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人民性”铸就新时代文学不朽的荣光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宸江  2022年01月07日09:34
关键词:新时代文学

新时代是中国文学书写的新坐标,新时代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新形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要矛盾是推动时代变革的基本动力和显著标识,也是时代划分的根本标尺。马克思在其众多著作中都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标准对人类历史进行时代划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的新的社会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新思想统一行动。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基础上,诞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指导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胜利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时代对文学书写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提出,“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在全面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文艺工作出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论述基础上,在深刻领会其对我国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嘱托后,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文学”这一全新的文学形态,并从书写内容、创作目的、评价标准、实现路径、精神向度等不同侧面对其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在这些解读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新时代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民性”,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新时代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与原动力。在当下的历史语境中,新时代文学的“人民性”不单体现在创作与接受主体、主题内容上,更体现在精神向度、实践路径、评价标准、功能价值上,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时代文学的创作与接受主体空前庞大。进入新时代,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成为推动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两大生力军。传统文学作家多为具有专业文学背景的精英群体,其对个人的文学创作有较高的专业追求,所以作品的接受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而受资本影响以互联网为创作阵地的网络文学吸引了背景多元且数量庞大的创作者和阅读者。截至2020年底,网络文学用户4.6亿人,网络文学创作者2130万人,累计作品2905.9万部。

新时代文学的主题内容是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新时代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巨大的书写空间。以时间为序,追溯历史,作家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写它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回顾成长,作家们在党的百年风云中汲取营养,以初心为起点讲述它矢志不渝的使命与担当;关照当下,作家们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擎画典型,讴歌英雄创造时代的魄力与荣光;放眼未来,作家们在浪漫的想象中规划描摹,在艺术的世界里畅想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空间为序,新时代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行业,带来了现实环境的巨大变化,其中有很多是此前文学未曾触及的领域。

新时代文学的精神向度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的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多样的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呈现出复杂且多变的人物形象,他们的精神追求多与时代同频共振。文学所反映的精神向度不同于80年代文学的感伤与反思,90年代文学的个性与欲望,新世纪前十年文学的媚俗与娱乐,而更多地着力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展现人性的真实、善良与美好,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民主,颂扬国家的进步、和谐与富强。

新时代文学的实践路径是从“高原”向“高峰”攀登。新时代文学创作者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将目光投注于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而要在不断提升自身文学创作水平基础上,走出舒适区,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用自己的脚力深入广阔天地,用自己的眼力细致观察,用自己的脑力想象创新,用自己的笔力形塑讴歌,生产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新时代文学的评价既注重作家德艺,又注重作品人民满意度。新时代文学对作家及其作品有着双重要求。创作者不仅是文学写作者,更是社会精神引领者。所以他们既要具有较高的文学创作水准,又要注重自身修养与社会形象,努力做德艺双馨的文学工作者。对于作品评价,在原有专业评价体系外,扩大评价主体,广泛倾听读者心声,将专业标准与民间标准相结合,更加客观、真实地体现作品成就。

新时代文学的价值功能是讲好中国故事,满足精神需求。从世界格局来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文学必然肩负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树立新时代中国人“可信、可敬、可爱”的世界形象,传递中国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贡献与担当。从国内发展来看,面对新的社会矛盾,新时代文学必须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需求,用文学温暖人,用文学滋养人;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时代文学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推动各民族文学共同繁荣。

坚持以“人民性”为核心创作新时代文学,坚持以“人民性”为标准评价新时代文学,它必将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创造另一个辉煌。

(作者系兰州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