写好了人物。

人物塑造一般而言是对小说创作的要求,但小说创作同报告文学创作是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小说创作要学习报告文学对现实生活的深度挖掘、真实再现和深入思考,报告文学创作可以学习小说创作笔法细腻以求艺术真实,进而增强艺术感染力。《扶贫志》里的人物塑造之所以能够做到生动鲜活,感人至深,在于其情感真实、故事真实、叙事真实。

一、情感真实是优秀作品的底色

任何体裁、任何题材的文学作品,情感真实都是第一位的。离开了情感真实,所谓思想性、艺术性都在云泥之外。《扶贫志》里最大的情感真实,就是党同人民的血肉之情、鱼水之情,就是党对人民的关怀,人民对党的感恩。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崇高政治情感绝不是蹈高临虚的,它是贴着广大人民的、贴着坚实大地的。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作过很多十分深刻、十分精辟的论述,都饱含着党的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习总书记这些朴实的话语中饱含的情感力量,为我们进行扶贫题材文学创作提供了最强大、最真实、最有力的情感背景。正因为有这种崇高、巨大、真实的情感背景作了底色,《扶贫志》里所有人物的情感表达都是真实动人的。

龙秀林,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贫工作队队长,他扎扎实实做好每件事,排除一个个困难,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最需解决的问题,在彻底拔除穷根上想办法、闯出路。这中间所表现出的党员干部对贫困群众的情感,自然生动,真实感人。

王新法,这位来自外乡的义务扶贫者,一位共产党员,一位退役军人,一位退休干部,他身上的情感力量可谓惊天动地。本来,他是一位蒙冤多年的警察,得以昭雪之后,他依然不忘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选择,志愿到常德薛家村扶贫,花尽自己所有积蓄,最后在扶贫岗位上倒下。他身上散发出的巨大情感力量,让这个人物闪闪发光。

吴添春,一个因病致残、身残志坚的苗家女孩。这个人物就像她的名字,给人间添春意。她把天下所有同她有过交际的好人都称作朋友,不管是北京同仁堂的专家,还是北京、天津、拉萨的见过面或没见过面的好人,都称作朋友。她自己开网店替乡亲们销售农副产品,只赚取小小的差价。现实中朴素的生活逻辑是,好人总会遇见好人。这在吴添春身上也得到了应证,她走遍天下都有爱心人士帮助。吴添春居然以其行动不便的身体,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去了拉萨,上了布达拉宫。这位不幸的姑娘,却偏说自己是天下最幸运的人,是相信天下无贼的人,还开玩笑说自己如此幸运,一定是上辈子拯救过银河系!读罢吴添春,始信人间有童话。

二、故事真实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感人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扶贫志》正是讲好了这些故事,刻画好了人物,使得作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县委书记罗明感化教育老光棍施六金的故事,真实有趣,令人过目不忘,特别是写施六金每次同酒友吹牛说自己是县委书记的朋友,经常当场给县委书记打电话的情节,读之令人莞尔,悠然心会。

龙秀林为解决修路占用土地碰到阻力的问题,如何做钉子户施长寿老人的工作,如何化解很可能发生的流血事件,最终把十八洞村公益建设有关问题一次性解决,故事讲述得惊险曲折,真实可信。故事讲述过程中,把苗族群众的讲血性、认公理性格刻画得十分逼真,却又不掩饰个别群众身上的缺点毛病,让人物立体丰满,故事更添真实性。

田金珍拍电影的故事,讲述得既传奇,又真实,更感人。一个不忍看到留守儿童悲苦生活、只会讲苗话的贫困农村妇女,为了唤起全社会特别是乡村年轻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执意要拍一部电影。她花两千多块钱,用两天半时间,硬是把一部电影拍出来了。这是最动人的人间传奇,这是可为流传的人间神话。田金珍在帮扶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成长了,成了脱贫攻坚的带头人。“成长”二字是蕴含在这部作品里的关键词,作品写出了每一个的成长,每一座村庄的成长。

龙献文,一个自己先富起来的人,一位新乡贤,不忘乡亲们的贫困,自己出钱出力帮助群众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009年7月的一天凌晨,村里突发火灾,正在替伯父办丧事的龙献文火速赶回村里,带领村民救火。规划灾后重建时,州委领导问他有什么要求,让人意想不到是,龙献文只提了两条:一是吸收救火中表现突出的青年民兵入党,二是村里要发展产业,请有关部门办手续时予以支持。这真是一位有眼光、有境界的好支部书记,他懂得算大账,知道培养几个好党员,比要钱要物更利于村里的长远发展。他的故事感人之处还在于,他的父亲也是为村里贡献了毕生精力的村党支部书记,红色基因在父子两代之间传承着。

谭绍鲜,一个在县城开宾馆,每年能挣二三十万块钱的能人,也可以说是新乡贤。他为了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回到村里当村委会主任。回村一时没有别的收入,自己家坐吃山空,老婆还要到外面去打零工补贴家用。不料母亲患重病花去近30万医疗费,谭绍鲜自己家成了贫困户。但是,精准扶贫政策下来时,他没有把自己搞个贫困户指标,也没有给母亲评个低保户。村里评给他母亲的救济款,他也坚决不要。他说得很朴实,自己要在群众中说得起话,就不能要扶贫的一壶油、一袋米。这里体现的既是共产党人崇高的党性,也是在乡村做人的规矩。这种既有高标,又接地气的故事,叫人信服。

楠木桥村为了创建大学生村干部产业园,组织村民上山义务开荒,不发工资。时间久了,村支“两委”过意不去,决定给大家发点辛苦费。谁也没想到的是群众居然有意见了,说:我又不缺你那二三十块钱,你既然要发钱,请别人去干,我就不来干了。村里决定不发钱,村民才同意上山开荒。村民的朴实可爱跃然纸上。这个故事情节简单,意蘊深远。党为群众着想,群众记党的恩情。党要发动群众,先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三、叙事真实升华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同叙事风格密切相关。《扶贫志》的叙事风格朴拙,不论是作者的叙述语言、人物的叙述语言,都力求做到生活化、感性化,力求贴近生活原生态。朴实而动人的语言艺术,是最可贵的语言艺术。

书里写到拍电影的田金珍因为找不到留守儿童麻兴文了,说:“要是我是有钱人就好了,我可以盖很大的房子,那些孩子都住在干净的房间里,穿漂亮的衣服。”这种朴实的话语,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相比,感染力丝毫不差。

《扶贫志》写人物,并不刻意把令人尊敬的扶贫干部往“高大全”上写,而是尊重真实,客观描述。这正是报告文学的可贵之处。书中写龙秀林被任命为驻十八洞村工作队队长时,他妻子不同意,这是人之常情。夫妻俩为这件事的对话,句句都是日常实录,可以读出夫妻间的恩爱深情,甚至打情骂俏。妻子有抱怨,但并不强力阻拦,因为她自己也是国家干部,她说的那些话都符合其身份;龙秀林表示只能服从组织安排,却并不唱高调,甚至还流露出自己运气不佳的情绪,被派到十八洞村这个全世界瞩目的地方去,担心压力太大,这也符合一个干部的正常心态。龙秀林感觉压力很大,干不下去的时候,他妻子把最爱这个外孙的103岁的外婆带到十八洞村来看望他。这是极深情的一笔,当初并不支持龙秀林到十八洞村工作的妻子,关键时候给他送来了最大的精神安慰。老外婆挨家挨户唱苗歌的场景,令人想起陆游《游山西村》的诗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读之令人心驰神往,倍觉温暖。

周桂香,因为儿子夭折而发疯的贫困妇女,在村党支部书记田昌英的悉心帮扶下不但脱了贫,而且精神病也不治而愈。结果,周桂香一定要捉一只鸡送给田书记,说:“田书记,我有个事想跟你说。”还说,“这个忙你肯定要帮的。”田昌英说:“有事你说就是,但要把鸡提回去。”田昌英以为周桂香要说什么大事,没想到她说的是:“我的低保可不可以不要了?把它给其他需要的人。”最朴实的语言,讲最真实的故事。人心都是肉长的,党员干部只要同群众心连心,群众就会同党员干部心换心。

胡志平,84岁的贫困老人。因为扶贫干部邱孝帮他卖掉了35只羊,他发誓要跟着扶贫干部一起种罗汉果。邱孝担心他年纪大了,怕万一他累着了怎么办?这位可爱的老人说:“我已经习惯干活了,一天不下地,浑身就没劲。我身体好着呢,不信我跟你比赛跑步,你不一定跑得赢我。”老人家真的同邱孝比赛跑步。邱孝只好答应老人家的请求,84岁的胡志平老人居然成了村里试种罗汉果的三位带头人之一。脱贫群众对党的恩情的感念,就体现在这些讲述得极平实的故事里。

《扶贫志》是一部关于大湘西脱贫攻坚的人物志。作者为基层村干部、扶贫队员、扶贫新乡贤、扶贫志愿者、脱贫群众等各种人物塑型立传,作品由众多人物构成脱贫攻坚群像,用群像展示脱贫攻坚伟大历史实践的宏阔场景。或者可以说,《扶贫志》是从人物刻画入手,讲好了新时代故事、定格了新时代场景、镌刻了新时代形象、弘扬了新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