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啊呜:身高两米谢青皮
来源:《西湖》 | 啊呜  2022年01月19日11:05

这个题目,你信?反正我是不信的,哈哈。

但“身高两米”真实地出现在谢青皮的微信签名中,也存在于他的个人简介里。此外,还有“头上长草”、“热爱唱歌,五音不全”之类,无不让人觉得这个小伙子很“跳”啊。

有一次他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截图,内容是他17岁时的一封告白信,信的大部分内容都还算可以理解,无非一个故作深沉的小男生渴望那个女孩子的垂青,但到结尾他突然来一句:“你明白,我是个淫荡的男子汉。”我忍不住,噗一下口水都喷出来了,捂脸。

类似这种非常“跳”(或称之为突兀?)的现象时不时会出现在他身上,于是一众朋友都会被他激出一串爆笑,尤其是我这种笑点偏低的人。

于是我就想,青皮这家伙怎么不写诗呢!他的思维应该很适合诗歌创作所需要的那种灵活劲儿。而且跟我对比来看的话,我才应该是个专注写小说的人。因为我似乎从不会有他这种“跳”,而且还长期热衷于混迹在一群小说作者们中间——忍不住对自己产生写作方向错误的怀疑。

第一次见到青皮是因为参加去年夏天在杭州举行的青年作家培训班。短短几天工夫,我在朋友的力荐下,快速地读了他一堆小说,甚至包括一篇发在知乎上的练笔。一看就很喜欢,几乎篇篇喜欢。还真是很罕见的现象,毕竟我在读书这件事上是很臭屁的,很多很出色的作家,他们写了很出色的作品,我都会吹毛求疵,说,写得挺好,但不是我的菜。当然,我说喜欢,不是说他那些作品就无可指摘,而纯粹只是对味。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穷蝉记事二三》里面,那个同样叫“青皮”的小姑娘拉着男主人公穷蝉到山上去玩的片段,我不知道为什么,读着读着就盼望这小姑娘变成一只小狐什么的,至于这小狐是跟穷蝉继续玩耍,还是吸干他的阳气,我倒觉得无所谓了,反正她得成妖。后来发现“穷蝉”这个名字来自传说中上古时期姑幕国的领袖、颛顼之子,顿时心中凛然,一时竟不敢七想八想。好在作者只是写一个清泠泠如晨雾般的爱情故事,小姑娘青皮也没成妖,而且这个小狐一样的女孩子跟穷蝉之间的朦胧情感最终随风飘散了。后来我跟别的朋友说起这个片段,又忍不住会强调有“妖气”,惹得朋友讶异我的读感和眼光。而我则回忆起自己写过的两行诗:“这是晚春的浓妆/妖了少年,黄了青山。”(《雨》)用在这篇小说和青皮身上,貌似挺合适,于是这个“妖气”论便赫赫然有诗为证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妖气”?看他的访谈得知,大概是因为他注重“画面”感。可我总觉得这还不足以解释问题。既然我感知的是“气”,那定然有更隐秘深邃的关联。比如“妖气”的凉意,在青皮身上确是有的。他虽然能轻易逗乐众人,但并非聒噪的人。当他安安静静侧耳倾听的时候,我能感到炎夏老井的一点幽幽。又比如“妖气”流转间灵快的节奏感。这里必须先区分一下:是灵,不是轻;是快,不是冲。这种节奏感跟他说话略快的语速、反应迅捷的状态也很匹配。我们曾一起跟朋友们跑到一个专门玩狼人杀的游戏室,青皮是最早被众“狼人”视为眼中钉的“村民”,他似乎总是很快就找到了蛛丝马迹,搞得“狼人”们纷纷担心自己的不专业。至于“妖气”的奇诡意味,似乎更不必说了。我发觉他本就跟我相类,是那种喜好“猎奇”的人,至少在写小说上,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有意思”,所以他的小说难免会有些神神鬼鬼的奇妙玩意儿。这样想来,出现一点“妖气”又算什么?

然而,如上求证,似乎是我把小说当成了他的外衣,固然不太合理。只是我大概不能免俗地想要在“文如其人”的教条下挣扎一番。或者,你也可以理解为,这纯粹就是双子座无聊人一大颗八卦心爆发的结果。

二次见到谢青皮,并没有隔太久。朋友们说要聚会,于是就有了聚会。他请了假从厦门赶到杭州。然后跟不善言辞的我合住了一个房间,搞得我一直担心他会不会觉得同屋这个家伙太阴沉。我又因为常常不知道如何开一个话题,所以恐怕也少不了一些弄巧成拙的言辞。不过,我也懒得顾虑太多,一来青皮是男生,不是他小说里那个束着青绸的曼妙女孩子;二来仗着自己痴长好些岁,脸皮这类东西姑且不去看重吧。

这一次我才清楚地了解到他有做编剧的工作,他所在的公司正在制作一种新兴的物事——互动电影。这个东西,其实更接近游戏,是让片中人物在特定情境下作出不同选择,从而导向不同结局。其趣味的点正在于“选择”二字。观众(或游戏者)需要根据已有剧情进行逻辑推理、进行情感分析,进而判断可能的剧情走向。他给我看了他正在参与制作的一个片子的片段,我忍不住指出了几处剧情设置上的问题,他很无奈地表示,并非他没在意到这些问题,而是现有条件下要做完善很困难。我发现他面对这些专业问题侃侃而谈的时候,似乎比谁都认真,他有那种超出自己年龄阶段的专注与成熟。

这个感受让我想起他的小说《湖底的恶童》。“恶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一种社会话题意义上的思维焦点。近些年,替小孩的父母教训孩子之类的言论和故事,慢慢在我们周围以一种慢热的姿态浮现出来。于是“恶童”成为我们拷问人性的一个视点。青皮这篇小说的结尾,叙事者“我”和少女“杨青青”相继被一个绰号“歪眼”的青年投入湖中,“我”看到“突然一团光跟着跃入了水中,那是青青的尸体,她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清晰可见,绿色的湖水包围着她”,而且“恍惚中她好像睁开了眼”。我反复看着这段文字,忽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加斯东·巴什拉所说的“奥菲利亚情结”么?巴什拉说:“水使死亡人性化,在最无声息的叹息中渗进了一些明快的声音。”(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顾嘉琛译,第97页,岳麓书社2005年版。)但这种明快又让人感受到更暗黑的青春色调。而那个湖本身“是个不见人的好地方”,这种人迹罕至的封闭性,反而让无处安放的青春终于找到了归宿。慢慢下沉的讲述者“我”和已死的杨青青在水的拥抱中进行了最后一次对话,杨青青问:“真的还会有以后吗?”“我”回答:“没有了。”这里有一个诡异或者说悖谬性的内容:杨青青已死却又发问了。这种诡异或悖谬在我看来是小说人物对死亡所具备的终结性的再一次偏执确认,在两个人物的感知中,人死,“在无望中无法再进一步”(《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第103页)。于是暗黑尽头,竟产生了一丝丝安宁。因无望而死亡,又以死亡终结无望,青皮所描述的暗黑其实已经远远越过青春的范畴了。

我的朋友中,陈树泳也曾以“恶童”为题写过小说。对照来看,树泳的《恶童》专注在占有欲、嫉妒心以及形之于外的暴力行为;而青皮的“恶童”则在受虐、死亡、冷漠之间探索青春的暗黑。前者是现实风格,多少还有暴力之下鲜血流出的热度;后者则带有哥特气质,阴冷而让人无法贴近。从接受上来说,树泳的小说显然会在第一时间让人产生代入感,而青皮这篇则不会。但青皮的厉害之处在于小说中纠缠不清的欲念潜流——杨平、歪眼和作为叙述者的“我”对少女杨青青各自不同的情欲态度,被杨青青毫不抗拒地全部收拢在自己身上,继而又以静默的死斩断一切。这其中少女心性的微妙成为引人回味的关键点,所以,我现在琢磨的是,这个才24岁的小年轻到底是怎么把握到豆蔻少女的心性的。这也是他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之处吧。

可是,你看看他的脸,青春洋溢、咧嘴嬉笑,随时可能C位出道。他还年轻得像只蹦来跳去的小兽啊。

最近听青皮说,工作已经辞了,赋闲在家了。其实他早就对我说过这个打算,我没认真听,他却认真付诸实施了。我不由感慨,年轻人真是敢想又敢做。然后想着三见谢青皮会是什么时候,我必须得亲自观察一下,扔了工作的小年轻会跳多高。会不会比两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