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戏曲现状观察之十:继往开来展宏图
来源:中国社会报 | 云德  2021年12月19日11:06
关键词:戏曲

今天是观察笔记的最后一篇,重点是畅想一下戏曲的未来。这之前,我们讨论过戏曲的地位、形势、题材、程式、流派、人才、市场、继承创新和样板戏回望等等,既感其悠久、嘉其辉煌,叹其低迷、忧其式微,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然更有美好的期冀与希望!唯感伤潮起潮落、岁月如梭,往事如烟久矣!然乐观也好,悲观也罢,作为局外人我们只不过敲敲边鼓而已,还是那句话,真正掌握戏曲命运者还在戏曲界自身。

中国戏曲是号称与印度梵剧、古希腊戏剧并列的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也是目前世间仅存的古老戏曲品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基因与文化记忆,凝结其间,浸润其中。在铿锵的鼓点和不绝的弦音里,飞扬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激情与梦想,散发出民族艺术绵延不绝的气息与芳香。然而,残酷的现实是,戏曲似乎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陷入艰难困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视而不见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是任其随波逐流、自生自灭,还是寻觅良策、开辟新路,成为摆在世人面前不容躲避的历史课题。如果这一承传着民族精神印记的古老艺术,在这代人手里失传失势,我们岂不成了民族的罪人?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化挑战为机遇,把戏曲的生存困境变成一次绝处逢生的命运转机,再激活力,重振雄风。

戏曲是中华民族世罕其匹、无比珍贵的文化宝藏,也是人类流之久远且依然活着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视这份难能可贵的文化遗产,遏制其衰落下滑的势头,千方百计地促进戏曲的中兴。首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上进行科学规划,做出总体部署。势者,时也。时代不同了,对戏曲的认识也要随之变化。我们必须立足现实,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待戏曲。既然是一块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就不必视之为生机勃勃的参天大树,不能渴求戏曲再次回到文艺鉴赏的中心位置,甚至也不能期望全社会重新兴起戏曲观摩的大潮。靠盲目的行政命令方式揠苗助长,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简单化推向市场,都无助于改变戏曲现状。承继优良传统,可以考虑两条腿走路。一是切实将传统文化保护起来,高标准地养一批高水平院团,规规矩矩地演好老戏,原汁原味地传承经典。像日本的“能”作为国家级招牌形象,重大节日、重要场合拿出来,让人们真切体验传统艺术的纯正韵味。二是放手其他的探索性团队另辟蹊径,专演那些经过巨大改造能适应时代变化且有市场效应的新剧目,给予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和经费支持,允许破窗,无须苛求,努力闯出一条融合传统与现代、会通古典与新潮的新路来。

其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遵循戏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鼓励形式多样的革新创造。戏曲要想跟上时代进步的节拍,就必须面向现实,敢于吸收借鉴一切合理的、有利于戏曲表达的科技成果和艺术技巧,推动戏曲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创新。创新不是拉郎配,不是赶时髦,而是符合戏曲规律的合理化吸纳与改造。比如说现代科技的声光电技术和西洋、电子乐融入戏曲,对丰富戏曲表现力和调节舞台的音响照明效果等,都产生了很好作用,值得继续尝试。但“拿来主义”要把握好分寸与尺度,舞台改造决不能与中国戏曲的以虚代实、虚实结合的写意风格相背离,不能与以表演为中心刻画环境和人物的戏曲本质相抵牾,否则就是对戏曲本体的违背甚至破坏。舞台的空灵是以实境为基础、虚境为指归的,目的就是营造出戏曲诗化的意境。如果过分追求舞台奇效,与剧情无涉的灯光电乱闪,或者不论情境需要一律重金属音响,扯着嗓子喊唱,着意以高腔追求掌声;如果舞台过于求实,热衷大制作,像《赤壁》一样台上实景摆得满满当当,丢失了境外之象的天籁意味,演员就没有了表演的空间;如果过度追求装束的华美,一出戏换十来套服装,一套比一套好看,既不符合戏情戏理,又劳民伤财,更无法下乡演出。这种功夫在诗外的“炫酷”方式和盲目的“叫好”主义,不仅严重影响了演员的自由表达,败坏了戏曲的古典美,而且还会毁掉戏曲的未来。正确的方式还是在坚守正宗、正统、正派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像陈云同志所强调的:出人出书走正路。无论是老戏新戏,都要坚持内容为王、以表演为主的原则,坚持舞美形式只是营建戏曲以歌舞讲故事的适宜空间,努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努力把戏演得生动感人、充满撼人心魄的神奇魅力,用真正守正创新的优秀剧目找回戏曲昔日的荣光,撑起戏曲舞台未来的天空。

再者,尝试以结构性变革来调整剧种布局,在文化生态的供需平衡中推动戏曲进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是说戏曲院团越多越好。现在各地不计客观条件和文化需求,无差异组建各色戏曲院团,表面上阵容十分强大,但大多院团演出场次很少,闲置严重。资金拨付平均分配,每个团养得半饥半饱,既无助于艺术提升,也难于提高待遇;既浪费了资源,又荒芜了人才,还人为加剧了戏曲危机的群体性焦虑。倒不如改变一下思路,合理调整戏曲布局。国家级重点剧种保留三五个顶级院团,一般地方戏保留一两个院团,全国争相邀请,每个院团都有戏可演,每个演员都有充分的登台机会,戏曲成了稀缺性资源,一年到头忙不过来,还愁戏曲不受重视、没有市场?

这里必须强调,倡导院团少而精,绝不是动斧头、砸饭碗,曾经的盲目扩张不是演职人员的责任,改革的阵痛不能让他们承受。这就要求政府精心谋划、从长计议,在不损害当事人利益的前提下,采取公家主办和名伶挑头带戏班相结合,重组、合并、分流和人员自然更迭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政府依照演出场次、观众数量和社会影响力等业绩考核指标,通过专门委员会严格评审,给予既能保底、又有倡导趋向的差异化资金扶持;既保障了从业者享有足够的职业尊严,又能充分调动起业界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全系统建立起乐业敬业、公平竞争的良好风气和激励机制,推动戏曲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当然,结构调整是个系统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程,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院团如何调整,艺术怎样发展,都要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科学决策,切忌草率行事大轰大嗡。只有精心设计、从容布局、分步实施,才有望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面对来势汹涌的信息化大潮,戏曲这块人类文明史上最为璀璨的文化明珠正面临严峻的时代大考。一方面,我们坚信有着坚实群众基础和顽强生命力的戏曲,定能顺应时代需求,做出因时制宜的自我调节与转型,经受住历史的淘洗与筛选,找到化险为夷的新通道;另一方面,社会各界特别是戏曲行业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不再把弘扬优秀文化当作一个随意喊喊的标语口号,而是拿出更为具体更切实可行的细化措施,给予最大可能的政策倾斜、物质保障、精神鼓励和现场捧场,双向发力,共同推动戏曲走出低谷,走向光明的未来。

戏曲作为一种融会中华悠久文化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其内涵博大精深、范式经典儒雅、唱腔韵味醇厚,堪称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戏曲的魅力和精魂,鲜明勾勒出了传统艺术充满活力的苍翠身影,赢得了世人的普遍尊重与深情守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戏曲界同仁迎艰克难、拼搏奋进,就一定能够打开一片新天地,让戏曲在新的世纪焕发生机,重放异彩。

最后,愿以一则小诗为本文作结,送上我们对中国戏曲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美好祝愿:

勾栏千载话春秋,

生旦净丑竞风流。

市井庙台悦黎庶,

紫禁城头戏王侯。

昔时谷满彩声烈,

而今客稀生计愁。

艺随时代遗训在,

且盼梨园起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