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壮族文学的坚守与展望 ——评《壮族文学二十年》
来源:文艺报 | 钟世华  2022年05月16日10:07
关键词:壮族文学

在21世纪已走过20年的当下,回顾和总结20世纪的壮族文学历程,探讨新世纪20年来壮族文学的新发展,对壮族文学发展史来说意义重大。容本镇、张淑云等著的《壮族文学二十年——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研究(2000—2020)》近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是作者申报的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研究”的最终成果。这一研究成果,无疑是壮族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为当代壮族文学的发展和壮族作家的培育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样本。

容本镇作为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始终关注着广西文艺评论的发展,特别是在壮族作家作品的研究上不遗余力。新世纪以来,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格局的呈现,壮族文学的发展也显现出许多新的特质。进入21世纪,壮族文学延续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繁荣,在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国内外市场经济和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冲击下,文学被边缘化的说法在舆论界此起彼伏,壮族作家面临新的抉择和转型。怎样转换身份、转变审美、超越地域、书写民族、拓展文学发展空间,是新世纪壮族文学的时代课题。这也促使容本镇重点关注新世纪以来的壮族文学的发展,并把这一问题作为一项重点课题进行了持续多年的研究。

《壮族文学二十年》正是从新世纪的壮族文学转型发展入手,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文学地理学为理论支撑,在作家文化身份、文学审美精神、地理空间等诸多与文学相关联的语境中,再现和还原了20世纪壮族文学的发展,深入探讨新世纪壮族文学在广西乃至中国文学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气度、风格与特征。

20世纪的壮族文学经历了从近代文学过渡到现代文学的阶段,新文学脱胎于旧有的民间文学。在这个阶段诞生的一批新式文人群体或新知识分子,接受新的文艺思想、运用新的文学形式,结合时代主题的变化需要,崛起并逐渐走向专业化创作的道路。《壮族文学二十年》在对20世纪壮族文学发展的梳理中,不仅仅关注作家创作本身,还关注壮族文学的自然地理背景、文化特征。广西的地理对于壮族文学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广西的自然地理、文化地理都是壮族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广西的壮族作家几乎都经历了从“走出”到“还乡”的地理空间的转移和精神空间的回归。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研究解读壮族作家创作的发生发展,使壮族文学呈现出别样的审美范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壮族文学创作人才辈出、成绩突出,《壮族文学二十年》充分挖掘作家创作实绩,展现了一个多维、立体的壮族文学世界。冯艺、凡一平、黄佩华、韦俊海、石一宁、石才夫、牙韩彰、严风华、黄神彪、蒙飞、李约热、黄土路、黄鹏、大朵、龙歌、荣斌、钟日胜、周龙、谢树强、李荣军、潘莹宇、黄少崇等作家,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在文学创作中不断进取。以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主体的壮族女作家也在悄然崛起,为广西文坛及少数民族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陶丽群、李明媚、许雪萍、潘小楼、韦静波、梁志玲、黄芳、罗南、覃秋林、廖莲婷、刘永娟等一批壮族女作家的创作令人刮目相看,她们充分发挥女作家自身的写作优势,同时结合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大潮,把关注女性命运与探讨社会发展相结合作为自己的创作使命。这些作家构成新世纪壮族文学创作队伍鲜活的生命力,《壮族文学二十年》对他们的创作进行了细致地梳理与深入地挖掘。他们在家乡完成或开启了对异乡的想象,又在异乡强烈地怀念着故乡故土,絮絮不停地讲述着家乡的故事。这种与本民族文化血脉和精神传统无法割舍的情感与情结,成为壮族作家开放意识的催化剂和创作转型的驱动力。

《壮族文学二十年》为壮族文学研究提供了自己的思索和见解。作者在研究新世纪壮族文学的转型过程中,注重多角度全方位地构建新世纪壮族文学的风貌,通过对作家创作文本的挖掘,全面而清晰地展现出2000年以来壮族作家的创作历程。著作总结了壮族文学创作在新世纪表现出的转型特征:主体身份的转换、审美精神的嬗变、地理空间的扩大、创作体裁的拓展。书中这样描述这一转型:“随着社会变革和转型的持续深化,壮族文学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过去所强调的‘民族性’不再作为壮族作家所唯一或重点关心的方面。他们热爱和关注着本民族的同时,也以广博的胸襟和开放姿态,把目光投向了整个中华民族和整个世界,他们视自己的民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创作题材选择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突破,可以说是壮族作家‘文学当随时代’的结果。他们从传统少数民族题材,转向底层叙事与边缘关注,尤其是关切城镇化时代的农村命运、不同文化碰撞时的心理与情感,交织着感伤与希望、残酷与温情、失落与憧憬。壮族作家们表现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带有明显的转型指向。”正是壮族文学所具有的这样独特的转型特征,突显了其在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价值所在。

《壮族文学二十年》的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树是运用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和方法,对新世纪壮族文学的转型、壮族作家的地理分布、西部地理景观对壮族文学的影响、多民族人口地理与壮族文学的多元性等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壮族文学研究的视野。从跨文化、跨族际、跨地域三个向度探讨壮族文学在新世纪所实现的深刻的转型。研究视野宏阔与细微兼得,既有对文学地理学理论兴起与发展的梳理,也有对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作品的个案研究。从理论探讨到个案研究,描画出一幅新世纪壮族文学发展景观,为壮族文学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展现了壮族文学批评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内的批评实绩。

可以说,“文学地理学”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展了文学研究的新空间。从文学地理学视域研究壮族文学,《壮族文学二十年》的价值远远超越了文学研究本身,还表现出地理学研究的文学文本转向,从而开掘文学地理学的实践价值,进一步促进文学地理学的发展。这部著作最为可贵的地方在于,回顾和总结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发展的成就,分析和探讨其发展轨迹,对推动壮族文学的繁荣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启示意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壮族文学在新的世纪里出现转型,成功与否、成效如何,值得我们去研究梳理,这对推动今后的民族文学创作、促进多民族文学发展繁荣,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基于新时代的文化语境,这部著作既考察了壮族作家创作所根植的文化土壤,又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朝向当下的新时代语境精准分析了壮族文学创作的转型特征。当代壮族文学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声势汇入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主流,成为文坛一抹亮丽的风景线。在《壮族文学二十年》中,作者用详细的案例分析,不仅让读者看到了新世纪壮族文学在当下语境下的复杂性,也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壮族文学独特的审美特征。

《壮族文学二十年》正视壮族文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努力探索突破发展瓶颈的路径,对壮族文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即实现新世纪壮族文学的转型发展,必须在“坚守”中“创新”:坚守壮乡故土,创新文学品格;坚守民族特质,创新表现内容;坚守人文精神,创新表现形式;坚守现实生活,创新写作观念;坚守资源优势,创新文学机制。这不仅对研究当代壮族文学的发展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当下中国的地域文学研究以及多民族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作家的培育提供了一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