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磨难也是生命的财富
来源:文艺报 | 陈建翔  2022年02月11日08:36

沙拉所著的《犹太妈妈的财商教育》是“特别狠心特别爱”系列中的一本,是面向儿童的财富教育书籍。作者的经历和感受是独特的、不容易复制的,成就了她丰富的感受和深刻的思想,以书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作者非常善于在平凡的、琐碎的、一般人未曾觉察的生活细节中,感悟并提炼出不同凡响的道理,这些道理,由于其来源具有跨国度性、普适性,超越了单一的时空结构和教育模式,因而经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需要一颗敏感的、既有博爱特质又有理性精神的心。当她向你娓娓道来的时候,这些道理融化在细腻的、生动的甚至具有诗意的生活故事的描述之中。作者以诗人敏锐的、柔情的眼光看世界,看出这个世界种种的美好,以感性的语言,讲述种种理性的深刻道理。

在工业文明时代,教育很容易“外在化”,过分重视知识、技能、规范、成绩,并将其当作成人“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倘若我们的教育普遍丢掉本心、“失魂落魄”的时候,这本书能够给我们警醒、反思和启迪。本书的核心理念是“理财就是理人生”,正如作者沙拉所说:“培养孩子财商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沦为赚钱的机器、守财的奴隶。相反,他们把‘理财教育’视为‘道德教育’或‘人性教育’,帮助孩子养成人生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在以色列生活这么多年,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大家:理财就是理人生,所有理财的基础都源自一个人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比如遇到事情要如何选择、如何应对,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应对方式,才能在今后的理财之路比别人先行一步,比别人更进一步,比别人更优秀……财商是不能速成的,真正的财商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过程中,这是一个长期过程。最好的儿童财商教育是在生活中,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财商老师。”本书把外在的财富,即钱财、资产、利益,汇入了内在的财富,即人性、道德、价值观的框架来思考,把经营财富与经营人生同时进行规划,把理财训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这是她的财商教育的基本特色。在这个大框架底下,她还提出了“注重数字和逻辑”“为孩子开个人账户”“生活有偿化”“不苛求完美”“赢输、赚亏都有相对性”等比较具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基于苦难的亲历者与后辈的指导者的不同身份,父母经常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面出现微妙的人格差别。自己经历了不确定性,并从不确定性的荆棘中、血泊中爬了出来,但却害怕孩子也经历不确定性,希望孩子能够沿着既明确又安全的成功道路度过一生。惧怕、排斥不确定性,竭力提高“成功率”,可能是成功者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的家族成功基因退化的奥秘。每一代人都希望在下一代人身上加一份保证成功的确定性的筹码,而竭力排斥、拒绝不确定性,实际上反而可能使被加码的每一代人丧失更多探索的可能性,也就是量子理论所讲的——“叠加态坍缩”。

关于这个问题,本书的见解是“磨难也是生命的财富”,这就是本套图书的总标题“特别狠心特别爱”值得我们仔细品味的地方。为什么“特别的爱”经常要通过“特别的狠心”来表达?因为“特别的爱”具有本爱、博爱的性质,它超越了一般的“小仁小爱”,超越了“偏爱”“溺爱”“狭隘之爱”“执著之爱”,所以它在用心上就更深一层,看得透、想得远、放得开,敢于放手把孩子交给充满不确定、“不保险”的自立之路,乐于看见孩子生命内在的财富自然生长起来,并在财富的增长中获得和体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