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有态度】我们时代的文学书写:痛点与期待 刘大先:文学评论的形态应该是参差多样的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大先  2022年01月13日07:46

开栏的话

在当下文学的热闹与蓬勃之下,开放的争鸣与真诚的批评是否还拥有一席之地?一个时代的文学生活固然诉诸活力与繁荣,但热闹的表象和对流行的追逐从来都不该是衡量文学品质的唯一标准。态度关乎内心,态度呼唤坚守,我们期待以直接而又真诚的探讨,直面文学现场,直击文学话题。为此,中国作家网开设《有态度》专栏,希望可以构建更健康的文学生态,引领更理想的文学生活。

专栏第一期从“总体视野”出发,观照文体,邀请作家、评论家围绕“我们时代的文学书写:痛点与期待”进行笔谈。

——编者

中国作家网:您认为目前的文学评论存在哪些问题?可能解决的路径有哪些?

刘大先:这个问题很大,我也只能笼统地说,文学评论最主要的问题是很多人把“评论”当成了“鉴赏”,鉴赏固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不能停留在赏析的层面。因为评论不是评论对象的附着物,它应该具有自己独立的品质,就是即便评论对象并非那么经典,很可能是速朽的,但评论自身也能够成立。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是罗兰·巴特对巴尔扎克一部并不出名作品《萨拉辛》的分析,那个作品现在很少有人读了,但巴特的分析还有人读。这就要求评论者树立自己的主体性,让评论生产出问题、理论或者方法,从而成为后来者可以借鉴与仿效的范例。说到底是评论者的问题意识和思想深度,如果说语言、修辞与表述是面子,这个就是里子,就是评论立得住的根。当然,这也不是说审美批评、形式批评、内部研究不重要,金圣叹的点评、布鲁克斯在《精致的瓮》里对邓恩《成圣》、弥尔顿《欢乐的人 深思的人》、格雷《墓畔哀歌》、华兹华斯《不朽颂》、济慈《希腊古瓮颂》的分析同样影响久远。

中国作家网:您理想中的文学评论是怎样的?

刘大先:仅就文学评论而言,我觉得伊格尔顿和萨义德的作品树立了典范,就是他们会由文学文本生发引申到社会、政治与历史,从而走出了审美的局限,将文学作为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评论也就跨出了文学的局限,成为一种可以为其他门类艺术乃至其他领域的人所汲取的思想与精神资源。但这只是我个人的偏好而已,正如人的脾性、文学的风貌是多样的一样,文学评论的形态也应该是参差多样的。

中国作家网:就“青年批评”谈谈您的观察和发现。青年批评家们面对已完成的众多经典批评,如何能既不重复前人又有所独创?

刘大先:“不重复前人又有所独创”的根本是要立足在对前人学习继承的基础上“接着说”,学习意味着学理性的成立,即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知道别人说过什么,进而才有可能有所增益。不过坦率地说,人文学科话语很难说“独创”,这一点跟自然科学上强调“创新”不同,我们可能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传承”。批评的意义就在于有传有承,会洗刷、抛弃掉一些东西,继承、传递另一些东西,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选择和塑造过去与未来。艾略特说的“传统与个人才能”,布鲁姆说的“影响的焦虑”,可以放在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都是从传统中生长出来,可能不自知习得的事物与观念,成为无意识,没有完全意义上的“一空依傍,自铸伟词”。所谓的“经典”也都是与既有正典对话的“经典化”的结果。

中国作家网:视听时代,或者众声喧哗,或者一部作品只供专业评论家和少数读者阅读,您觉得文学评论“解读”作品的“有效性”有多大?

刘大先:我们从来不能设想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有效性”,它总是针对具体语境、人群和观念立场相对而言的。那么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基于何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美学观所发出的批评,有专业的批评、有业余的批评,有媒体的批评、有纯粹的个人意见,无论何种“解读”,只要在它自身的逻辑之内能够形成自洽,那么它都是有效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批评都是视角主义的,而非普遍主义的。

中国作家网:就“当下文学如何参与社会生活”谈谈您的观察和发现。

刘大先:当下文学在总体社会文化生态中无疑日趋变成了一种小众文化了,它只是众多生活选择中的一种。这个“文学”是一般意义上我们理解的那种以审美和形式创造为核心、以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为主的文类,这是一种现代以来的文学观,但前现代的文学观要开阔得多,它是一种泛文学、杂文学或者说大文学。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文化融合,政治与经济、文化与资本、科技与人文、符号与现实……诸如此类,打破了现代以来的“分化”格局,重新有种混杂的趋势。文学在这种语境中,其功能呈现多元面相:秉承意识形态主旋律的宣传教育,传播与引导的普及提高,道德熏陶与精神提振的陶冶净化,观察、反思与批判的认知,形式创造与美学发明为主的审美探索,侧重消费的娱乐休闲,等等。文学的批评话语同样出现革命话语、启蒙话语、市场话语和科技话语并生的局面。文学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谈不上参与不参与,我觉得问题的着力点应该是在现实感上,也即不能闭门造车、闭目塞听地摇唇鼓舌,在文学内部形成封闭的小圈子,那样它真的就是在自我矮化、自我空转。

刘大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著有《八旗心象》《从后文学到新人文》等十余种,曾获鲁迅文学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等。

(本期栏目主持人:杜 佳 李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