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动画的轮廓分屏 ——短片《探戈》及其他
来源:文艺报 | 刘书亮  2022年02月14日08:47

动画短片《探戈》剧照

波兰动画大师瑞比克金斯基(Zbigniew Rybczynski)的代表作《探戈》(Tango,1981)是动画史上颇具争议的作品。这部短片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然而关于它“到底是不是动画”的问题却让人们争论不休。

这部短片中,先后有36个真人角色逐一登场,并在一个算不上宽敞的房间里完成自己的生活片段,而且该片段不断循环往复。当房间里出现的角色很多时,画面显得格外拥挤,但这些角色的运动轨迹和速率却又恰好让他们避开了彼此,营造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奇观景象。

根据瑞比克金斯基的公司官网资料显示,为了创作《探戈》,他花费了大量精力进行人工逐帧处理——手动抠像,再手动合成。这难免会使这部短片的视觉效果有一定瑕疵。瑞比克金斯基自己坦言,人物周围有可见的黑色边线,胶片材料的不稳定也导致了抖动,灯光色温的波动影响了颜色的统一。为了让36个人的行动轨迹在狭小的房间里互不影响,瑞比克金斯基对人物的姿态序列在时间轴上进行了微调,于是《探戈》最后呈现出角色动态有时略快、有时略慢的状况。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虽然笔者更愿意将其归为以实拍为基底的作品,但毕竟它踩在了动画与实拍两种影像类别的边线上——瑞比克金斯基自己甚至将其称作“实拍动画”(live action animation)这种怪名字——因此在这里我们不妨以动画视角来审视该短片。

实拍与动画在这部短片中的模糊性并非本文要说明的关键,本文的重点是轮廓的分屏作用。《探戈》对每个实拍角色的逐帧手动抠像,形成了粗糙的轮廓。正是这一个个稍显简陋的、黑乎乎的边缘线,反而让作为观众的我们意识到了轮廓的普遍存在,并且这个轮廓是变动的——对《探戈》最终的画面效果来说,它不松不紧地贴着对应的真人角色,跟着他/她一起运动。它们像是形态不固定的子屏幕,框定着房间里的每一个人。也就是说,动画影像画面中所有可以被我们的视觉和思维系统识别出的轮廓都是潜在的子屏幕。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轮廓是可用于分屏的工具。

这样的观念可以解释动画中的不少现象;或者反过来讲,很多作品中都利用这种观念做过表达。譬如劳尔·瑟瓦斯(Raoul Servais)的名作《恐色症》(Chromophobia,1966),短片中,一名士兵登上瞭望塔的过程是以士兵的身体由下到上地依次出现(占满)在多个由黑色线条所表征的建筑结构轮廓之内的。这里每个三角形轮廓都成了一个临时的分屏,它在标识出建筑物局部的同时也标识出了士兵所在的位置。依靠这样一种表达,观众非常容易理解,画面中的士兵很快登上了瞭望塔。

轮廓对实拍影像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思维的重构,但在动画里往往要以线条勾画出实际的造型。因此,将轮廓作为分屏的观念工具,有助于动画向具备更多想象力的表意可能性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