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怀宇《芬芳大地》:黑土地上的耕耘之歌
来源:中国作家(微信公众号) | 胡平  2022年02月14日16:27

近年以来,王怀宇接连三部长篇小说新作《血色草原》《风吹稻浪》《芬芳大地》相继问世,令一直关注他创作的人们惊喜,也显著地标志了吉林文学新的增长。三部作品皆为作者长期酝酿、整体构思而成,以“家乡三部曲”系列问世,内里浓缩着作者对吉林家乡的炽热深情。

文学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即使最老到的作家,也只有在处理饱蕴贴切感受的题材上方可获得成就。王怀宇最出色的作品,多与乡情相连,《芬芳大地》呈现了他对家乡发展前景的真诚祝福,那是一曲海兰江畔的耕耘之歌,旋律中稻谷飘香,生态兴旺,百业蓬勃,使读者从中受到由衷感染。

小说以金稻村培育“金稻粳米”为中心情节,属于主旋律作品,而在此类创作中,能否使主旋律融合在人类深层情感的表达中,常常成为写作水准高下的关键。在这一点上,《芬芳大地》较之有些同类作品表现出它品质的纯正和优越。

主人公赵二良是个从金稻村考上大学跃出农门当上记者的青年,他最终选择重回故里种植新稻,折射出新时代的社会氛围,也源自他对乡里、乡亲和亲友们难以割舍的依恋。能走出这一步,颇为不易,作者很大的成功,就在于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和转折写出了一群生活在黑土地上的人的鲜活生命,他们的历史和现实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希冀、愿望、追求与命运。

赵二良的回乡,受到老叔的影响最大。小说中的老叔是个栩栩如生、非常使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他是个有主见的普通农民,在村民们追求产量、以化肥换取收入之际,仍坚持栽种有机稻谷,甘守贫寒,持守住本分人品。二良从小跟随老叔耕作,升起过帮助他实验新稻的志向,但父亲赵有才是个乡村中常见的文痴,一心想当鲁迅,强迫两个儿子考大学中文系,将来成为诗人或作家。二良走上了父亲期待的生活道路,但在老叔凄凉离世后,悲怆不已,重新思索生活事业,终于做出不平常的决定,经过不懈努力,培育出“良心稻子”“良心鸭子”等优良品种,振兴了家乡经济与文化。

小说的人物关系中,作者对老叔与赵有才不同角色的设计饶具特色。老叔虽然只是叔叔,自己有两个儿子,但对两个侄子视同己出,不允许赵有才对他们不负责任。当两个侄子跌落江中,赵有才只能捶胸顿足地喊叫时,是老叔骑着大红马赶来,救起了兄弟俩。事后,老叔凶狠地向他大哥怒吼,竟给了大哥一记十分响亮的大嘴巴子。这样比父子关系还亲的叔侄关系,生活中是有的,但只有被王怀宇留意描画出来,带给作品内容别样的温馨和亲切。不仅如此,作者又写出了叔侄关系中令人感喟的一面。老叔患晚期肺癌进城看病时,大良二良虽热情接待,但得知此病即使耗尽财力也未必能治时,还是心怀内疚地借医生之口送老叔返回村里。更使他们不安的是,事后,他们在老叔留下的良心瓜子里各发现一万元钱,那是老叔对他们表示的谢意。这一幕成为全作中感人肺腑的一节,将世间长辈人对晚辈无私的爱和晚辈人对长辈有保留的孝敬写照得淋漓尽致。这一情景与水稻无关,但的确对于赵二良的还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深感自己对不起老叔,要用最能够宽慰老叔的行动减轻内心的愧疚。作者深谙小说应该朝哪里用力,将作品的文学性推向深入。

实际上,作者自己也有一位后来患上晚期癌症的农民叔叔,叔叔来省城投奔他时,他竭尽全力帮助救治,还是无济于事。叔叔大概成了作品中老叔的原型,为作者笔下人物提供了音容笑貌,才将他写得格外血肉丰满。作品的关键词之一是“良心”,它贯穿全书,时隐时现,勾连起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也使两代人心心相通,形成故事的主要线索。

《芬芳大地》里另一层厚重的感情色彩,来自主人公的同窗之情。小说在描写赵二良的成长经历中,学生时代成为重点。它与主人公的乡村生活同行,也形成主人公后来与乡间联系的一种纽带。王怀宇曾谈到他多次回家乡采访时与旧时同学相聚的情景,那场面总使他浮想联翩,难于忘怀。同学之情也是乡情的一部分,在小说中,一些少时同窗成为激励主人公回家干一番事业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进入小说结构里,将主人公的成熟历程与此后的大有作为巧妙结合起来,体现出作者构想上的成熟。

赵二良的老同学中,朴铸成最为性格鲜明。上中学时,赵二良常被班上称霸的李勇浩欺负,是朴铸成仗义勇为,私下找到李勇浩为赵二良说话。李勇浩并不屑于他,他竟敢当面掰断自己一只手指,直使李勇浩震慑不已。许多年后,赵二良方得知这一内情,深为感动,此时朴铸成已成为堂堂正正的少校团长。关键时刻,朴铸成鼓励了赵二良的想法,陪他一道回老家,与李勇浩等老同学沟通叙旧,也取得了大家对有机稻谷事业的支持。王怀宇善于描绘俗常同学之情,间或真情实感的流露,甚为丰富动人,形成创作中一种特色内容,常能勾起读者们的温馨记忆。而且,《芬芳大地》的主题酝酿也直接受到同学们的影响。王怀宇回忆说,他回乡采风时,与有些老同学接触,发现彼此在思想和文化上已形成巨大差异,难以正常沟通,使他很感痛心,也意识到,呼唤乡村人的文化意识是他必须面对的创作课题。在这部作品中,赵二良从城市带回家乡的,正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展理念以及博大的胸怀。在村里,他和伙伴们通过对李勇浩、马胜利、崔银花、金快手等村民的影响和教育,搅动了那个因循守旧、落后保守、狭隘自私的乡村环境,让乡亲们接纳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迎来新的家乡面貌。这一过程中,赵二良自己也发生着新的嬗变,当并不友好的老同学马胜利临难求助时,他想起老叔当年的境遇,毅然将刚到手的卖米钱拿出来为马父治病,在全村第一次带动起募捐行动,获得了马父换肝手术的圆满。应该说,作者和他的主人公赵二良有着相似之处,生活里,王怀宇在同学们中间也是出类拔萃的,已成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学院院长,但他从未真正脱离过农村,在事业上的成就仍与乡情滋养和反哺乡村相关,一片芬芳大地始终伴随着他在创作上的跋涉。

在“家乡三部曲”中,充满着大自然情怀。《血色草原》中雄浑深邃的原始意象,《风吹稻浪》中鱼米之乡的丰饶画面,《芬芳大地》中万物勃兴的人间景观,都透视出作者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在这种宏大观念之下,一切生命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引发人们不自主的感动和思索。《芬芳大地》里,山雀、麻雀、老鼠、土鸭、家猫、家狗、毛腿鸡等生灵也是活跃的,他们的遭遇常给读者带来惊喜或叹息。小说中有一段,写施工的工人用胶泥堵向墙体上的洞孔,那会很快把窝里的麻雀崽儿闷死,两只成年麻雀在墙外凄惨鸣叫翻飞。赵二良远远望见,立刻上前发起交涉和抗议,甚至怒吼,但没能改变工人按部就班的无情操作。这类情节与主旨表达并非无涉,它们折射着人物的灵魂,建立着读者与作者在世界观上的共鸣。

王怀宇的小说总是接地气的,不管写什么,一定染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成阅读的张力。《芬芳大地》中对过去年代里金稻村人日常情趣的讲述就很有一套。如李勇浩最炫耀他拥有两把超长的烟火枪,那枪由十二节自行车链制成。其他男同学去求他做枪,至少需要攒下六节车链,其中一节作为报酬。老叔是名好木匠,他将一块坚硬的榆木方子做成能随意折叠的小板凳,成为精美的工艺品,起名为“瞎掰”。赵二良对“瞎掰”始终珍惜,带着它上大学,后来将它作为定情物送给姜婷婷,姜婷婷也因喜欢它而不舍与赵二良分手。这些有意思的桥段,都生动勾连起人物的命运,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而书写这样的乡土小说,营造起乡村生活的跃动氛围,往往与想象无关,更取决于作者的人生阅历、悟性和观察力。在这一点上,王怀宇享有天然的优势。

他的优势当然也包括熟练运用东北民间语言的能力。小说中赵有才嫌赵二良不听话,怒斥儿子说:“别叫我爸,你是我爸!”老叔去世后,老婶艾艾地对赵二良说:“没和他过够呢……”这些人物言语同样是小说中的精华,值得咀嚼,能够长久留住读者的目光并嵌入内心深处。

王怀宇是那片黑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作家,他与那片黑土地的情缘,又生长出他一部又一部深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