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文学批评到批评史、当代文学批评史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吴俊  2022年04月06日15:32
关键词: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批评史和文学史及文学理论

在一般的、宏观的理解中,文学批评史可以或应该从属于文学史的整体范畴。但文学史的惯常或历来的内容构成,包括文学史的体例写法,主体显然都是文学作品及作家,文学史主要就是文学作品(构成的)历史。批评史的脉络和逻辑在文学史中的欠缺、模糊,大多应该说既非无意的轻视和忽视,也非刻意的歧视和贬低。文学史书写的惯性路径和经验认知一向如此。只是从学科专业的角度观察,或者从理论建构的学术需求考虑,甚至更深地由此联系文学史的基本观念形成、审美评价标准等展开探究和反思,就会发现批评史及其对于文学史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几乎就是文学史构成的前提和条件。在学科观念和学术实践中,都有理由、也有必要充分评估批评史的独特性及其地位。

这首先和文学批评的基本特性与主要功能直接相关。从学术规范上看,文学批评是一种经验性的审美阐释和判断。反言之,文学批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理论概念和逻辑论述,也不是文学史意义上的价值评估。即文学批评是按照或出于文学审美的经验基础、具有直觉或感性动因的针对具体作品的直接判断。从文学审美的活跃性、表现形态来看,文学批评更显出非理论化的随机性,也就是非规范性。文学批评见证和考验的是批评家的审美经验、审美判断或境界、思想高度、精神向度,甚至包括了一点文学想象力的涵义,而并非主要或纯粹意义上的学术理论水平。

从对象范畴或论域上看,文学批评始于或主要体现为针对具体对象(作品、人物形象之类)的判断,它的意义和价值范畴具有个案性的鲜明特点,即文学批评呈现和揭示的是特殊性的审美经验判断。因此,文学批评的有限性或可阐释性甚至过度阐释,往往在于或受制于对批评对象的认知程度或释义面向。文学批评的实践方式和路径决定了自身结果和具体目标的限度或限制性。

在此基础上,从传播和生产过程上对于文学批评的再生产性特点的理解就更加顺理成章了。一切文学研究的基本资料(素材、原始材料)归根究底就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也就是文学理论、文学史等学术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生产原料。可以认为文学理论和文学史都是一种基于文学作品资源(或广义文学现象)的再生产活动。文学理论再生产的方式、路径、形态和结果,主要是概念和逻辑,是抽象思维的理性认知和判断的过程,是诉诸一般原理的系统结构和体系建构,走向和归属于文学的通则和普遍性。文学史的功能主要是为文学作品(现象)建立具体的秩序和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同时进行作品评价。至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关系,最简单的一层应是前者为后者提供现象系谱的知识系统支持,后者为前者提供有关系谱和评价的专业认知及价值判断的理论支持。可见两者及其再生产性质和方式殊途异趣,又互联相依。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独立主体的完善而有效的学科学术体系。相比之下,因为缺乏历史(系谱)和理论(观念)的刚性规范,文学批评的整体形象和内在逻辑就显得十分模糊而暧昧,随机而不确定。

文学批评的再生产性特点体现为资源再生性。文学批评虽说是对文学原始资源、原始资料(具体作品现象)的阐释,具有文学(再)生产的程序功能,但自身并不因此成就独立、稳固、明确的知识系统、逻辑体系、概念范畴,缺乏历史化或理论化的高度学术性再生产程序。因此相对于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文学批评只能是一种具体的文学审美经验表现、一种案例解析、一种特殊话语方式。在学术生产的意义上,文学批评既是一种文学再生产形式,同时仍然没有改变自身作为文学生产基本资源的身份、地位、作用和价值。

以上有关文学批评的审美经验性(学术规范范畴)、个案特殊性(对象或论域范畴)、资源再生性(文学生产范畴)的基本分析和扼要阐释,可以归结为文学批评的整体(系统)不确定性以及在不确定性中阐释和实现文学价值的人文涵义及意识形态可能性。尤其是从文学价值阐释的意识形态博弈现象和过程的不确定性来看,文学批评的特殊性作用特别是其价值导向作用难以替代。

文学批评史的意义和价值可以针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而言,同时也是针对文学批评而言的。文学批评可以经由概念和逻辑的方法抽象提升为文学理论,两者的界限也随之明确。文学批评也可以经由系谱化的方式进入文学史领域,但相对于文学作品的系谱,文学批评不能不屈居于文学史的次要、陪衬位置。实际上,文学批评的特点、作用和贡献,不仅在于使文学理论获得提升,而且更在于直接促使、帮助了文学史的系谱得以成立和完成。文学批评有必要、也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立系谱——文学批评史将描述、阐释、评价和定位文学批评的面貌和生态、意义和内涵、价值和贡献以及文学史地位。批评史建立了有关文学作品的判断经验系统,文学史才能将之形成规范可靠、可检验的历史系谱;文学理论将批评史的经验系统逻辑化抽象提升至概念和观念高度,也赋予了文学史价值判断系谱的通则和灵魂;文学史包容也宏观化了批评史,并将文学理论具体化、历史化为相对感性认知的系谱。可见,文学批评史应该是、实际上也是文学生态链、学术生产链中的当然之义、必需环节。

概括地说,文学批评和批评史是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成立的实际条件或途径。批评史就是作品、文学批评与文学史、文学理论之间关联性现象和问题的一种历史系谱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及相关学科建设

只有在当代文学史学术学科基本成势成形之后,当代文学批评史才有可能借势而出,异军突起。当代文学批评史是从当代文学史的时代大势潮流中获得自身的学科专业觉悟而有了自立门户的需求。宽泛地说,这只是进入21世纪后才发生的事。因此也就不难解释,在史著现象上,各种当代文学史已经日见其多,但当代文学批评史仍是鲜见。

当代文学的现状大势对于学科发展的导向和支持作用十分重要而深刻,可以说当代文学批评史就是因当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史的大势应运而起的;在学科规范、学科建设上直接上承了现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史特别是现代文学批评史,更远溯源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学脉遗产。正是有此时势、借鉴、沿用、创制才抓住了学科建设的时代机遇,附骥于文学批评史的强大传统之上,助成新兴学科的学术增长方向。

当代文学批评史面临的情形,首先是学科合法性问题。当代文学批评史只是获得了形式上的建立——尤其是新学科的合法性特别需要得到相应学术成果及水平的强力支持,以此才能真正达成学术学科共同体的广泛认可。其次就是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学术水平问题。近年的当代文学批评史学科建设大致可以概括为:学科基础的文献系统、知识系统建设已经开始成形,能够支撑批评史研究的学术展开;学术规范、学术范畴、学术逻辑、学术方法等体现和代表学术独立主体地位的理论建设趋于自觉和完备;最重要的是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学术资源相对最为充分,发达的文学批评可谓批评史的基础资源和学术生产资料,文学理论、文艺学等学科则能提供理论资源。再次应该就是有关学科制度上的实际设计问题。以高等院校为主的当代文学学科的设置和发展,直接带动、助推了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协同发展和学术提升。这不仅体现为学术学科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因素的制度保障,根本上也是学科制度建设自身在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的完善和提升。从教学、科研、项目和评价多方面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反过来又作用于学科建设再生产性的整体增值效果。这是一种学术学科间互动双赢的机制运作循环过程。可以预言作为学科(或专业方向)的当代文学批评史,将会越来越普遍地进入高校科研领域和教学课程体系。

综上所述,应该可以得出结论,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学术提升和学科建设正在脚踏实地、协同推进的不懈努力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