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烈火芳菲》:一曲历史和人性的壮歌
来源:文艺报 | 李恒昌  2021年12月31日13:30
关键词:《烈火芳菲》

评论家丁帆曾说,“历史、人性和审美,是文学史的不二选择。”其实,不独文学史,对于绝大多数优秀文学作品来说,历史、人性和审美也是其必须具备的应有品质。仔细阅读由铁流和赵方新共同创作完成的长篇报告文学《烈火芳菲》便会发现,这部长达48万字的著作,也具有这种优秀品质,完全可以称之为一部关于胶东革命的历史、人性和审美壮歌。只是其所蕴含的历史、人性和审美品质,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内涵,而且放射着属于时代和人民的生命光泽。

“历史”——《烈火芳菲》真实还原、形象再现了战争年代胶东半岛革命的恢宏历史,引导读者更好地窥见历史的真实,把脉历史的发展规律。

“这是一段隐秘的家国往事,也是一段不应该遗忘的家国记忆。”其中包括极为悲壮的“一一四”暴动、史上有名的天福山起义、至今被传颂的“马石山十勇士”,从胶东党组织的成立,到胶东抗日武装的建立,到迎接新中国的成立,有胜利、有挫折,有经验、有教训,可谓气势恢宏,波澜壮阔。从中可以窥见革命的艰巨性、复杂性,引导人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这是一种为胶东地区所特有的历史。作品书写的故事,是纯粹胶东大地的故事,是这片盛产海蛎子味方言、火药桶式脾气、野性奔放大秧歌的土地上的故事,是胶东半岛齐鲁儿女的故事,是大地海洋之子的故事。因此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尤其是作者将300多位乳娘为八路军、解放军抚养1000多个革命后代的故事挖掘出来,为她们塑立了不朽的艺术雕像,相信从此之后,“胶东十二姐妹”“胶东乳娘”,将会和“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一样广为传颂在共和国的大地上。这是具有某种神秘性质,并深具发展规律的历史。作者善于从历史的某些细节中,窥见历史的隐秘,洞见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作品曾写道:“这封把胶东共产党人直接引向1935年白银季的血雨腥风的指示信,就像一朵斑斓而吊诡的云朵飘过历史深邃的苍穹,又像历史幽深的小巷里走过的神秘过客。”这意在揭示党组织来信的独特作用。“三个人都是水里来火里去的革命者,在风云诡谲的时代里,每个人都以带有自我个性气质的行动为时代做着注脚。”这里意在揭示个人在时代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邮递员左手一封信,右手一封信,假设他一不留神,投错了时间和地址,那将会呈现出一种怎样的情形呢?”这是对历史发展进行深度分析,彰显的是历史的必然与偶然之间的关系,规避了对历史再现的简单逻辑,使那段独特的历史显得更加神秘和深邃,也更具启示价值。

“人性”——《烈火芳菲》坚持了以人民性为根本的人性原则,彰显了革命者身上的人性光辉,折射出感天动地、征服人心的强大力量。

这是体现人民根本立场的人性,可以说,人民性是这部作品最显著的特征。革命者刘经三曾经自导自演绑架自己父亲的“好戏”。他为什么这样做?一切只为了革命,为了人民。胶东地区革命领导人理琪,一定要将两个熟鸡蛋送给神经受了刺激的烈属“疯子”三叔那里,看着他吃下去!这样做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所坚持的人民性立场,是党对烈属的关爱。党员张静源因为革命工作,要撇下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妻子不理解,他说:“我可以丢开你们母子,但不能丢开党呐!我的生命是属于党的。”在总结“一一四”暴动失败时,柏希有说:“对!我们这次斗争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失去了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孤军奋战,瞎子摸象,哪有取胜的道理?”当革命遇到困难,迷失方向时,张修竹说:“我们赶紧跟省委写信联系吧,请求省委派人来拉咱们一把!”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了他们高度自觉的党性原则,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戒”。这是体现非凡母爱和母性的人性。作品塑造了“胶东十二姐妹”和“胶东乳娘”的系列形象,体现了她们所特有的更为广阔的母性。在极端残酷的战争中,年轻的革命者前赴后继,走向硝烟弥漫的战场;在战场的后方,乳娘们接过组织的重任,以非常秘密的方式,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和甘醇的乳汁,滋养1000多个革命的孩子。她们中的一些人为了照顾革命者的后代,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

“审美”——《烈火芳菲》一改报告文学的传统写法,蕴含了独特优美的审美品质,展现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是一种诗性之美。作品虽然属于报告文学,但参照了小说的写作方法,整部作品像小说一样精彩,诗歌一样优美。最令人赞叹的书名,体现的是烈火般的质地,芳菲般的诗意。这“烈火”是革命的烈火,也是真理的烈火;这“芳菲”是女性的芳菲,也是母乳的芳菲。纵观全书,虽然写的是异常惨烈的战争,但极具诗情画意。从“白银季”蕴含的革命的“暴风雪”,到“山海魂”蕴含的党的精神、人民的力量,再到“芬芳纪”蕴含的女性之美,无不具有诗性的美。“段佩兰就在门外纳鞋底放哨,那时高天流云,神清气爽,她光彩照人,连自己都感到了自己的神采。”这样的诗性语言贯通全书,俯拾皆是。这是一种崇高之美。因为作者歌吟了崇高的家国情怀。连矫凤珍曾说:“孩子他爹妈都在前线打鬼子,咱给他们抚养孩子也是抗日哩。”“保证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这是革命的后代,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以后咱们还得指望他们建设国家呢。”这些认识深刻地体现了她们一心想着国家、一切为了他人的家国情怀。这是一种女性之美。因为绽放了女性的独特芳菲。在作者笔下,“胶东十二姐妹”最美丽的地方,是她们身上散发的独有光芒,简直是女神一般的形象:“胶东王氏十二姐妹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大水泊的夜空,从来都是男人出将入相的舞台,突然被十二个女子瓜分了戏份,她们的加入,使胶东抗战这部大剧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更加摇曳多姿,也将一段浪漫的玫瑰色的记忆永远留在了那个血火奔涌的年代里。”这是最靓丽的风景,也是最审美的所在。这还是一种正气之美,作品发出的是正义的声音。

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天地正气、革命的正气和英雄的正气。因此,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