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部学术上宏伟的“未完成交响曲” ——读“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丛书 
来源:文艺报 | 贺绍俊  2022年04月02日08:52
关键词:莫言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生前留下一部音乐经典《未完成交响曲》,它的未完成性反而构成这部经典的独特艺术魅力。因为这一缘故,当我读到由张志忠领衔主编的“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丛书时,不由自主地要将其称为一部学术上宏伟的“未完成交响曲”,仿佛只有这样说,才能凸显它所蕴含的独特学术价值。

当然,“未完成”只是一种比喻式的说法,作为一个重要的社科研究项目,这套丛书的完成度是相当高的。该丛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经验研究”的结项成果,共有9部专著,涉及“文学创新之路研究”“以莫言为中心的新时期文学变革研究”“莫言及新时期文学变革与中外文化影响研究”“从鲁迅到莫言:百年中国乡土文学叙事经验研究”四个方面,其视野之开阔,研究之深透,观点之新颖,都是非常突出的。我想,它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是学术性。这套丛书的作者基本上都是长年在某个方面进行研究的专家,他们的这次写作也是建立在多年学术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其学术的深度与厚度相当突出。以张志忠为例,他在莫言上世纪80年代刚刚崭露头角时就开始评论莫言的作品,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持续不断地追踪着莫言的创作。他为这套丛书所写的专著《莫言文学世界研究》集数十年研究之精华,非常扎实,其学术思路明显指向这一课题的核心: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他对莫言的研究也是建立在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整体认识基础之上的。他认为,改革开放40年,最值得重视的是农民的创造性,而莫言的小说正好印证了中国农民强大的生命力。他着重从这一角度理解莫言所创造的文学世界,同时他也认为,对莫言的研究,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学化的中国经验。又如李晓燕的《神奇的蝶变——莫言小说人物从生活原型到艺术典型》,作者以田野调查式的严谨态度,对莫言小说的人物原型做了系统翔实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将原型人物与文本进行对照研究,再进入到莫言的精神世界,做得很细致。又如陈晓燕的《文学故乡的多维空间建构——福克纳与莫言故乡书写比较研究》,着重从差异性对莫言和福克纳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差异性的比较便能有效地触摸到中国经验和本土性的关键。

其二是当代性。何谓当代性,这是一个众说纷纭、难以定义的概念,我更愿意将当代性理解为既指时代感也包含权威性和与时俱进的意思,就是说它要面对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面对一种不确定性,面对未来的指向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套丛书具有鲜明的当代性,研究者的学术触觉完全伸向当下的文化语境,敢于直接面对最前沿的文学现象。如张志忠对莫言文学世界的研究,就把研究延展到对莫言研究的研究,探讨了莫言研究中的新要素,如误读莫言的问题及莫言获奖以后的文学处境等,并对如何拓展其学术空间作了很有说服力的展望。又如江涛的《从“平面市井”到“折叠都市”——新时期文学中的城市伦理研究》,将伦理学引入文学叙事研究,通过中国数十年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书写的关系,历时性地提出市井空间、异托邦空间和缝隙化空间三类空间的阐释及其伦理诉求,所讨论的文学作品和现象也密切与当下有关,比如还详细讨论了近期出现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折叠”这个词语甚至还成为他进行学术想象的切入点,从而以“空间折叠”这样一个关键词贴切地描述了城市书写中出现的新的伦理问题,这样的理论思路和阐述正是得益于作者锐利的当代意识。

其三是开放性。该丛书的主题从莫言文学道路入手,探讨中国文学的变革,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莫言研究课题,而是将莫言作为一个典型个案,作为一个中心,由此辐射到整个百年中国文学的变革以及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这样一个由点及面的研究课题,一般来说会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由外向内,就是从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广博的纵横面上寻求多个切入点,而每一个切入点的研究都旨归于莫言文学道路这一中心。这种思路的优点是具有完整性和中心突出,有助于对莫言研究的深化和细化。但是,张志忠所率领的学术团队所采取的,则是另外一种思路,即由内向外的思路,他们从莫言研究这一中心出发,寻求向外延展的多条路径。这是一个充满了开放性的研究思路,这就是为什么关于城市文学的研究、关于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的研究也纳入了丛书内的缘由。开放性同时也极大兼容了世界性的视野,也就是说,它强化了研究课题在整个世界文学的格局中来看中国文学的视角,例如李楠的《海外翻译家怎样塑造莫言——〈丰乳肥臀〉英、俄译本对比研究》,这部专著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莫言获诺奖后,有一种说法非常流行,认为莫言获诺奖是因为葛浩文的翻译完全改写了莫言的小说,是译文改写适应了诺奖的口味,并不是莫言作品本身征服了诺奖评委。李楠针对这个说法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文本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葛浩文的翻译没有改写莫言的小说。樊星主编的《莫言和新时期文学的中外视野》则立足于全面梳理莫言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由此探讨新时期文学的成功经验。

其四是包容性。这套丛书的研究团队在学术上倡导民主精神,能够包容不同方法、不同理论,尽可能地发挥大家的思想。因此这套丛书是一套方法多样、风格迥异的学术丛书。包容性还体现在以一种包容的态度来处理研究项目的取舍。他们并不强行要求作者一定要以莫言研究为中心,而是以百年中国文学发展和突破这一大的目标统领丛书的书写。像江涛的城市文学研究和王春林的《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经验研究》看似与以莫言为中心的研究课题无关,但这两部书实际上为以莫言为中心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宏阔的背景,因为只有了解了1990年代以后城市文学的兴起,你才会对莫言的小说世界获得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而莫言后期主要成就在长篇小说上,因此了解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特点,实际上就是为莫言后期长篇小说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注解。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套丛书还有一个特点是它的“未完成性”。我是受舒伯特音乐经典的启发而这么说的,我所说的“未完成性”,是指这套丛书的主题不仅非常宏大,而且它可以不断向外延伸。这套丛书围绕一个宏大主题开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头,有意思的是这套丛书并没有穷尽这一主题的阐释点,而是为人们提供了继续言说的可能性。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这既是学者们需要认真研究的理论课题,同时,它又是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实践和文化实践,这一实践仍在路上,仍在形成新的现实,仍在产生新的问题。无论是对中国社会来说,还是对中国文学来说,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实践。既然这一实践尚未完成,这套丛书所开启的学术路径就完全应该继续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