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关于构建中国式非虚构话语体系的几点思考
来源:非虚构文艺(微信公众号) | 汪修荣  2022年03月01日09:57
关键词:非虚构文艺

随着近年来中国非虚构创作的发展和兴盛,非虚构创作正受到文坛和出版界的广泛关注,非虚构创作、出版、评奖正产生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今天的非虚构并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纪实文学和报告文学的简单回归,而是21世纪全球化大背景下非虚构文体的一种全新发展与探索。在这一背景下,构建新时代中国式非虚构话语体系,不仅适逢其时,也日益重要。

如何构建中国式非虚构话语体系,个人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1.积极研究。要高度重视当前非虚构创作、出版和发展现状,积极开展中外非虚构研究,改变目前重小说等虚构作品研究,轻非虚构作品研究的现状,既要研究中国的,也要研究外国的,知彼才能知己,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视野下构建起中国式的非虚构话语体系。要研究、梳理中外非虚构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非虚构研究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一直比较薄弱,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至今未成为一种独立、成熟的研究,研究少,研究不到位,甚至对非虚构的定义至今都莫衷一是,缺少一个公认的定义。新时期以来,虽然也出现了一些非虚构研究学者,但普遍存在平台少,阵地少,研究队伍少,专家名家少的问题。推动非虚构研究,扩大非虚构宣传,将有利于改变这一落后于创作现实的现状,反过来促进非虚构的发展与深化。构建中国式非虚构话语体系,首先要切实改变目前非虚构研究的薄弱现状,为非虚构发展、壮大和繁荣提供强大理论支持,创造合适的环境。

2.打造平台。发挥中国非虚构研究院的推动与引领作用,创造条件,与平台合作,共同打造非虚构创作、研究、传播平台,打造非虚构出版、发表和研究重镇,营造适合非虚构发展繁荣的创作、出版和研究生态,使非虚构创作、出版和研究常态化、体系化、持续化。

3.项目牵引。可由中国非虚构研究院牵头,组织有关学者、专家启动《中国非虚构百年发展史》的编撰工作,同时,加强与出版社、报刊、作协、网站等相关机构与平台合作,策划一系列非虚构创作与研究丛书,包括翻译图书,促进、推动非虚构发展,扩大中国非虚构研究院在国内外的影响,提升中国非虚构研究院的号召力,积极参与中国非虚构的创作、研究与发展进程,对非虚构的创作与宣传起到引领作用。

4.评奖机制。与作协、出版集团、报刊、网站以及相关社会团体、科研院所合作,设立省和国家级的非虚构奖,通过评奖的方式,一方面选拔优秀作品,培养优秀作家,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非虚构名家讲座与培训,扩大非虚构在全社会的影响,培养一批非虚构作家、学者和评论家,推动非虚构可持续发展。

5.面向未来。对非虚构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研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创意和策划,积极策划一些非虚构创作活动或事件,打造中国非虚构研究院的品牌,发挥中国非虚构研究院对非虚构的引领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