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那山那村》:脱贫攻坚的崀山赞歌
来源: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肖惠敏  2021年11月11日09:30
关键词:脱贫攻坚

何石是一位踏踏实实扎根在一线的作家;同时,他也是崀山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在场者与参与者。阅读这部小说集,我们可以在作者动人的文字间感受到其浓厚的故乡情怀,我们可以在作者温柔的笔触之下细细体会他对于生养他的那方水土的熟悉与热爱。通过研究何石早期的作品,《山那边的那边》《小渡风流》等出现过的“泥湾渡”“大顶岭”“八里山”“千秋寨”这些令他魂牵梦绕的地名,也一直贯穿于他新近的小说《泥湾渡脸谱》《千秋寨寨王竞夺记》《那山那村》等作品中,为其一系列的故乡题材作品奠定了主基调。

脱贫攻坚是当今时代的重大社会主题,近年来,以脱贫攻坚为创作题材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扶贫文学如雨后的春笋一般,正在蓬勃发展。何石的小说集《那山那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0年出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力作。该书收录了何石对崀山地区精准扶贫的一系列纪实小说,共12章18.5万字。值得注意的是,何石在以崀山地区扶贫攻坚实践为背景的文学创作之中,他并没有停留在单纯的记录层面,他选择沉浸在崀山农村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对扶贫攻坚战进行见证与反思。本文从何石的小说集《那山那村》的文本着手,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中的人物群像,发掘作者的写作特点,尝试通过对何石小说集《那山那村》的分析,为新时代脱贫攻坚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寻求无限的可能性。

一、脱贫攻坚英雄谱

刻画人物是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人物也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不竭动力。小说集《那山那村》 能以短短的篇幅将12个鲜活完整的脱贫攻坚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恰得益于其对脱贫攻坚先进人物群像的塑造。

在小说集《那山那村》中,最有光彩、最引人注目的先进人物形象,就是那些为了脱贫攻坚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扶贫干部形象。他们不但能努力熟悉政策,尽力摸排情况,细心劝说,更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帮助百姓化解脱贫矛盾。何石的小说集《那山那村》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为我们真实地展现了这些优秀的扶贫干部是怎样在崀山地区放光发热,是怎样将崀山地区的脐橙产业发展壮大,是怎样帮助崀山地区百姓脱贫致富的。

开篇的中篇小说《那山那村》,讲述了退转军人陈松柏夫妻俩齐心带领赤泥村致富的故事,村支书陈松柏作为一名优秀的退转军人,他有能力有胆识,在工作与生活中从来不计较得失,他和他的妻子刘梅兰齐心对赤泥村和八里村进行产业改革,他们不仅带领赤泥村和八里村致富,他们还计划拉动周边村寨共同进步。陈松柏自90年从武警部队退伍之后,他就进了赤泥村的领导班子,多年来为赤泥村的脐橙产业发展倾心竭力。毋庸置疑,赤泥村产业转型的扶贫之路是坎坷的,陈松柏在扶贫攻坚工作中虽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考验和挑战,但是他一直把这些坎坷视为财富,他认为只有足够多的困难与考验才能够磨砺他的心智,这些困难与挑战帮助他丰富了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同时还锻炼了他的工作能力,正是这些财富才能使他快速的成长为一个成熟而又稳健的优秀村支书。

《那山那村》的第二章《将心比心》则是取材于以“生死状”而闻名全国的优秀共产党员女支书易晓金的故事,以之为原型的主人公女支书许仲英,她为了让上访户刘松林顺利的与新渡工交接工作,同时又要帮助老渡工刘松林发家致富,她选择自己掏腰包,解决了老渡工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难题,并且让老渡工刘松林来自家的果园学习脐橙种植技术,将老渡工的脱贫与村里的脐橙产业相衔接,而她本人却被查出身患乳腺癌,在得病的情况下,许仲英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扶贫事业,她仍然想要继续为崀山地区的脐橙事业不遗余力的奉献力量,在她病倒以后,她还立下了不要政府负担她生病一分钱的“生死状”。作者对许仲英的刻画,凸显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让人动容。在《那山那村》中何石还着笔刻画了曹劲松、符处长等驻村干部“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正面形象。令人惊喜的是,何石并没有刻意的、模式化地通过拔高思想的写作手法将崀山地区的扶贫英雄塑造成“高、大、全”的理想化英雄。而是通过他们与老百姓打交道的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人生百态,去表现他们的普通、平凡以及柔软的内心世界。像刘梅兰、许仲英等女扶贫干部在面对老百姓胡搅蛮缠时都曾苦恼、迷茫、伤心。小说集《那山那村》还着笔书写了扶贫干部们的家庭生活,着笔描写扶贫干部们因为要坚守岗位,忙于扶贫从而引发了夫妻矛盾。这种本色化的人物书写方式赋予了扶贫英雄干部以丰满的人性血肉,更加立体,更加感人,也更加真实。

《那山那村》也着意为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普通百姓泼墨。张清平等社会爱心人士,都曾体验过生活的不易与辛酸,而他们在勤劳致富后不但没有骄傲忘本,反而在实现自身的华丽转变后反哺社会。而作品中塑造的张兴旺等企业家,他们深入内地参与扶贫开发项目,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这批企业家的身上得到了传承弘扬。而刘松林、王阿毛等不甘于贫穷、自强不息的普通百姓形象也十分令人动容。他们原本就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然而不期而至的厄运,愈是将他们的生活推向了更加贫苦的深渊之中,但是他们选择不向命运妥协,依靠自力更生,实现了从贫困的小人物到脱贫致富的人生华丽逆袭。

有人曾认为,任何扶贫作品创作中的人物主体,只能进行扶贫干部和扶贫群众的简单分类。然而在新时代的乡村,被时代淘洗得五彩斑斓的芸芸众生,他们在脱贫攻坚的普惠政策下,已经变得十分的丰富而立体,圆滑而多变起来。我们不难发现何石在书写村干部群体或与之关联的矛盾体时,既不失应有的审美理想,又具备了弘扬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力。因此,扶贫干部内部权力的斗争、利益寻租的两面性,以及部分群众不按常规出牌,喜欢耍小聪明、玩花花肠子,甚至有的群众动不动就要上访或者告状的人性弱点,在作品中就愈发显得其合理而又真实。但无论如何,这些终究不会动摇大多数像许仲英一样脚踏实地、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扶贫干部的整体形象。

二、崀山情怀

(一)浓郁的生活气息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土改小说,到此后的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改革文学,大多作家在对先进人物形象进行塑造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模式,就是十分刻意地突出或者十分刻意地强化先进人物的英雄主义气息,那些人物形象往往具有鲜明的理想化、精神化色彩,因而相对缺乏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血肉气息。

《那山那村》虽然也取材于当下正在进行的伟大政治实践,但何石在刻画先进人物形象时却完全没有陷入僵硬的模式化,何石并不拘泥于通过扶贫工作的细节来刻画人物,他也会把笔触放到他们的生活之中,对他们进行观照,细细地描写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性、情,凸现他们身上具有的平凡与质朴,踏实与柔弱。如在《那山那村》中张清平年少时对刘梅兰的觊觎,充满羞耻感的偷看,那种少年时的悸动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读者可以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且重新体会当年那份心跳。总而言之,小说集《那山那村》中的先进人物形象非常质朴、非常踏实并且非常接地气,他们确确实实是英雄,但是他们也足够平凡化,足够普通化,足够本色化,他们的存在让人敬佩,让人温暖,却不会让人觉得遥不可攀。小说集《那山那村》紧扣崀山的地理历史与风土人情,通过编织生动而曲折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崀山脱贫攻坚环境中的扶贫人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深切的乡土情怀

“乡土情怀”是每个人对于“根”的执念,故乡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的歌颂。何石曾在《那山那村》的后记中说道:“回眸我的创作,真正满意的还真就是这些故乡题材的作品,多年背着行囊文化行走的岁月中留下的无数记录那些城市发展的喧嚣和创伤的文字,并未带给我回味的惊喜。倒是这些和着泥土芳香的熟悉面孔,巍峨挺拔的群山一样真性情的乡里乡亲,时刻萦围在我的笔头,给了我无尽的能量,让我能乐此不疲,并不孤单地向着文学之巅勇敢的攀爬。”作品中作者深切的乡土情怀体现得非常明显。

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文字,淋漓尽致的描绘了崀山地区崇山峻岭的秀丽,在他的笔下,崀山的黄昏是这样的:“落日黄昏,登上放生阁,但见长堤柳岸,金岭如黛,粼粼碧波,霞光荡漾,山川城廓尽收眼底……”而崀山的四季是这样的:“四季青黛葱郁,春有绿叶,夏有花芳,秋有金黄,冬有果香……”体现了作者对于家乡崀山地区美景的无限喜爱。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塑造了刘松柏、许仲英等一系列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崀山优秀干部,还塑造了王阿毛、黄大牛等一系列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崀山勤劳百姓,对于这样的一些小人物,何石并没有使用太多华丽的辞藻去描述,而更多的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平凡的小事去尽情展现。

作者还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崀山地区的“百里脐橙连崀山”的脐橙产业,是对家乡发展的无限肯定,这是由心而发的无限自豪。

三、叙事与细节

(一)叙事角度与叙事形式

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反映农业合作运动主题的文学作品相比,如今关于扶贫的文学作品的体裁已经开始多样化,如小说,散文,诗歌,笔记,日记,读书笔记,纪录片,报告文学(或非小说类)。所以,单单从叙事的角度来看,扶贫小说相较于之前单一化的现象,现在的扶贫作品叙事角度应该是丰富得多。扶贫是全国性的政府担当与作为,所以扶贫干部身份,成为扶贫作品创作中作者最常选用的视角。

在何石的小说集《那山那村》的12个故事中,何石并没有拘泥于视角限制,也没有将目光仅仅只聚焦于扶贫干部,在创作过程中,何石更多的是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进行故事的讲述,灵活的运用了全知视角来描述各种背景条件与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在小说《将心比心》中,作者使用上帝视角讲述了支书许仲英工作时动不动就被刘松林上访,在村里推动脐橙产业发展的时候不被理解的不利,同时也向读者道出了老渡工刘松林的老婆患有眼疾,儿子不愿意继承家业,家中粮食收成较差,唯一稳定的生活来源只有渡船的不易生活,村支书和老渡工各有各的不容易,从而引发矛盾的故事,从侧面反映了扶贫工作开展的困难程度,以及产业转型之前老百姓的心酸,让读者对扶贫攻坚工作的进行有了深入的了解。

(二)细节描写

从手法形式上来看,何石擅用细节描写。他创作时不但写出了扶贫攻坚、脱贫致富路上的众多感人故事,而且他依据时代背景,抓住各个人物的特点,尤其擅长从每个人物的人生、家庭与情爱等角度,注重突出人物精神与个性的呈现。如《那山那村》在写脐橙示范村支书陈松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时,他不仅仅拘泥于讴歌陈松柏夫妇为脱贫攻坚事业做出的贡献,而在故事的叙述中还穿插了陈松柏夫妇与张清平、徐秋菊夫妇之间的恩怨过往及他们各自的人生故事;《将心比心》在写石泥村女支书许仲英的扶贫事迹时,通过她在身患癌症后签“生死状”的感人之举,突出了许仲英无私奉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尚人格与伟大精神;而《掰腕》则是通过写大塘村退伍军人、养殖专业户黄大牛在脱贫工作中,每当遇到棘手的人、事时,就运用自己在部队中练就的绝招,与人比试“掰腕”,从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这也足见何石构思与视角的独特、巧妙。此外,《千秋寨寨王竞夺记》通过旅游点千秋寨寨王竞选的情节,从而引发矛盾与纷争,让小说中的正反人物纷纷登场,从侧面体现了思想与智慧、善恶忠奸相互碰撞,可谓是构思巧妙,引人入胜;《泥湾渡脸谱(扶贫组章)》中写对扶贫对象李小缺、麂霸、鹿先生等人的帮扶,见出何石重人物、抓特点,接地气、近民情,既讲究故事情节又不忘人性“探微”等的写作特点 。他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十分重视对故事人物进行精细描写,让人觉得他对于扶贫事业的评价与记录客观且真实,生动又形象,让读者在阅读之后,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参与了一场脱贫攻坚战。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小说集《那山那村》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既不是知识分子对于家乡扶贫攻坚工作开展而进行的隔岸观火想象,同时也不是主题先行、图解政治意识形态的纯概念化写作,更不是缺乏人文深度和问题意识的单调的时代颂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何石亲自参与了崀山地区脱贫攻坚的实践,他带着乡土情怀走进了崀山地区乡村百姓的日常生活,他带着对扶贫事业的敬畏,用他的笔记录下了精准扶贫这一伟大政治实践在崀山地区的发展进程和辉煌成就,小说集无论是在书写的广度,抑或是考察深度上,都为中国新时代脱贫攻坚题材文学创作提供了出色的样本,为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借鉴。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取得划时代意义的巨大成就,而乡村振兴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一定会取得新的突破和更大的成就。

(邵阳学院文学院 肖惠敏;指导老师:龙钢华,二级教授,湖南邵阳学院文学院原院长。)